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再认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考再认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58 浏览:13134
论文导读: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已走过五年,经历了三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检验,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它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那种选拔手段所能替代,且因其的地位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教育教学
2095-3089(2012)12-0287-02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已走过五年,经历了三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检验,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它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那种选拔手段所能替代,且因其的地位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影响。从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研究国家考试的目的对中学教育教学十分必要,那么高考究竟考什么呢?
1良好的记忆力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充满智趣,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生活知识,但在考试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考试之后,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考试所涉及的知识仅沧海一粟,似乎平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地消耗、浪费,颇有得不偿失的感觉。如在高考语文的背诵默写考查,学生对要求的古诗文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在古汉语基础知识上做了扎实的练习,可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是很有限的。尽管如此,要想在高考中胜出,惟有大量的积累、阅读、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理解经典文著的精神实质,洞察作者的思想深邃和文章的时代任务。从高考试题中仔细揣摩、剖析中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思想活动轨迹,注重对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的考查。记忆是学生心理品质的核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良好记忆,这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关键,我们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用但无基础的记忆,何来理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
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从考试说明来看,考试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事实上从07、08年新课程改革省区试题分析看,试卷从整体上和课程改革前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但从单个试题来看,在命题中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在英语科考试中,试题的难度明显下降,考查侧重于对英语语言学科的考查,不再把英语作为理论性的知识来学,或者说还英语课本来面貌——语言工具学科功能。在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覆盖范围广、分值大体现的很明显,这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也兼顾了大多数学生。过分的强调能力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实质上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想象。知识与能力犹如形与神,二者割裂、颠倒、混淆。在追求科学,做学问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去了解、掌握基础知识,洞察、探索知识的形成,产生,这是做学问的基础;第二,重知识的掌握并不是说把知识死记硬背、储存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常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调对知识的储存,这种观点在很长时期做为有知识的标准,人们也以此来评价学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单凭记忆、储存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二是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把知识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他人的认识、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我们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学校教育中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教育对知识的不同态度直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和兴趣。高考作为“指挥棒”再无形的引导着全社会的教育价值选择和知识评判的标准。试题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又不是简单、直观的呈现。在考查中又突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分析时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对知识的表象认识到理性理解的角度去思考,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无疑是对基层教育的启发和思考。
3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追求、解惑知识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在对学生的考查和选拔中,不仅表现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还表现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和验证。面对同一份试卷,在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同条件下,考核胜出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在解题过程中能否冷静、认真、细致地去分析题干材料,能否深刻、准确、全面去研读设问,并从题干材料信息中调动、提取知识,找到题干与设问的切入点,做到准确的答题。在试卷分析中,许多错误的产生就在审题做答时粗心大意,组织答案思维混乱,答非所问或回答不能切中要害,游绕在主题四周,这种应思维品质上造成的错误在文科考生中犹为明显。论文导读:
如在语文科阅读试题中,学生在做题时往往重抓紧时间,害怕因阅读文章浪费时间,做题时重对后面问题的研读而轻对文章的仔细、认真理解,往往对文章有个大概了解就匆匆做题,在没有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偏差。(仔细认真的思维品质)
4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生苦读十数年,一考定终身,因而高考不仅仅是考查知识及学生的能力,更在考学生如何面对高考,考学生心理品质。在考场上因过度紧张发生晕厥、昏迷经常有之;更有在考场上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对知识暂时“失记”,头脑中一片空白;还有急噪、慌乱而把题号混淆,答错位置等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因而高考在某种角度上看是在考查学生的心理品质。谁的心理品质好,谁就能经受得住考验。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以后走向社会的需要,试想,在高考场上因担忧成绩而急噪、紧张而出错的人,若不努力改正,走向社会后,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复杂的环境,他能否独当一面是值得怀疑的。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健康、乐观、进取、豁达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很重要,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所在——关注人的成长,关爱生命,而不是眼光盯在成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