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困境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20 浏览:12318
论文导读:信息反馈机制31-32(三)建立规范有效的保障机制32-33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33-34三、革新人文素养培育,拓宽教育途径34-39(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34-35(二)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开好课堂论述课35-37(三)革新人文素养活动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内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进展,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教育因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及服务面向等方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案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职业道德和提升人文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好坏,直接联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革新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办学理念偏差和目标扭曲、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进展都深刻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新情况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得还不够适应,困难重重。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陈旧、机制滞后、师资队伍基础薄弱、教育教学策略僵化以及学生层次多样化、综合素质不高等不足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由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中,要认清和把握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进展的规律与特点,转变工作理念,改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和规范有效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要革新人文素养培育,拓宽教育途径,在充分明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开好课堂论述课,丰富第二课堂人文素养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重视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教育。在行之有效的论述措施指导下,在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又快又好进展。关键词:高职院校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困境论文对策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9-10
ABSTRACT10-12
导论12-19

一、选题背景及作用12-13

(一) 选题背景12

(二) 选题作用12-13

二、探讨述评13-16

(一) 国外探讨近况13

(二) 国内探讨近况13-15

(三) 探讨近况述评15-16

三、探讨思路16-17

四、探讨策略17

五、革新之处17-19

第一章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困境19-26

一、机制方面的困境19-21

(一) 责任机制分工不明确19-20

(二) 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20

(三) 保障机制不改善20-21

二、施教方面的困境21-23

(一) 师资队伍基础薄弱,教育论述成果贫乏21-22

(二) 教育教学策略陈旧,缺乏革新理念22

(三) 教育内容论述性强,与高职院校特点联系不紧密22-23

(四) 评价方式简单,标准不一23

三、学生方面的困境23-26

(一) 学习情趣不高23-24

(二)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24

(三) 心理素质相对薄弱24-26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原因26-30

一、体制变革带来的冲击26-27

(一) 经济体制转轨26

(二) 政治体制革新26-27

二、办学理念偏差和目标扭曲27-28

三、信息化技术的进展和普及28-30

(一) 互联网的进展28-29

(二) 手机的普及29-30

第三章 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展的对策与措施30-43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善工作机制30-33

(一) 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形成“三育人”机制系统30-31

(二) 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31-32

(三) 建立规范有效的保障机制32-33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33-34

三、革新人文素养培育,拓宽教育途径34-39

(一)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34-35

(二) 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开好课堂论述课35-37

(三) 革新人文素养活动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37-39

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工作实效性39-43

(一)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密切关注高职学生的切身利益39-40

(二) 重视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教育40-43

结束语43-44
参考文献44-47
致谢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