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征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85 浏览:21960
论文导读: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溶液共存时,溶液立即显示,说明Fe(III)和药物形成了新的络合物。扫描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三种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位于紫外区,并延伸到可见区,其中Fe(III)洛美沙星络合物在437nm有一个肩峰存在;Fe(III)左氧氟沙星和Fig.1SchematicdiagramofsequentialinjectionsystemFe(III)氧氟沙
1672-3783(2013)04-0436-02
【摘要】 本文基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分别与Fe(III)作用形成络合物的现象,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新方法。讨论了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测定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10~250μg/ml。采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换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Fe(III)与药物的组成比为1∶2。将方法用于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测定,并与参考方法进行了对照。
【关键词】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 分光光度法;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 洛美沙星
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是三个重要的合成的氟喹诺酮类衍生物,其中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S(-)异构体,抗菌作用是氧氟沙星的2倍,是R(-)氧氟沙星的8~128倍。上述药物一方面可以抑制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DNA的旋转,另一方面可以消灭分枝杆菌、支原体和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而被广泛应用。已经报道有各种方法用于测定药物、体液和组织中这些药物的含量,其中包括萃取和非萃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上述方法通常会消耗相对多的试剂,并产生大量废液。
顺序注射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新分析技术,属于第二代流动注射分析。顺序注射分析具有简便、节省样品和试剂、宜于进行自动化过程检测等特点。在进行药物分析时,不仅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重现性,而且由于要分析大量的样品,必须考虑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顺序注射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单、自动化的方法用于分析药物中上述组分的含量。根据所研究的药物可以分别与Fe(III)生成络合物,运用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结合分光光度检测建立了测定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新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FIAlab 3500顺序注射分光光度计(美国FIAlab仪器公司);2.5ml注射泵,8通道选择阀。储存管为200cm×0.5mm,反应管为50cm×0.5mm,其它聚四氟乙烯管均为0.5mm内径。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采用FIAlab软件(FIAlab 5.0 E)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USB2000UVVIS分光光度计(美国海洋光纤公司),10mm长的光纤AZ型流通池。
称取1.2055g NH4Fe(SO4)2·12H2O置于0.2ml浓硫酸中加适量水,加热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即得到0.025mol/L Fe(III)的0.036mol/L的硫酸溶液。取此溶液2.0ml于5.0ml 0.036mol/L的硫酸中,稀释至10ml作为工作液。准确称取适量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别用3%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500μg/ml的标准液。

1.2 实验步骤

采用顺序注射测定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步骤:以50μl/s吸取1700μl水作载流,再以50μl/s分别吸取50μl Fe(III)溶液和200μl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以20μl/s推动1000μl样品塞到达检测器,再以30μl/s推出剩余载流清洗流路。在437nm处测定体系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当Fe(III)溶液分别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溶液共存时,溶液立即显示,说明Fe(III)和药物形成了新的络合物。扫描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三种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位于紫外区,并延伸到可见区, 其中Fe(III)洛美沙星络合物在437nm有一个肩峰存在; Fe(III)左氧氟沙星和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equential injection systemFe(III)氧氟沙星络合物没有明显的肩峰存在。考虑到三种药物分别在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存在吸收,产生干扰,本文均在437nm测量体系的吸光度。

2.1 反应管和储存管的影响

考察了内径分别为0.5和0.7mm的储存管对体系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0.5mm内径的储存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故选用2论文导读:
00cm×0.5mm的储存管。与内径为0.7mm的反应管相比,内径为0.5mm的反应管灵敏度更高,因此本实验选用0.5mm的反应管。在24~90cm范围内研究了反应管长度对体系灵敏度的影响。反应管长度在40~70cm内,灵敏度最高且吸光度保持不变,本实验选用50cm的反应管。

2.2 流速的影响

在15~60μl/s范围内考察了流速对体系灵敏度的影响。实验发现,流速慢时反应灵敏度较高。本实验采用流速为20μl/s。

2.3 试剂体积的影响和样品体积的影响

在15~95μl内考察了Fe(III)溶液体积对体系灵敏度的影响,当Fe(III)溶液的体积大于40μl时,体系吸光度达到最大并保持恒定,实验选用吸入50μl Fe(III)溶液。样品体积对检测灵敏度也有影响。随着样品体积的增加,形成了更多络和物,体系吸光度增大。当样品体积大于190μl时,吸光度变源于:如何写论文www.7ctime.com
化缓慢,故本实验选用200μl的样品溶液。

2.4 Fe(III)和硫酸浓度的影响

考察了Fe(III)溶液浓度的影响。随着Fe(III)溶液浓度的增加,反应的灵敏度也随之增大。当Fe(III)溶液浓度大于2.5×10-3mol/L时,吸光度变化缓慢。实验选用Fe(III)溶液浓度为5.0×10-3mol/L。在0.75×10-2~3.25×10-2mol/L内考察了硫酸浓度对体系的影响。硫酸浓度对体系灵敏度几乎没有影响,实验选用2.52×10-2mol/L硫酸溶液。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