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述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述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22 浏览:96045
论文导读:2篇,从中筛选出有一定代表性的45篇作为本文评述的对象。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的界定此问题应明确三个基本概念,即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目前学界对有效性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达成共识,即有效性作为一种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有效性缺失及归因分析、基本对策及评价研究等视角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疏理与分析,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研究述评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24-05
我国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颁发《关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之前,有少量文章出现,其后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目前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应及时疏理和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深入研究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更高的逻辑起点。
本文以中国知网五大数据库为依据,输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时间段为1988-2012年10月,搜索到与高校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论文1280篇,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直接相关的论文132篇,从中筛选出有一定代表性的45篇作为本文评述的对象。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此问题应明确三个基本概念,即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目前学界对有效性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达成共识,即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属性的体现,是指“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相应特性,且这种特性又是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与相应价值主体构成的价值关系,即对相应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特定属性,有效性便没有了得以确立的根基;离开了特定的价值关系,有效性也同样无从谈起”。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并将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细化为三个层面,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有效性。(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指“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效果、效益、效率的有机统一”。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特征,亦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具体化和专门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有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性就在于受教群体专指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对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内化过程的顺利完成;三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行动。
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视角切入,形成了不同的界定,但其基本思想有两点,一是论文导读: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力。第一,构建辅导员工作制度体系。第二,完善辅导员选培机制。目前已形成了以固定编制、系列流动编制和免试推研辅导员组成的专职辅导员为主,专任教师和助理辅导员组成的辅导员为辅的辅导员队伍。而且学校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多层次、
内化为思想意识,二是外化为行为活动。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特征问题目前学界涉猎较少,但也形成了一些观点。有学者认为,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表现的相对性、形式的多样性是其主要特征。有学者认为,长效性、社会性、时代性是其在新时期呈现的主要特征。有的学者认为,“五个统一”是其在扩大开放背景下呈现的主要特征,即疏导和教育的统一、主体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统一、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既是可预见的、精确的、必然的,也是不可预见的、模糊的、随机的”。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视角总结了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各年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特点,并提供了“解药”。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要素
此问题目前学者涉猎较多,有的从个别视角、有的从整体视角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由“四大要素”构成:主体要素,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互动关系;内容要素,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适应关系,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过程要素,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相适应;环境要素,指教育环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主要由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式与载体(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校园媒体等),以及教育环境、教育机制等构成,其中有学者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过程、意识活动过程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社会需要的满足性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果。在这些观点中,作者对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主要功能、存在问题及归因都做了详细论述,较全面地反映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诸多要素的现实状态,但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我们发现作者都忽视了对家庭环境的研究,而且很多作者将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来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育教学中的“双主体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缺少深度研究,这将使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7ctime.com
基于实践经验的视角。此问题学界涉猎较少,典型做法如下:(1)着力加强教育过程主要有效要素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效要素包括目标有效、内容有效、方法有效、环境优良,并狠抓这四个要素的革新与优化工作。(2)强调教育者工作到位和有效的责任心。针对当前高校领导履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投入、教育者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与方法改革、加强校园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等五个不够到位,提出“三个狠下功夫”,即强调校领导要在认真履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上狠下功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提升主体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方面狠下功夫;强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到位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评估工作全面实施上狠下功夫。(3)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力。第一,构建辅导员工作制度体系。第二,完善辅导员选培机制。目前已形成了以固定编制、系列流动编制和免试推研辅导员组成的专职辅导员为主,专任教师和助理辅导员组成的辅导员为辅的辅导员队伍。而且学校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多维度的培训体系,实现了常规化、系统化、多元化和课程化的培训制度。(4)以学生先进组织为龙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力。(5)以学生资助工作为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6)以思想政治教育“三进”(进宿舍、进社区、进网络)为依托,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7)以专题教育和品牌活动为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射力。以上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原因在于,学校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此外,还有些学者从心理学、传播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传播心理学研究范式、新课程实施、课程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论文导读:GetFullDomain}爱读书、读好书、精读书的学习习惯和经常关注理论研究前沿及重视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的研究习惯,这是研究人员不断获取新知识、超越自我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开发学术智慧的重要途径。第三,淡化学科界限,了解相近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增加知识储备,为结出五颜六色的科研之花提供丰厚的土
融合等视角,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研究

此问题当前学界涉猎较少,主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概念、依据、标准、模式、基本程序等做了初步的探讨,还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评价制度。
在现有的文章中,有以下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值得关注。(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科学评价体系(见表1)。(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准则层:思想素质(学习态度、劳动价值观、自律能力、实践能力),政治素质(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道德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心理素质(情感性格、意志品质、身心健康、精神面貌),其中括号内为子准则层。这两个指标体系的设计各有侧重,一个是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一个是微观的视角,若将二者有机结合,将是一个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反思与展望

(一)提高研究质量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且存在变相抄袭的现象,高质量的文章较少。作为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标准,即观点新颖、思路清晰、论证透彻、语言流畅、读者受益。在浏览的132篇文章中,只有20篇能达到这些标准,仅占总数的7.6%,这与高校教师的身份很不相称。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责任意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这是产生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教育者、研究者、思想者应具备的学术品格。其次,要养成论文下载中心www.7ctime.com
爱读书、读好书、精读书的学习习惯和经常关注理论研究前沿及重视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的研究习惯,这是研究人员不断获取新知识、超越自我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开发学术智慧的重要途径。第三,淡化学科界限,了解相近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增加知识储备,为结出五颜六色的科研之花提供丰厚的土壤。

(二)拓宽研究视域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缺失及归因分析、评价及基本对策等问题的研究,内容较窄,既缺少深度也缺少宽度,更缺少整体视域的关照。当前需深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应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或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或实效性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或实效性等几个基本概念。这是深入开展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自身的理论研究。目前大多从开展研究,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自身的基本概念、特征、规律、影响要素等缺少深度剖析和哲理性的认识,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由于评价对象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征,使当前的评价工作开展得很艰难,与其息息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基于评价的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发功能、调节功能,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模式将是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3)制度及运行机制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及长效的运行机制。当前此问题在理论上有些探讨,但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如何保证其畅通无阻地得到落实还有待深入研究。(4)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步入新媒介时代,在这种新环境下,教育的“双主体”、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等诸多教育要素都将发生新的变化,作为大学人、作为有学术智慧的研究人员应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在整体视域下来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这将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扩大研究队伍

从现有的研究主体看,主要来自高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政工处及从事政史、政法专业教学或研究的人员,而学科教学人员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为了探求“虚实”,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结果搜到与其相关的文章只有40余篇,学科教学严重缺位的现象可见一斑。基于此,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提高学科教学人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相关政工部门的责任,更是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促使其关注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问题论文导读:。(责任编辑:黎立)上一页1234
。其次,为各学科教学人员和政工等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作交流搭建一个有效平台,营造一个友好合作的大环境。最后,提高整体研究实力。通过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使教师掌握如何做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等基本技能,并在实践中锻炼写作能力,经过实践的反复洗礼,研究与写作能力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四)革新研究方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大多学者是从个别视角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相关问题,使研究处于表层的状态,难以深入下去。同时,很少有人从整体观照的视角来研究此问题,这是突破当前学术研究瓶颈的一个重要视角。(Z)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以思辨性的理论研究居多,以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相当少。在所浏览的132篇文章中实证研究不足10篇。(3)方法单一。基本以思辨性理论研究为主,以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为辅,而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新兴的研究方法基本无人涉猎。由于研究方法不仅决定研究的高度,还往往成为一个创新的突破口,所以,当前应着重解决研究方法的革新问题。不同主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一主题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总之,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方法创新,还要注重方法的有效整合。
(责任编辑: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