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探究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理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13 浏览:157073
论文导读:意识和生态道德等基本素质的提高。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国民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我国生态教育在各层次教育系统中还处于十分薄弱的地位,因此,国内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甚至是启蒙阶段。因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特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因此加强高校的生态教育是必然趋势。本文在阐述高校生态教育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以思政课为切入点,加强高校生态教育,以培养“生态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思政课;生态;教育
1671-0568(2013)05-0150-03
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高校是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对于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及时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生态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教育比重,“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

一、高校生态教育的背景概述

1.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愈演愈烈,同时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以追求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渐渐走到了尽头。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二是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四是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多种生物资源面临枯竭;另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实行生态帝国主义政策,向国内转移高污染型工业并输出电子垃圾等,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生态环境破坏。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党适时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发展,而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的伟大构想,为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2.公众生态意识薄弱

人类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生态义务、生态良心和生态道德等素质的缺乏,因此,要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依靠公众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等基本素质的提高。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国民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我国生态教育在各层次教育系统中还处于十分薄弱的地位,因此,国内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甚至是启蒙阶段。因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特别是提高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3.高校生态教育发展滞后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在非生态环境类专业中开设生态环境相关课程的仅占10%,同时,每年招收的生态环境专业类学生仅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除上述方面外,再加上教育机构相关规章制度、师资力量缺乏和师生认识存在误区等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远远地落后于国外,而且目前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改善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落后局面。在此种情形下,大部分学生还是主要通过思政课的相关内容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

二、高校生态教育现状解析

1.高校思政教育与生态教育概念厘定

思政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和行为的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则是为了培育和造就具有先进思想文化观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内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4]而生态教育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下,依据生态学理论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和素养,塑造社会生态文明的教育。[5]

2.高校生态教育现状解析

由于受到我国学科划分局限和人们对生态学认识不足的影响,生态学长期难以进入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行列,从而长期游离于广大学生的视野,局限在生态环境专业学科的范围之内。但是,随着20世纪中后期世界生态环境危机愈演愈烈,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纷纷开设了关于生态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生态学的相关教育,以期帮助他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我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有高校开始开设有关于生态环境的专业课程,而出现有论文导读:“生态人”差距太远,作用细微。三、加强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的路径探析生态教育类课程目前还未成为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短期内这一状况又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在目前的条件下,笔者认为思政课应当加入或者扩大有关于生态环境学的内容,承担起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任务。因为,思政课作为高
关生态学的公共基础课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对生态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再加上国外高校的影响,国内高校开始纷纷开设各类有关于生态环境的公共基础课,如《可持续发展导论》、《环境学》等,供学生选修。高校生态环境课程的大量开设,不仅打破了以前生态学的学科限制,而且促进了生态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形式的丰富。
尽管国内高校纷纷设立了各种生态环境类的课程,但还是只有少量的高校学生接受到了生态教育,其原因如下:一是相关教育机构还没有把相关生态学教育类课程列入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对学生修读的规范性和制约性上明显不足。二是教师和学生对生态学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生态学是纯粹的理科,其它学科的学生很难涉足,至于开设成公共基础课程则更是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难上加难。三是师资力量的缺乏,缺少接受过系统生态教育的教师,而有能力进行生态学公共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生态教育在高校中的状况并不乐观。
尽管生态教育在国内各高校里面没有成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但是高校学生还是都通过思政课来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生态知识。由于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又包含着许多生态学论述。因此,学生多多少少具备一些生态学常识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如此,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部分章节甚至是部分段落,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距离培养“生态人”差距太远,作用细微。

三、加强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的路径探析

生态教育类课程目前还未成为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短期内这一状况又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在目前的条件下,笔者认为思政课应当加入或者扩大有关于生态环境学的内容,承担起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任务。因为,思政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类公共基础课,其作用就是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先进的思想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及管理人员理应适时地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地探索各种路径来完善自身的生态教育体系,使思政课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先进理念的社会主义新人。

1.发挥思政课作用,加强完善生态教育

首先,要增加思政课中有关于生态环境学的知识和内容,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等基础理论性内容,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指导下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基本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价值观等的内容。其次,在具体的教授模式上,不能只局限于具体知识的传播,还要进行整体生态哲学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学生从宏观层面上了解和把握生态学,让他们成为不仅具有生态学知识同时还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真正的“生态人”。

2.大力培养生态教育人才

目前,我国已经有几十所高校设立了与生态环境学科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不仅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对于完善高校生态教育体系在数量上也是严重不足的。因此,要在思政课中有效地进行生态教育,就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使他们既具备系统的生态环境学知识,又熟练掌握基本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各所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高校还应积极地探索建立有效的生态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培训机构,为加强思政课中的生态教育储备人才。

3.加强生态教育实践

在思政课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实践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生态价值观内化为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化校园活动,植树种草,维护校园整洁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组织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团、讲座和研讨会等,让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升生态危机感和生态道德感。
参考文献:
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孔德萍.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01).
[3]李颖等.生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高等建筑教育,2007,(4).
[4]李旭论文导读: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高校理论战线,2011,(06).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2009,(11).上一页123
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1,(06).
[5]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