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教学改革中学物理教学革新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19 浏览:34490
论文导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进步。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呢?这将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 新课程 教学改革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要推行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做为一名物理教师,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2.基本功的训练永远不可少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搞清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改的是什么?是不是对以前物理课程及其教育方式的否定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理课程改革也可能会犯一样的错误。明确地说这次课改绝不是对以往课改的否定,事实上是力图准确的把握和反思。物理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又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就因为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有效地学习,能否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创新领域,探索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人们进一步学习。所以我国扎实的"双基"教育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和经验,摒弃它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3.教学方法应采取启发式、探究式

教改的其中之一就是改革教学方法,以加强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经近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形成"观察现象(实验)──提出问题──自学讨论──猜想判断──分组实验──启发思维──总结规律──练习运用"的课堂教学结构,而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始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即使判断错了,也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障碍作适当的调控,使课堂合作和谐,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精神。当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手段,上述各环节也可变通或有所侧重,如《压力和压强》概念教学可采用上述这一主线结构,去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引起。在《光的反射》一课里,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可以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实验边小结的办法,使学生体会和了解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讨论、猜想判断这些环节可以不用,但启发思维,总结规律应有所加强。如学生问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教师可启发说只能儿子像父亲,哪有父亲像儿子的道理,使学生懂得一些逻辑知识。又如漫反射是否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学生往往被"漫"字迷惑,应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原因是反射面不平,法线不平行,每条光线的入射角不可能相等。

4.教育过程应体现主体和主导的最佳配合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为防止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我们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过去有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到的是知识的结论,但却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初二物理课本上明确指出:"物理课不是仅仅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迷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初步体验科论文导读:上一页12
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要实现主体和主导的最佳配合,教师应善于挖掘和调动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是初中学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活动课程与物理课有机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往往是观察和实验,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讲述压强概念,我让每个同学用两手同时按压圆珠笔两端,两手感觉不同,从而引入压强的物理概念,这样既强化了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压力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我觉得,适当增加一些书本外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物理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5.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勇于创新的学生,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每一节物理课,每一个物理实验知识点的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是注重怎样将它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例如在学习"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以下问题:质量和速度中哪个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在学习了"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让学生讨论探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提升高度及绳子段数有关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使他们为自己的探索成果而感到自豪。

6.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构建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索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学习了密度的应用,可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惯性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没有停稳不能往下跳的道理;学习了"电功"、"电功率"后,启发学生测定电表是否准确……。而从书本到书本式的学习,让学生直接、被动地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使学生很难意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他们的学习便不是自己去发现,而是老师的灌输,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龙德芳主编 《云南教育》 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年增刊
李富主编 《中学物理课改成果汇编》 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 于建福主编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