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我国企业绿色物流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33 浏览:11407
论文导读:
浅谈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
[摘要]: 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严格管制,建立绿色物流体系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绿色物流兴起的原因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意义及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障碍,并对现代企业如何发展绿色物流体系进行了探索及提出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 发展 对策 物流体系 环境
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浪潮,如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的结果。我国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英文直译则为环境友好的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的发展观。它是一种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净化四周的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它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一、绿色物流起因

绿色物流从诞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还很“年轻”。回溯绿色物流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诱使绿色物流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环境问题广受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始,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绿色物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运输引起环境退化的关注:道路、码头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汽车等交通工具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建议把环境问题作为物流规划的一个影响因素,成为绿色物流的雏形。此后,绿色物流从运输逐渐扩展到包装、仓储等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体系。

(二)物流市场不断拓展

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物流市场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传统物流只是关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现代物流将这一过程延伸到从消费到再生产的流通。“逆向物流”由此诞生。它包括废旧商品的循环流通和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运输、治理。逆向物流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有害废弃物的污染,因此也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和很多与环保相关的问题一样,绿色物流先从发达国家兴起。
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限制物流的环境影响。例如,欧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日本在《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中明确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发展循环型经济的目标,积极扶持逆向物流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都积极响应这一行动,施乐、柯达、美孚、惠普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实施了逆向物流的项目,并且收益显著。
在我国,绿色物流尚未得到广泛共识,对绿色物流内涵的熟悉和理解还存在一些局限。

二、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成本

物流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压缩成本。绿色物流暗合的本质属性就是——资源最有效利用。对于面临原材料日益涨价、利润空间微化的民营企业而言,推崇循环物流,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减少社会消耗;通过合理设计物流流程,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和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竞争力。实施绿色经营策略,构建绿色物流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物流效率,而且还与供应链上的其它相关者,例如供应商、分销商等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优化与组织物流,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绿色供应、绿色制造、绿色分销和绿色消费在内的绿色物流循环系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节省物流费用,提高总体效率。

(二)简化物流环节,提高效率

时间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无疑就是生命。产品从产出到到达消费者的时间缩短,就是使其资金流信息流产品流的周期缩短,这不仅有利于其资金的回笼,而且降低了生产风险。如绿色物流推崇效率化的配送,而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运送手段,直接的一个作用就是提高装载率,减少运输次数,使整个物流环节简化而效率提高。

(三)提升企业形象

民营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破坏环境的首要责任者,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对产品甚至企业产生信任危机。实施绿色物流,在短期内会增加成本,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企业在发展中,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整个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不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声誉,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从而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由于采用逆向物流,也节约了成本。

(四)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兴起,加入WTO后,我国在2005年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分销限制,而在物流服务方面,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未来是“绿色经济”时代,大力实施绿色物流,将绿色消费和绿色销售有力衔接起来,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与认可不再仅仅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而是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如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是否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是否注重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都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因素。

(五)获得政府支持

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营销是目前政府提倡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在这些方面如果树立了良好的环境意识,采取了有效的绿色管理体系,则更容易取得政府在税收、保险、银行贷款等各方面上的政策倾斜,比如取得政府对于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而开设的“绿色补贴”或税收优惠权;以及获得政府具有引导性的采购青睐,这些对于企业稳定长远运营是良好的保障。

三、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与国外绿色物流存在的差距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熟悉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熟悉,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二)政策性的差距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治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论文导读:权力划分不清楚,多方治理轻易造成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规划的时候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轻易短视,只考虑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导致物流行业无序发展,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中的环境保护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五、我国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一)全社会树立绿色制造意识广泛的绿色制造涉

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
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三)技术上的差距

绿色物流的要害所在,不仅依靠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把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我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四、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障碍

不论是从市场的发展、面对的竞争压力还是渴望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观愿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都是必要、可行的,但由于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中还有许多障碍,因此目前真正发展绿色物流的企业还是很少。

(一)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观念模糊对绿色物流的发展产生的障碍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政策决策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本地区的物流发展规划,但对绿色物流很少提及,缺乏发展的前瞻性。第二,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他们只注重产品本身,要是绿色产品,要有绿色标识,实行绿色营销等,而忽略了绿色物流。有数据表明,产品的加工时间占产品到用户过程总时间的10%左右,而物流时间占总时间的90%左右。可见经营者对绿色物流熟悉之模糊。

(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民营企业由于观念、资金等条件的限制,重点注意经济效益,而对社会责任只关注最低层次的,认为只要企业能赢利、依法纳税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或者仅仅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社会公益事业,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即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注。因为认识不够,造成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负责的强烈责任感。

(三)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大学数量有限,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也比较少,而且正规院校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所以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方式。其二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总是干不长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没有资源、没有地位、没有成就感、没有成长的机会,收入低且基本没有激励机制,无法在企业里形成良好的招人、管人、服人、用人机制及系统的招聘、职能界定、考核、奖惩激励运作体系,从而导致优秀人才纷纷跳槽。

(四)缺乏核心竞争力

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在竞争上的成功,通常都是依靠新产品开发或成功的战略经营。但是在国际上,当代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一种更深层次的物质——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帮助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力量。其中,企业的核心技术体系,企业内部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 “大而全”、“小而全” 传统思想的制约,民营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从主观上希望控制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环节,而面面俱到,只会分散资金、人才等资源,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五)技术设施落后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六)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定、颁布了不少,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包含许多流程,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治理,但我国现阶段各职能部门间部分权力划分不清楚,多方治理轻易造成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规划的时候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轻易短视,只考虑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导致物流行业无序发展,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中的环境保护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五、我国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全社会树立绿色制造意识

广泛的绿色制造涉及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大制造”的概念,包括企业内的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制造工艺流程规划等。绿色设计指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在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工业生态学主张绿色材料的选择应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结合价值工程的方法进行“价值一功能”优化分析,企业在满足绿色材料要求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绿色制造工艺流程规划要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探求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和流程,追求企业内供给链的优化。

(二)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三) 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

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它体现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绿色消费产生于绿色需求,而绿色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直接有利于消费者个体的私益型绿色商品的需求,如对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绿色食品的需求等。对于这类需求,商品流通部门可通过直接宣传绿色产品对消费者的益处和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而促进绿色消费。另一类是对一些有益于社会环境、但并不很直接有利于消费者本人的公益型绿色商品的需求,如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这类需求出自于消费者对社会环境的关切意识和自觉维护环境的意愿。对这类绿色产品,流通部门的宣传、引导、促销活动以及适当的及服务策略对于促进绿色消费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论文导读:

(四) 树立绿色流通经营战略与策略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不仅是企业出于对公众利益的关切而进行的一种公益事业,而且已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绿色事业更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经营与发展领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拥有巨大潜力的商机,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绿色经营战略与策略。在发达国家,很多企业都将绿色事业作为企业战略发展与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流通企业可采用绿色商品经营与营销战略、绿色企业文化与形象战略、绿色流通作业战略等。

(五)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对绿色物流的调控应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进行,围绕市场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绿色物流法规。政府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比如对公路运输提价,鼓励铁路运输,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六)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和一体化物流

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非凡是公路运输造成的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阻塞等,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运用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另外,一体化物流可以优化整个物流系统,从订单处理、产品采购,到售后服务以及废弃物物流、退货物流等,不仅可以从经济上降低总物流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社会成本。

(七)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

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的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叉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空载率,减少污染;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八)强化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九)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仓储系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物流仓储系统的绿色化势在必行。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量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一方面是利用物流仓储系统减少对工作及生活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如对有害物资的储存、黑暗条件下物资的存储,可利用自动化仓储系统解决治理和存取问题,降低工作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是减少物流仓储系统本身对四周环境的不利影响,如设备噪声、移动设备的震动、烟尘污染、设备的油渍污染、视觉污染,集中库存可减少对四周环境的辐射面。另外,通过采用自动化系统,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则,使治理、操作和维护环境相协调。
(十)处理好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对排放物处理有两方面含义。是将其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资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二是对已丧失再利用价值的排放物,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其焚烧,或送到指定地点堆放掩埋,对含有放射性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工业废物等,还要采取非凡的处理方法。对于前者一般称为回收,后者称为废弃,这两类物质的流向形成了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严重地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有效地组织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使得废弃物得以重新进入生产和生活循环或得到妥善处理。
(十一)加强物流企业的合理规划
巨大的物流量在没有有效治理和组织的情况下,极易推动运输、配送车辆以及次数增加,而运行次数上升带来的结果是交通阻滞现象日益严重,轻易产生效率低下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所以,在战略上合理安排和治理物流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物流效率的高低,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如何规划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使用什么样的适合环境的运输工具,以及如何安排配送等等都是企业经营应当考虑的问题。所以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物流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
(十二)制定绿色流通政策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厂家和个人并不承担或仅承担其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这种消极行为的所有或部分受害者并不是这些行为的履行者。因此,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尤其需要政府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绿色流通事业既包括厂商和个人行为,又包括政府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动用舆论工具进行环境、绿色观念、绿色意识的大众宣传;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浪费资源和制造污染产业的发展,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等。
(十三)加强绿色物流的倡导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的法规建设外,还必须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积极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治理体系。向绿色物流的推进主要表现在通过车辆的有效利用提高配送效率和车辆实载率、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从自用型向营业型货车转换、配送的集约化、库存的集约化等。要积极倡导绿色需求、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治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治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治理。
(十四) 全社会树立绿色包装的意识
包装物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包装物的绿色化是实施绿色物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包装有助于供给商降低成本,减少采购商的拆装和处理包装物的费用。用生命周期法认真选择包装材料,从再循环的角度,包装材料种类越少越好,同时包装物的标识图案和文字应体现绿色化。
现代物流已经是一个向着绿色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人类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目前绿色物流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内正处于起始阶段,21世纪物流业的绿色化任重道远。
结束语:
由此可见,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因此,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我国物流治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WwW.7ctime.CoM
[1]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
[2]单宝.解读绿色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论文导读:(1)朱道立.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上海: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5658胡学君.绿色消费浪潮与我国的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0).陈柳钦.环保:物流治理新趋势.中国经济信息,2002,(15).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物流,2002,(8).上一页1234
04(6)
[3]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金勇,谭欣.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4,(5)
[5]曾国平,谢庆红.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J].经济师,2001(11)
[6] 宋华.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J].物流技术,2001(1)
[7] 朱道立.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M].上海: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5658
[8]胡学君.绿色消费浪潮与我国的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0).
[9]陈柳钦. 环保:物流治理新趋势[J ] . 中国经济信息,2002 , (15) .
[10]林敬松,钟唯希. 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 ] . 物流,2002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