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彝族四川大凉山彝族乐器制作工序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19 浏览:35831
论文导读:用定音修制、调整,使各片发音和谐。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部放在唇间,右手以拇指弹拨簧片顶端。金属制口弦采用铜、铁、钢或银制成,有用壳来做的,常见的多为树叶形或长条形。从选材来讲,铜口弦用铜打制而成,形状多似剑,根据不同的声音要求,分别刻出薄片舌叶。彝族的叶形铜口弦,长4~6厘米,叶尖一端呈橄榄形,最宽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7ctime.com
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乐器是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文章通过对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月琴、口弦、笛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彝族人民的民俗技艺。
关键词:四川大凉山;彝族;月琴;口弦;笛子

一、四川大凉山美姑彝族几种民间乐器简介

及嘿,竖吹竹笛,也有彝萧之称。长约20厘米,直径1厘米多,及嘿的主体为一根细竹管,直通无塞无哨,管身有5-7孔。演奏方法独特,顶端抵于上齿,上下咬紧管端,以舌半堵管口,咧嘴竖吹;随着演奏者口腔、舌、齿、气流的改变而产生音色上的丰富变化,通常模拟各种民歌调子,即兴发挥,触景生情的演奏,曲调深沉而悠扬。
马布,为彝语转音,意为竹簧。竹管簧奏乐器。长约5-20厘米,直径0.5-0.6厘米左右,上面开有开5-8个按孔,末端装有一个牛角或羊角制成的喇叭(有的不装),作为扩音之用;顶端插入长约9厘米的细竹管作为发音体。马布的吹奏特点是常在一个长音处,利用鼻子吸气,以鼓腮继续送气,达到循环用气的效果,形成乐音无间断的连续性特征,其音色圆润而柔和,曲调多样而别致,还可以模拟小孩啼哭、雀鸟鸣唱。
月琴,四川彝族又称“帕别”、“俄吧”、“弦子”等。是彝族男子普遍喜爱的乐器。琴身形状有圆形、六角、八角等。过去用马尾作弦,现在多用丝弦或钢丝弦。传统演奏方法在与用指尖拨动琴弦。在近二三十年在青年男子中普遍使用拨子。
打击乐器有羊皮鼓、铜铃、是彝族巫师使用的法器现在可以用作乐器。大锣、小锣、铓(包)锣、马锣等。
口弦,凉山彝族称“合喝”,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由两片、三片、乃至五片组成一件,以两片、三片最为普遍,彝族男女老都非常喜爱。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持弦的尾部,放于嘴唇上,右手弹拨,以口腔的形状、气流的大小、吸气呼气来构成不同的音律。

二、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口弦、月琴、笛子的制作工序

1.月琴月琴作为一种拨弦乐器,在美姑彝族地区倍受人民喜爱。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的生活很清苦,没有乐器和娱乐。后来一个彝族小伙子在高粱杆上跳起一段皮当弦,在皮和杆的两端穿上细木绷弦,用竹片弹,就发出了声音,逐渐发展成了月琴。彝族的月琴其共鸣器分为圆形、六棱形、八棱形三种,琴身选用轻巧、共鸣效果好的核桃木精制而成,琴柄则用黄杨木,装饰华美,雕刻着龙凤或镂空的民族图案,有的还镶上镜子。上颈部弯曲,长约三十厘米,装饰着一定的图案,头顶多制成心形或太阳形状,常雕刻着龙头含珠。
2.口弦口弦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者一般长为5-10厘米,宽1厘米多,形如短剑;铜制者长约6厘米,形如小树叶。一般口弦多为二至三片,也有少至一片多至5片的。通常在簧片的剜切一形如鸡舌的“簧舌”,用拇指拨动簧片的顶端,靠簧舌的振动与颤抖,发出清晰、悦耳、悠扬的乐音;“簧舌”的长短、宽厚不同,所发出的乐音固然也不一样,制作口弦的师傅,往往根据常用定音修制、调整,使各片发音和谐。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部放在唇间,右手以拇指弹拨簧片顶端。金属制口弦采用铜、铁、钢或银制成,有用壳来做的,常见的多为树叶形或长条形。从选材来讲,铜口弦用铜打制而成,形状多似剑,根据不同的声音要求,分别刻出薄片舌叶。彝族的叶形铜口弦,长4~6厘米,叶尖一端呈橄榄形,最宽处有1厘米,口弦的两边簧框构成叶簧舌呈三角形,长

1.5~2厘米。单片的铜口弦也可以按音高组合成多片弦,穿在一起演奏。

3.笛子。在彝语中,称笛子为“吉尔”。彝族做笛子的原料多选用竹子。制作时用烧红的铁丝在做好的笛形上镂空为相应的圆形洞,其外观与流行的笛子相同。彝族后来使用的笛子分为几种,一种是竹笛,其吹奏方式与常规的笛子相似,但彝族吹奏多用一种叫“卡喜吉尔(咬吹笛)”的笛。这种笛子是一根上下直通无塞无哨的竹管,长约20-35厘米,直径约1.5厘米,大多只有6-7个音孔。竹管上端削薄,演奏时将舌尖抵管口成哨口,竖吹或斜吹。二为叶笛,当地彝语称“斯七莫”,意思是吹叶。凡是质地较好的树叶均可作为叶笛,但万年青叶和蜡虫树叶是其中的上品。吹奏时两手扶住树叶的两端放置于唇边,吹气使树叶震动而产生乐音。三是麦笛,当地彝语叫“沙吉尔”,论文导读:妹彝学小组.彝族风俗志.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齐晓雪(1988-),女,汉族,硕士,2010级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上一页12
意为麦秆做的笛。
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是彝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是彝族人民风俗才能的集中展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古老的民间乐器也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和研究这些民间乐器,使他们能够不断的传承下去。
注: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X2011SP62
参考文献:
易谋远.彝族史要上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彝族风俗志[M].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齐晓雪(1988-),女,汉族,硕士,2010级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