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理论研究中医“和法”论述中专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44 浏览:20884
论文导读:诊断之道:四诊平和31-332.4治疗之道:以平为期33-343《内经》之“和”与先秦诸子344《内经》之“和”与“和法”34-355小结35-36第三章《伤寒论》与“和法”36-461《伤寒论》“和”字的现代探讨362《伤寒论》中“和”的含义36-432.1最佳状态37-412.2调整到最佳状态41-422.3调配、混合422.4暖和、温和42-433《伤寒论
摘要:“和法”属于八法之一,是中医独具特点的治疗大法,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中“和”的哲学思想在中医中的具体体现。但较之其它七法,“和法”的概念相对模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太明晰,历代争议颇多,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义。本课题全面收集了与“和法”有关的先秦诸子著述以及历代中医著作,进行浅析、归纳。发现《内经》、《伤寒论》中的“和”的意思和用法与先秦诸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和法”的历史进展总共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以《内经》、《伤寒论》到张景岳这一条线:即“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另一条是成无己提倡的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和解,后世大部分医学家都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和法”。通过对历代和法方的浅析,发现和法方的治疗重点在于肝脾,以小柴胡汤、泻心汤为代表,主要分为两组调和肝脾、调和脾胃,其方皆源自仲景方。以此为依据,按照当前公认的“和法”广义与狭义分类法,将“和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和法”内涵指将机体调整到“和”的状态的各种策略,外延为中医的一切治法。狭义的“和法”内涵指治疗重点在于肝脾,少阳,以小柴胡汤治法为代表的一种治法。其外延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肠胃、截疟四类方剂。并根据外延明确了广义和法与狭义和法的临床运用范围。本探讨有助于正确定位与理解长期争议的“和法”,解决方剂学中“和法”概念过泛不足,深化认识“和法”的哲学作用。进而可为中医治则、治法的探讨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和法论文治法论文八法论文论述探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7-8
Abstract8-10
前言10-12
材料和策略12-13
1 材料12
2 探讨策略12-13
第一章 先秦诸子与“和”13-19
1 儒家与“和”14-16
2 道家与“和”16
3 墨家与“和”16-17
4 法家与“和”17
5 杂家与“和”17-18

5.1 《管子》与“和”17

5.2 《吕氏春秋》与“和”17-18

6 总结18-19
第二章 《》与“和法”19-36
1 《》“和”的意思19-29

1.1 最佳状态19-26

1.2 调整到最佳状态26

1.3 混合、融合26-28

1.4 应和28

1.5 和睦28

1.6 暖和、温和28-29

2 《内经》与“和法”29-34

2.1 健康的状态:阴阳和29-30

2.2 养生之道:和于术数30-31

2.3 诊断之道:四诊平和31-33

2.4 治疗之道:以平为期33-34

3 《内经》之“和”与先秦诸子34
4 《内经》之“和”与“和法”34-35
5 小结35-36
第三章 《伤寒论》与“和法”36-46
1 《伤寒论》“和”字的现代探讨36
2 《伤寒论》中“和”的含义36-43

2.1 最佳状态37-41

2.2 调整到最佳状态41-42

2.3 调配、混合42

2.4 暖和、温和42-43

3《伤寒论》言“和”的方剂43-45

3.1 小承气汤43

3.2 调胃承气汤43-44

3.3 桂枝汤44

3.4 小柴胡汤证44-45

4 《伤寒论》与《内经》论“和”的联系45-46
第四章 “和法”的认识脉络46-56
1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和法”的认识47-50
2 明清时期医家对和法的认识50-54
3 总结54-56
第五章 “和法”组方用药规律浅析56-86
1 古代和法方56-61

1.1 魏晋隋唐时期56

1.2 宋金元时期56-57

1.3 明清时期57-61

2 现代“和法”方61-67
3 和法方的用药特点67-85

3.1 古代和法方的用药特点67-80

3.2 现代和法方的用药特点80-85

4 小结85-86
第六章 “和法”概念与临床运用范围的界定86-91
1 广义的“和法”86-87
2 狭义的“和法”87-89
3 “和法”的概念界定89-90

3.1 界定依据89

3.2 广义“和法”的内涵与外延89-90

3.3 狭义“和法”的内涵与外延90

4 “和法”的临床运用范围界定90-91
结论91-92
参考文献92-94
文献综述 中医“和法”的探讨进展94-103
参考文献100-10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103-104
附录104-129
致谢129-130
附件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