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可持续进展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59 浏览:123905
论文导读:
摘要: 随着目前世界发生的严重缺水危机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也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应该注意加强建设节水型社会,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引言
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都是全球性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对治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积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十一五”期间,我国推进了五方面的水利工作:一是适应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充分考虑洪水风险,努力实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三是根据水环境承载力,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保护好水资源。四是切实加强农村水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维护河流健康。“十二五”伊始,我国就做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决定,这都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意义。
1.生态环境问题的表象及成因
以甘肃省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甘肃金昌市为例。它是一座新型的工矿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暴露愈加明显。金昌人民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感受越来越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尘天气日益频繁,强度不断加大,年平均风沙日数达90天,六级以上大风天气30天,沙尘暴天气6.5天,且多集中于农作物幼苗生长期,给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尤其是1993年“5·5”沙尘暴景象历历在目。同时,井灌区土地盐渍化逐年加剧,绿洲土地沙化面积不断加大。截至目前,沙漠化土地已达到340万亩,呈逐年加大趋势。金川河流域的焦家庄乡北海子村泉眼大部分干涸,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甚至造成沿河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困难。这些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还是由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造成的。一方面,受大的气候环境影响,祁连山雪线大幅度上升,发源于祁连山的东、西大河等河流出山径流量逐年减少,导致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大幅上升。建市初期,区域范围内常住人口只有30.29万,2007年底总人口达到47.3万,有效灌溉面积相应的由67.95万亩增加到近87.44万亩。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工农业用水,该市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是打井取地下水;二是拦蓄截流地表水;三是外流域调水。前两种措施导致的结果是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内陆河下游来水量锐减,继续加快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后一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金昌的用水矛盾,但从全局来看,可能导致其他流域的生态问题。
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及现实性
从资源占用成本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必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资源的直接或间接占用为基础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占用成本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例如在甘肃金昌,从水资源占用及效益看,该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5立方米,已低于全国169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左右的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75%左右,已高于全国60%—65%的平均水平,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80%—85%的水平。同时,农业用水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不高。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O.45左右,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英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80%以上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不可相提并论。在社会生活用水方面,该市公众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节水型器具的使用率还偏低,节水小窍门和实用办法还未能有效推广。从水价看,目前工业用水0.54元/立方米,农业用水0.085元/立方米,现行水价仍未达到供水成本价,在目前情况下农业所得的效益,只是在扣除政府承担的部分供水成本后的收益,特别是对特殊行业的用水还未能达到相应的制约标准。从水资源占用的间接成本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的面论文导读:
源污染排放,需要花费大量的代价进行污水处理。由此可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直接、间接的经济环境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从经济社会利用水资源的发展趋势、因水资源短缺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以及水资源浪费现象的普遍存在来看,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只有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才能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节水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3.1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要大力抓好农业节水。该市农业用水量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节水的重点在农业。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有效地把农业用水量降下来。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浇灌作物,而不浇灌土壤”的新观念,采用地膜覆盖、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下决心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农业发展一定要走集约型的路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节水型设施农业,鼓励发展瓜果、园艺、花卉等“阳光农业”,探索发展日光温室、食用菌种植等“戈壁产业”和沙棘、枸杞种植等“沙产业”,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其次,要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围绕该市“一线三点经济带”产业布局,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通过调整工业布局,坚决关停并转一批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的企业,严禁新上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通过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用水的循环使用率;通过加大城市污水处理总量和提高中水利用率,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再次,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祁连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保护有限的森林、草场和湿地,切实增强东、西大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维护水资源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开源”上解决节水问题;在沙漠边缘土地沙化严重的地方,加快农村劳动力输转,落实“关井压田”措施,逐步压缩农作物播种面积,鼓励发展设施养殖,切实加大封滩育草的力度,从“节流”上解决节水的问题。最后,要积极推进节水型社区建设。据测算,一个城市人口的生活耗水量是农村人口的4倍。可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社区的节水潜力很大。通过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城市中水利用率,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节水型器具;通过开展节水型社区、节水型校园、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城市等创建活动,不断总结推广节水典型经验,促进全员、全社会参与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3.2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公众事业,必须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为此,应该从抓组织、宣传入手,大力开展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主题的活动,大力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靠大家" 的宣传,依靠各级干部群众,利用报纸新闻媒体、标语、宣传车、黑板报以及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的、内容、意义,提高全民节水和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全力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

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通过制度创新,使得全社会能够获得制度的收益,愿意去节水,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创新要从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三个层面上进行。在政府调控方面,通过建立法规制度、调整税收政策、颁布生产技术标准、定额配水管理、水资源总量及排污总量控制等措施,达到促进节约用水的目的。要逐级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限制无节制用水;要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推进工程节水;出台工农业用水水权交易指导意见,为建立水市场创造条件等。在市场引导方面,通过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等措施,促进水资源向节约型、循环型、高效益的产业和企业流转,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通过制度建设,使公众乐于参与,积极参与,主动节水。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一个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与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与相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辅相成,事关生态安全大局。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论文导读:杨国华,赵国浩,郭淑芬,等.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创新研究.生态经济,2009(7).罗文兵.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战略思考.云南科技管理,2011(3).罗文兵.对农业节水的几点认识.云南农业,2011(10).马秀萍,马长军.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2007(2).上一页123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胡四

一、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J]. 中国水利,2006(22).

杨国华,赵国浩,郭淑芬,等.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9(7).
[3] 罗文兵.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1(3).
[4] 罗文兵.对农业节水的几点认识[J].云南农业,2011(10).
[5] 马秀萍,马长军.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J].节水灌溉,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