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本位回归教育本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49 浏览:17877
论文导读:
摘 要:西南大学立足学校办学传统,统筹校内办学资源,基于“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的改革思路,构建学生发展分层、学科教育分类、课程教学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综合改革,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个性发展;模式改革;“五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原因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

通过自觉调整、推进改革不断适应不同时期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永恒主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开放的系统,只有在不断改革和调整中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走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即同质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元化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单一化人才培养过程和个性化学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习需求的矛盾,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实践的矛盾。
(1)同质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元化学生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迅速扩招之后各种弊端逐步凸显,为此教育部启动了高校“质量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和标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实行统一目标、统一方案、统一大纲、完全标准化的“大生产”,与学生发展多元需求相矛盾,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严重制约学生个性化发展。
(2)单一化人才培养过程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不相适应。高等教育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战略转型,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学生适应教学改革的兴趣不浓,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相对单

一、缺乏活力,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封闭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实践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创新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否则改革成效无法延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用是渐进式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是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进行,既要突破原有管理制度限制,又要适应既定管理制度,在夹缝中艰难前行。当前,僵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对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意义重大。

2.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困境重重、步履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等学校外部环境因素制约,也有高校内部自身因素束缚,还有内外部因素相互交织,严重阻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问题。从1997年以后,我国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教学资源无法有效补给、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生源质量逐步下降等问题非常严重。高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甚至部分高校债务负担沉重,无法保障教育教学有效投入。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粗放式教学,从教学、学习和管理等各个层面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模式、培养手段等单一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困难重重,根本无从谈起教育质量的提升。
(2)市场经济引发师生价值观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整个社会人的价值观都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教师和学生也无法例外。什么手段能最便捷、最容易取得名利,人们就自然会倾向于使用这些手段,而将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使命置于从属地位。教师评价学术化、论文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教师投入教学和教学改革实践的动力明显不足、兴趣不浓,导致教学在教师业务中边缘化,违背了教学。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于学习短平快,功利化、实用化思想严重。甚至部分学生被动入学、被动学习,没有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潜能不能很好开发,创造力和发展力逐步被磨灭。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和适应教学模式变革的动力不足。
(3)科技发展引发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时代到来,学生学习的环境、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计算机等新兴科技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学生的认知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教育教学必须主动适应新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人才培养工作新要求。高校在学校环境建设上、教学方式变革上还没有快速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步骤和要求。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1.高校人才论文导读:

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终极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特征。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每一个体都是其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产物。”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报告指出,年老一辈科技人才主要是根据国家需要决定自己的职业,青年一代则更能够依据知识兴趣做科研职业选择。每个学生的遗传基础、成长环境不同,决定了其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2)培养模式自身体系完善。当前,各界对培养模式概念的运用比较混乱,有种“泛模式”的迹象。到底什么模式?龚怡祖认为,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3]“五分”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2.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通过课程分级教学、过程分段培养,回归大学教育本原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着力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有所学、各得其所。通过学生分层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发展、人人成才。(1)学有所学、各得其所,实现人才培养理念本原化。科学把握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阶段、全方面。
(2)整合资源、重构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全优化。秉承传统、乘势聚力,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系统改革和重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等相融合的立体人才培养体系。
(3)整体架构、系统设计,实现人才培养制度科学化。实行大类招生、分段培养、动态分流。以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为抓手,推行“2+1”学期制、学分绩点制、小班教学制、学业导师制、选课制、辅修/双学位制等,极大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联动性和创新性。

三、“五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西南大学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困境,坚持回归教育本原,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教育规律,按照综合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的改革思路,围绕“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生发展分层、学科教育分类、课程教学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综合改革,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1)从培养目标上分层培养。学生的认知基础、价值判断、兴趣爱好、成长背景、发展环境等具有明显差异性。面向多元需求,确立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分层发展目标学校积极推行分层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根据学科特色和优势,将学院划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结合型,从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课程改革、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学生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创业型等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实施“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组建含弘学院,设立大文科类“吴宓”班和理工农科类“袁隆平”班,坚持“厚基础、强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实施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能优异、追求卓越的拔尖人才,使其成为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学界精英、商业巨子和政坛领袖;2006年以来,学校相继设立9个院级创新实验班,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科研潜质和出众的领导才能的创新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从学科背景上实行分类教育。学校学科门类多、综合性强,采取同一模式进行通识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论文导读:
同质化和培养过程的单一化问题。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科高度分化与深度融合科学地统整起来,按学科合理分类,即分为师范类、农学类、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艺术类等六个类型,推行学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
(3)从教学内容上实行分级教学。学校高度重视面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自2006年起,学校在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并将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创新层次共3个层次,部分专业发展课程分为2~3个层次,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同时,学校加强对分级分类教学课程的建设力度,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实施重点建设,“大学英语”、“分析化学”、“数学教育学”、“动物生物学”等成为国家精品课程,编写出版《大学英语自主阅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等分级分类教材30余部。目前,学校已形成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发展课程模块共“三个模块”、“三个层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次”的分级分类课程体系。
(4)从培养过程上实行分段培养。学校根据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将培养过程分为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实行分段培养。按大类招生,推行2+2或1.5+1.5+1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提高阶段,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发展阶段,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社会适应和特长发展。
(5)从学生管理上实行动态分流。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1.5年或2年后二次分流。学生通过学科大类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对专业的认识、兴趣、价值和就业取向选择专业方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在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对学生的淘汰进行明确规定。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学生动态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美]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彼得·迈尔斯. 天资差异[M]. 张荣建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白春礼. 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龚怡祖. 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