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树人贫困人格特质“房树人绘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25 浏览:17963
论文导读: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其中自卑这一特质尤为突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以往对于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大多采用标准文字型测试的研究方法,如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16PF等。标准文字型测试更多的是在意识层面的心理测验,受测者受测时存在一定的掩饰性,测试的结
摘 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与房树人绘画测验相结合的团体测试方式,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进行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自卑心理上明显地高于非贫困生,而在“家”的意识、防御心理、渴望与别人沟通的程度、渴望得到支持的程度等方面则无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房树人绘画测试
1002-0845(2013)03-0140-02
在CNKI数据库中,自1998年至2012年,在我国心理学领域有关贫困大学生的研究论文共有965篇,而其中关于贫困大学生群体人格特征的研究论文却只有20余篇,且多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许多研究都表明,与非贫困生相比, 贫困大学生在紧张性上得分明显偏高, 而兴奋性、幻想性得分明显偏低,且二者的差异极其显著。在受助的贫困生中,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51%,远远高于非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其中自卑这一特质尤为突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以往对于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大多采用标准文字型测试的研究方法,如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16PF等。标准文字型测试更多的是在意识层面的心理测验,受测者受测时存在一定的掩饰性,测试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有限的。本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与房树人绘画测验相结合的团体测试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研究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市各高校选取在校大学生样本220名,有效样本为208名,有效率94.55%。其中,男生为38人,女生为170人;贫困生为60人,非贫困生148人;大学一年级46人,大学二年级44人,大学三年级80人,大学四年级38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所以选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与房树人绘画测验相结合作为测试工具,是因为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的三个维度即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与房树人绘画测验中的多个分析方面都有对应关系,所以可将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作为房树人绘画测试的辅助量表。

二、房树人绘画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1.房树人绘画测试的信度

计算得出房树人绘画测试的重测信度为r=0.787,重测信度较高。

2.房树人绘画测试的效度

表1反映的是房树人绘画测试中图画占纸张比例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E因子,即内外向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表 1 图画占纸张比例与内外向相关系数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房树人绘画测试中图画占纸张比例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E因子即内外向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322,p值为0.001,呈正相关,相关性极其显著,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表2反映的是房树人绘画测试中线条长短与笔墨浓淡变化这个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N因子即神经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表 2 长短与笔墨浓淡变化与神经质相关系数比较[\&\&线条笔墨\&N神经质\&相关值(r)\&0.277\&p值\&0.004**\&人数(N)\&208\&]
由表2可以看出,房树人绘画测试中线条长短与笔墨浓淡变化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N因子即神经质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277,p值为0.004,呈正相关,相关性极其显著,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表3反映的是房树人绘画测试中人数多少这个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P因子即精神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由表3可以看出,房树人绘画测试中人数多少评价标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中P因子即精神质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146,p值为0.139,呈正相关,相关性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3 人数多少与精神质相关系数比较
[\&\&线条笔墨\&P神经质\&相关值(r)\&0.146\&p值\&0.139\&人数(N)\&208\&]

三、研究结果

1.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比较

研究发现,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由表4可以看出,贫困生的自卑因子平均得分比非贫困生低,其p值为0.004,t值为-

2.977,两者在自卑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即贫困生明显地比非贫困生自卑。

表 4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自卑差异比较
调查显示(见表5),不同性别贫困生在自卑这一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贫困生明显比女贫困生更加自卑(P=0.034)。
表 5 不同性别论文导读: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48-149.张同延,张涵诗.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6.张静,汤雅婷,牛力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上一页123下一页

贫困生自卑心理比较
[\&\&人数(N)\&平均数\&t值\&p值\&自卑\&男贫困生\&30\&5.13\&-

2.002\&0.03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7ctime.com

4*\&女贫困生\&30\&5.94\&\&\&]

2.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家”的意识比较

调查显示(见表7),贫困生在房子大小评价标准上的平均得分高于非贫困生,P值为0.501,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家”的意识无显著差异。
表 7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房子大小”差异比较
[\&\&人数(N)\&平均数\&t值\&p值\&房子大小\&贫困生\&60\&

2.2\&-0.675\&0.501\&非贫困生\&148\&09\&\&\&]

3.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防御心理、渴望与人沟通的程度、渴望得到支持的程度方面的比较

研究发现,贫困同非贫困在防御心理(有栅栏)、渴望与人沟通的程度”(有路)和渴望得到支持的程度(有树根)等方面,P值均大于0.5,没有明显差别(见表8)。
表 8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有树根、有路、有栅栏差异比较四、讨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一样渴望与人沟通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对别人的防御心理、渴望与别人沟通的程度、渴望得到支持的程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也可以看出,贫困生虽然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差、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但是他们多数对别人都持友好的心态,对别人的防御心理也没那么强。这也可以看出,人们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和谐的。同时,贫困生虽然比较自卑,又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渴望与人交流。他们也很希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那些表面的冷漠与疏离只是自卑的伪装,他们的内心深处和非贫困大学生一样充满活力、渴望与人沟通和被人理解。

2.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是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关键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自卑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贫困生明显比非贫困生自卑,且男贫困生明显比女贫困生更加自卑。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往的研究(郑林科,2009)表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智力上并无显著差别,但是贫困是引发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增强其应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其从不同的侧面认识自己的优点,确立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可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其更加积极地认识自我、认识人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3.在大学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关注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发展

调查显示,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自卑性明显地低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大学生的自卑特质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减弱,表明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自卑特质的减退有促进作用。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文化知识的学习、老师的关心与引导、同学的互帮互助都能让贫困大学生感觉到爱的力量,其自卑心理自然会明显地得到改善。

4.加强对男贫困生的引导是贫困生教育的重点

调查显示,男贫困生明显比女贫困生更加自卑。这是因为男贫困生就业压力、社会责任方面都高于女贫困生。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已根深蒂固,男大学生在结束学业、走向社会时,需要承担起“成家立业”的重任,而同样是贫困生,女生在这方面的压力则远小于男生。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可以针对男生这一特殊性,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讲座与辅导,以使之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谢桂阳,程刚. 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 心 理科学,2002(5):632.
辛勇. 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48-149.
[3]张同延,张涵诗. 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 [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6.
[4]张静,汤雅婷,牛力华.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 分析论文导读:):100-107.郑林科.贫困生UPI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质探索.心理研究,2009(2):75-81.李艳红.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25-26.〔责任编辑:程佳〕收稿日期:2012-11-28作者简介:鲍谧清(1960-),女,黑龙江五大连池人,教授,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艾振刚(1967-),男
[J]. 中国校医,2006(10):479-481.
[5]朱志明,蓝邱勇.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 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12):100-107.
[6]郑林科. 贫困生UPI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质探索[J]. 心 理研究,2009(2):75-81.
[7]李艳红. 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 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2(1):25-26.
〔责任编辑:程 佳〕
收稿日期:2012-11-28
作者简介:鲍谧清(1960-),女,黑龙江五大连池人,教授,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艾振刚(1967-),男,江苏常熟人,讲师,硕士,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孙长安(1979-),男,山东济宁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