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韦伯论韦伯现代性论述及其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52 浏览:157628
论文导读:地论证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悖论,在文化理性化层面上体现为作用丧失,在社会理性化层面上体现为自由丧失。同马克思的劳动范式一样,韦伯的理性化范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批判性继承。再次,审视韦伯现代性论述的作用。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探讨有利于反击社会历史领域探讨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韦伯的宗教理性化视角构建了
摘要:全文的“总基调”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韦伯现代性论述基本内容,揭示出其论述作用和限度。根据这一基本任务,本论文以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首先,“理性化”是韦伯全部论述的总命题。借助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来解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被置于文化理性化框架之中,政治社会学被置于社会理性化框架之中。前者涉及到西方宗教的“祛魅”和现代文化的世俗化,后者涉及到现代权力政治和官僚制度。其次,“理性化”是韦伯切入到现代性不足域的基本范式。新教命题的诠释与充实必须依赖于理性化两种逻辑之间的互动。韦伯通过“理性化的吊诡”来展开现代性批判,更为具体地论证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悖论,在文化理性化层面上体现为作用丧失,在社会理性化层面上体现为自由丧失。同马克思的劳动范式一样,韦伯的理性化范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批判性继承。再次,审视韦伯现代性论述的作用。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探讨有利于反击社会历史领域探讨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韦伯的宗教理性化视角构建了关于现代性的文化论述,把马克思异化论述拓展到现代性的文化批判;浅析现代社会的技术和官僚制弊端,为反思发达工业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最后,揭露韦伯现代性论述的局限性。以历史唯物主义看,韦伯论述的限度在于脱离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性一度”(抽象劳动、资本)来考察宗教、文化、技术、官僚制等现代性不足,其理性化论述最终归依于现代性的理性主义传统。关键词:韦伯论文现代性论文理性化论文马克思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7
导论7-18
第一节 国内外韦伯探讨近况7-14

一、思想传记和具体领域的论述探讨7-10

二、韦伯论述诠释范式及其当代走向10-13

三、围绕韦伯与马克思联系展开的探讨13-14

第二节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14-17
注释17-18
第一章 理性、理性化与理性化逻辑18-28
第一节 社会行为与理性含义18-21
第二节 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概念与区分21-23
第三节 理性化的两种逻辑23-26
注释26-28
第二章 现代社会的起源28-43
第一节 韦伯对现代社会的界定28-30
第二节 新教与现代社会的起源30-37

一、理念与利益之辩31-32

二、理性化视角32-37

第三节 对“韦伯命题”的反思37-41
注释41-43
第三章 韦伯对现代性的诊断43-77
第一节 韦伯时代诊断的基本内容43-60

一、文化理性化与作用丧失43-51

二、社会理性化与自由丧失51-57

三、韦伯时代诊断的作用57-60

第二节 施特劳斯对韦伯时代诊断的批评60-64
第三节 西马对韦伯理性化论述的接受与批判64-72
注释72-77
第四章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审视韦伯时代诊断77-111
第一节 劳动主题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77-97

一、劳动概念与现代性思想进程77-86

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三重批判86-97

第二节 韦伯时代诊断的论述价值与限度97-107

一、理性化论述与异化论述97-101

二、韦伯、马克思与现代性的理性主义传统101-107

注释107-111
第五章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111-136
第一节 韦伯宗教社会学主要内容111-117

一、宗教社会学的三大主题111-113

二、宗教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113-117

第二节 西方宗教的理性化117-127

一、宗教世界图像的理性化117-123

二、宗教信仰的衰落、世俗化123-127

第三节 宗教社会学与马克思宗教论述的对读127-133

一、韦伯宗教社会学与马克思宗教论述的关联与界分127-130

二、宗教世俗化不足130-133

注释133-136
第六章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136-166
第一节 现代权力政治137-150

一、权力政治的两个方面137-144

二、权力政治与道德的悖论144-150

第二节 官僚制思想150-163

一、浅析官僚制的两个视角150-152

二、官僚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152-155

三、官僚制的悖论155-159

四、韦伯与马克思在官僚制上的分歧159-163

注释163-166
结语166-168
参考文献168-174
后记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