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之道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突围之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964 浏览:97238
论文导读:
[摘要]新媒体的种种传播特性为受众参与媒介传播提供了可能性,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显现出种种劣势,使得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守住自己的阵地,并争取继续发展的空间,电视媒体要做的就是发挥权威和专业优势,用足声面资源,同时借新媒体平台和内容,创新舆论引导方式,这样才能避免既有受众的过分流失,进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传播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电视新闻 主流媒体 引导舆论

一、新媒体传播优越性

新技术决定了新媒体的种种传播特性。

1.传播和接收信息门槛低

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亨利·詹金斯在其名著《文本盗猎者》中指出:“当今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中来,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而一跃成为了媒介生产者”。在新媒体技术诞生之前,传播的主体是由专业工具、专业平台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单独的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存在种种困难。德国诗人兼社会评论家艾森伯格曾说,昨日大众传播“机械化地将接受者和传送者一分为二,显示出社会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看待”。专业传播人员为大众制造消息,大众无法和消息传送者直接联络。但当新媒体技术诞生后,人们只需要利用自身拥有的手机或电脑等,就可以轻松地向特定或不特定的群体传达自己的声音。同样,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所获得的信息,也不会比通过专业的大众媒体接收器获得的信息量少。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够同时扮演信息生产者、发布者和接受者的角色。

2.传播的交互性和及时性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交流的加速以及文明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新媒体的形式也日新月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主动和深入,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传统媒体灌输的“标准化形象” ,而是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重新自我诠释,以满足随时随地个性化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交流需要。
新媒体技术使得每个使用者除了可以从外界接收信息外,还可以制造或是传送信息,未来媒体势必朝着受众与媒体之间更多、更及时、更深层次的互动方向发展。

3.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广

传统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运用单一的形式完成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则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进行新的诠释。新媒体整合了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方面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发布、表现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各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手段发布新闻,还可以利用网站、网络电视台、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甚至是户外媒体等手段发布新闻,能比现在任何一种媒体覆盖更多的受众。

二、传统电视传播的困境

据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组织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市场、受众资源大量流失,传统媒体的优势已经逐渐失去。相对于新媒体,电视的种种劣势使得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互动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差,导致电视新闻吸引力下降

电视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单向性,在作新闻报道时很难与观众实现时时沟通交流,不能对观众的反应作出及时回应。面对电视,人的主动性主要体现于浏览频道,选取最不乏味的节目来观看。而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无论是网络、手机还是移动终端,用户都能对收到的信息及时回复,发表自己的意见,互动性成为其主要特征。
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笔者非常熟悉电视新闻的播出流程:采访、制作、串播、审查、播出等。这些严谨而繁琐的程序,使得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节目播出之间的时间差大大增加。而对于新媒体而言,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网络、手机、移动终端就可以马上将信息发布出去,并能与他人进行及时的交流和互动,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这种能够实时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自然比单向的、延时的传播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更具吸引力。

2.多样性和个性化相对较弱,致使从电视获得新闻信息丧失其首选地位

多样化的文明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新媒体的多样论文导读:目受到播出模式的影响,只能按时间线性展开,由电视台安排播出的节目和时间,受众只能按照播出的顺序来接收,不能自由选择接收的顺序。同时,承载电视节目的信号转瞬即逝、过耳不留,除非自己拥有一台摄录机,否则无法对节目进行保存。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呈现形式的新媒体恰好有效地弥补了电视
化也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传播科技传递信息的多样化,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片段化社会”,[3]广大受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观、品位和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人们的关注点更加分散,更加个性化。
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散播着“标准化形象”, 其线性传播方式使受众只能按照播出顺序往下看,错过的节目只能等待重播;同时,传统电视只能在家中观看,接受方式较为单一。电视这种在固定的地方、按固定的顺序、以固定的方式、接受固定的信息的传播模式,自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从电视获得新闻信息正逐渐丧失其首选地位,电视新闻受众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来获得信息已成为大势所趋。

3.选择性和保存性相对较差,使得电视新闻受众进一步流失

电视节目受到播出模式的影响,只能按时间线性展开,由电视台安排播出的节目和时间,受众只能按照播出的顺序来接收,不能自由选择接收的顺序。同时,承载电视节目的信号转瞬即逝、过耳不留,除非自己拥有一台摄录机,否则无法对节目进行保存。
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呈现形式的新媒体恰好有效地弥补了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数字技术使得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将数据压缩到很小的空间,以非线性的方式处理并呈现出来,受众可根据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复制、保存或是再传播。新媒体在节目的选择和保存上的优势,分化了一部分有此类需求的电视观众,使得电视新闻受众进一步流失。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突围之道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使得原先由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传统媒体主导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无论在信息数量还是传播速度上,都无法与新媒体相比。
但是,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也难免存在不足;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但其优势绝不可小觑。相对于新媒体来说,电视媒体的优势就在于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记者和技术人员,以及具备严格的“把关”制度,原创实力雄厚,发布的新闻权威可信。无论新一代的年轻人多么钟爱新媒体,电视媒体仍有其受众群。当前,电视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守住自己的阵地,避免既有受众的过分流失;同时要取长补短,争取继续发展的空间。

1.发挥权威和专业优势,打造主流新闻媒体

虽然新媒体在信息更新上速度快、数量大,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能够极大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但正是由于信息的海量,加上把关人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导致信息庞杂、真伪难辨。新媒体大多拥有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就相关事件发表观点和看法。管理上的疏漏极易导致部分偏离主流社会价值、误导受众的言论出现。若不加以引导,则会聚集大量乌合之众,出现秩序上的混乱,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电视新闻相较于新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更具可信性。专业的传播人员从权威机构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准确、鲜明、生动的诠释,发出权威声音,彰显其高端影响力和理性价值,播发的新闻节目不止是传递了信息,更是反映了一个时期内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反映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发展,给受众注入正能量,真正起到“引导和帮助人们理解党的主张、接受科学理论、认清自身责任、区分是非曲直、辨别善恶美丑以及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和谐”[4]等方面的思想舆论导向作用。电视新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切不可为了追求新闻的新和快而放松把关这一关键环节,而应为受众传播使他们信赖的权威新闻信息。

2.用足声音和画面资源,提升新闻报道吸引力

电视从一问世便以其视听兼备、现场感强的特点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虽然目前部分新媒体也能实现“视听兼备”,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但其传播的信息往往是个人体验式、表面化、片段化的。电视新闻依托于专业人才和独有的信息来源,能够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
在采访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可以用专业摄像机记录下现场的声音和画面,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到事件相关人士进行访问,以便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深入剖析。采访结束后,记者可以根据这些第一手的论文导读:背景和后续发展报道;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及时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与手机、IPAD等新型电子媒介的合作来扩大青年一代的受众市场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通过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互为补充,化竞争为合作,这样既扩大了受源于:论文格式www.7ctime.com众覆盖
声画资料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利用电视台专业的电视新闻编辑系统,整合图像、语言、音乐、字幕、三维动画等元素,优化包装和表现形式,扩大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借新媒体平台和内容,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当前,在广大受众大量运用新媒体进行舆论表达的环境下,电视媒体再自说自话必然会被受众所抛弃。从到地方,电视媒体都是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主流媒体,其传播范围广、公开程度高、收视率稳定、社会影响力大,完全应该承担起反映并代表民意的责任。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密切关注网络上和现实中基层群众的观点和意见,把笔触、镜头和话筒对准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报道中进一步体现群众观点,积极地反映问题,做到“报道而不炒作、缓解而不激化、帮忙而不添乱,化激愤为冷静,化对立为理解,化怨气为信心”,[5]从而提升了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电视媒体应该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利用而不是回避新媒体来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如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迅速播报弥补除直播外的新闻节目延滞性,以其海量的链接来拓展、延伸事件背景和后续发展报道;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及时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与手机、IPAD等新型电子媒介的合作来扩大青年一代的受众市场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通过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互为补充,化竞争为合作,这样既扩大了受源于:论文 格式www.7ctime.com
众覆盖面,又节省了成本,还能获取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新传播科技的层出不穷和受众接收信息的自主性,决定了传统电视媒体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传播方式上都要积极转型升级。“从媒介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沟通模式倾向于相互借用符码”。[6]只有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取长补短,加强合作交流,未来的新闻传播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同一个沟通模式下各种信息的选取越是容易彼此切换,则越是容易得到认同并参与其中。
注释:
[美]阿尔文·托夫勒著,黄明坚译:《第三次浪潮》,中信出版社,2006.6
[3][6][法]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4][5]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
(鄂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