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椒江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椒江河口河床演变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15 浏览:24925
论文导读:平面位置图、典型断面剖面图及河床冲淤变化图,来浅析椒江河口深泓线的位置变化、横剖面的形态变化及等深线的变化,探讨了椒江河口的河床冲淤调整历程,认为一系列工程实施后,椒江河口河床的冲刷速率经历了缓慢-加速-变缓的这一变化历程。此外,本论文还对椒江河口河床的冲淤机理进行了浅析,认为人类活动的实施转变了局部河段的
摘要:椒江河口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是典型的山溪性强潮河口。径流和潮流是塑造山溪性强潮河口、制约其演变的两大主要自然动力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类活动对河口地区的演变也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本论文将探讨近五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椒江河口河床演变的影响。本论文探讨范围是灵江下游椒江河口,重点探讨石仙妇至牛头颈河段。椒江河口近年来主要人类活动有1962年椒江支流永宁江上游长潭水库修建工程,1987年开始的椒江口内航道整治工程,1994开始的永宁江、椒江综合治理工程,以及江道采砂活动。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永宁江长潭水库建成后其径流特性和河床冲淤性质发生的转变,认为建库后永宁江下泄水量减少,产生淤积,下游椒江河口径流动力也遭到削弱,纳潮量减小。其次浅析了椒江口内航道整治工程,永宁江、椒江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对椒江河口的影响,工程中修建了长顺坝,恢复了w型复式河道,后又东延长顺坝,北侧布置潜坝,增设短丁坝,南侧增加导流槽,使工程影响河段动力增加,且涨落潮流作用下,南槽稳定刷深,北槽冲淤多变,到2003年河床冲淤变化趋于稳定。最后浅析了采砂活动对椒江河口影响,认为江道采砂使河床高程下降,纵坡减缓,河底对涨潮流的摩阻作用减小,有利于潮波上溯,加强了河口潮流动力。在探讨中,本论文利用surfer、ArcGIS软件,对1984~2003年间的水深地形资料进行处理,做出椒江河口历年的深泓线平面位置图、典型断面剖面图及河床冲淤变化图,来浅析椒江河口深泓线的位置变化、横剖面的形态变化及等深线的变化,探讨了椒江河口的河床冲淤调整历程,认为一系列工程实施后,椒江河口河床的冲刷速率经历了缓慢-加速-变缓的这一变化历程。此外,本论文还对椒江河口河床的冲淤机理进行了浅析,认为人类活动的实施转变了局部河段的水力边界条件,引起动力条件的变化,使河口地区河床冲淤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且认为人类活动彼此之间并非相互独立,以长潭水库的建设引起椒江淤积,到为解决这情况而实施的口内整治工程及综合治理工程,它们之间有承接和改善的联系有着。由此,在以后的工程实施前,要充分考虑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好规划,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发挥最大的正面效益。关键词:椒江河口论文整治工程论文上游建库论文江道采砂论文河床演变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
ABSTRACT5-7
目录7-9
1 绪论9-17

1.1 探讨作用9-11

1.2 探讨进展11-15

1.2.1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区影响探讨11-13

1.2.2 椒江河口人类活动影响探讨13-15

1.3 探讨内容15

1.4 探讨策略和资料收集15-16

1.4.1 探讨策略15-16

1.4.2 资料收集16

1.5 小结16-17

2 椒江河口水动力泥沙条件17-26

2.1 径流17-19

2.2 潮汐19-23

2.3 泥沙23-25

2.4 小结25-26

3 椒江河口主要人类活动介绍26-30

3.1 长潭水库26

3.2 椒江口内航道整治工程26-27

3.3 永宁江、椒江综合治理工程27-28

3.4 采砂活动28-29

3.5 小结29-30

4 人类活动对椒江河口的影响30-45

4.1 长潭水库影响30-32

4.2 椒江口内航道整治工程影响32-33

4.3 永宁江、椒江综合治理工程影响33-42

4.

3.1 对特点潮位的影响33-34

4.

3.2 对潮流的影响34-36

4.

3.3 对含沙量的影响36-38

4.

3.4 对输沙量的影响38-39

4.

3.5 对悬沙粒度参数的影响39-40

4.

3.6 对河床冲淤的影响40-42

4.4 江道采砂影响42-43

4.5 小结43-45

5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床演变浅析45-60

5.1 深泓线变化46-47

5.2 横剖面变化47-51

5.3 等深线变化51-54

5.4 河床冲淤变化及冲淤机理浅析54-59

5.

4.1 年际冲淤变化54-55

5.

4.2 各河段冲淤变化55-56

5.

4.3 冲淤机理浅析56-59

5.5 小结59-60
6 结论60-62
参考文献62-6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探讨成果66-67
致谢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