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13 浏览:59074
论文导读:动中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包含个人的修养,还囊括了知识素养的内容。“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从业者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这一阶段,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对处于过渡期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会认为,“老师都这样,我们还能怎样”的心理,如此恶性循环,良好社会
摘要: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却普遍对其怀有一种排斥心理,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这一角色作用,引领学生接受并理解这一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教师能力;学生态度
高校思政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排斥心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认可一种观点或一种理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高。

一、高校思政课的任务

高校思政课总共包括四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体来说,这四门课程的内容大概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大学生修养、法律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作为一个即将由学生角色转换为完全的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这一场所不但要教给学生一些步入社会后的生存之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怎样做人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做成事情的关键因素;同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必修的一门课程。当今社会年轻一代出现的违法事件非常普遍,影响也非常恶劣,其中不乏大学生这一天之骄子,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必需的一项任务,让学生懂得: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方可得以实现;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准则,它的重要的思想理论品质是使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就系统地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轨迹,也会懂得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点。这也是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一种途径。总之,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行事有度以及如何理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态度

虽说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是为了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比较快速地与社会接轨,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对这一类课程普遍地存在着排斥情绪,有些学生直接把这些课程说成是“洗脑课”。出勤率低,课堂纪律不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思政课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认为它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制灌输,对于“强制性”地接受内容,学生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二是这类课程又是采取公共课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而且都是大班上课,任课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也觉得这类课程对他们的就业问题和以后的人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实用主义”心理,所以,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态度就非常不端正。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教师的传统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但指出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应进行的专业方面的传授,更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导的首要性和重要性。而能完成这一职责的主体就是教师。针对思政类课程来说,教师所担负的任务更艰难。如何比较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取得学生对自身的认可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这门课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探听一下该班同学的整体状况,摸清他们的个性特征,这样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言辞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进行沟通,切忌把师生之间的界限划分得太清晰。毕竟大学生是一个有着一定独立思维和自尊心非常强的群体,不应以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否则,课程还没开始就注定了你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所以,发自内心地喜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得到学生爱戴的前提。

(二)教师要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成就感的大小,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包含个人的修养,还囊括了知识素养的内容。“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从业者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这一阶段,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对处于过渡期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会认为,“老师都这样,我们还能怎样”的心理,如此恶性循环,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只能是纸上谈道。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考试不过,给老师意思意思,就过了;毕业设计想要优良,给老师意思意思就得了;在学校想做某件事未果,给相关人员意思意思就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又怎能不逐流呢?但是,作为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人向善的一个群体,只能严于律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这就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严于规范自身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在给学生一碗水之前自己能有一桶水。其实,可以这样说,学生不是排斥思政课,而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一种挑剔,当你真正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时候,思政课一样可以达到专业课的受欢迎程度。

(三)对所担课程要有正确的认识

作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教人与善、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端正对思政类课程的认识,只有自己对某件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与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这一专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态度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思政课教师是一肩挑两头:一头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一头是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只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才算是尽了传道、解惑、育人之力。
参考文献:
陈万柏,张耀灿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出版日期:2007-7
陈开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人民论坛,2010年第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