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利用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37 浏览:25324
论文片段—玉米论文,栽培模式论文,生理特性论文,产量论文,养分利用论文,
摘要:2009~2010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以当地主推高产玉米品种金山27为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大学生论文网。结果:叶面积指数、叶向值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茎叶夹角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叶片叶绿素含量再高产和高产栽培模式均极高于农户栽培模式,不同栽培模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平均光合速率和平均蒸腾速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吐丝期,各生育时期这两个指标的平均值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吐丝后10天达到最大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吐丝后呈逐渐增高趋势。单株根重表现为拔节期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拔节期后则与之相反;单位面积根重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毕业论文 格式。0-20cm土层根重占总根重的比例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20cm以下土层根重所占比例则与之相反。根系活力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冠根比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地上单株干物质累积量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单位面积干物质累积量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籽粒产量再高产栽培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38.48%(2009年)、36.87%(2010年),高产栽培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30.79%(2009年)、33.76%(2010年)。植株N、P、K含量、积累量和吸收速率以及N、P收获指数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而K的收获指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玉米N利用效率为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P利用效率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K利用效率则为高产栽培模式最大,再高产栽培模式次之,农户模式最小。高产栽培模式纯收入为1.4363万元/hm2(2009)、1.5082万元/hm2(2010),比农户栽培模式增收32.1%(2009)、37.7%(2010);比再高产栽培模式增收20.9%(2009)、29.9%(2010)。兼顾高产和高效,高产栽培模式是试验地区春玉米较为理想的栽培模式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关键词:玉米论文栽培模式论文生理特性论文产量论文养分利用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8
插图和附表清单8-10
1 前言10-14

1.1 栽培模式与玉米光合特性10-11

1.2 栽培模式与玉米根系特性11

1.3 栽培模式与玉米产量11-12

1.4 栽培模式与养分利用12-13

1.5 研究目的与13-14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14-18

2.1 试验地区及试验地自然概况14

2.2 试验年度生长季内气候条件14

2.3 试验设计14-15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15-17

2.5 数据处理17-18

3 结果与分析18-43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18-20

3.

1.1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18-19

3.

1.2 对叶倾角和叶向值的影响19-20

3.

1.3 对株高、穗位高和茎粗的影响20

3.2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20-24
3.

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0-21

3.

2.2 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21-23

3.

2.3 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23-24

3.3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叶片抗氧化活性酶和MDA含量的影响24-26

3.1 对叶片SOD活性的影响24

3.2 对叶片POD活性的影响24-25

3.3 对叶片MDA含量的影响25-26

3.4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26-27

3.4.1 对光合势的影响26-27

3.4.2 对净同化率的影响27

3.5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冠层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7-29

3.5.1 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27-28

3.5.2 对成熟期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28-29

3.6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29-33

3.6.1 对根重变化动态的影响29-30

3.6.2 对根重的垂直分布的影响30-32

3.6.3 对冠根比的影响32

3.6.4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32-33

3.7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33-34

3.7.1 对穗部性状的影响33

3.7.2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33-34

3.8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植株N、P、K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34-43

3.8.1 对植株N、P、K含量的影响34-35

3.8.2 对植株N、P、K吸收进程的影响35-39

3.8.3 对植株N、P、K积累动态的影响39-41

3.8.4 对植株N、P、K利用效率的影响41-43

4 与讨论43-48

4.1 43-44

4.

1.1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43

4.

1.2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43

4.

1.3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光合势、净同化率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43

4.

1.4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冠层干物质积累的影响43

4.

1.5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根系特征的影响43-44

4.

1.6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44

4.

1.7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N、P、K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44

4.2 讨论44-48
4.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差异成因探讨44-45

4.

2.2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经济效益探讨45-48

参考文献48-52
致谢52-53
作者简介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