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小麦基于生物体超弱发光小麦新陈度检测仪研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73 浏览:135951
论文导读:
摘要:为实现小麦新陈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综合运用超弱发光检测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和统计浅析等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小麦新陈度检测仪。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平台,编写了小麦新陈度检测仪的虚拟仪器软件程序。小麦新陈度检测仪硬件选用光电倍增管、PCI数据采集卡与PC机组建了数据采集硬件平台。软件基于LabVIEW开发工具设计虚拟仪器的前面板,编写了虚拟仪器的程序框图。利用虚拟仪器的数据库工具实现对测试结果的保存等操作;利用虚拟仪器的报表工具实现对测试结果进行测试报告输出打印等功能。本论文选取多种小麦为样品进行了多样品的测试探讨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测试试验,对影响测试结果的诸多因素分别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不同增益下的测试结果,确定出最适合本论文测试的光电倍增管增益大小;通过比较小麦样品放入暗箱的时间长短,浅析了外界环境光照对小麦超弱发光的影响,改善了测试策略;通过转变小麦样品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等条件,讨论不同环境温、湿度对小麦超弱发光的影响。同时还对测试仪的误差精度进行了浅析。探讨结果表明,在相同外界环境下,同一品种的不同年份小麦的超弱发光能力差别显著,储藏年份越长其超弱发光值越小,储藏年份越短其超弱发光值越大,结果验证了本论文所利用的通过检测超弱发光值进而反映小麦新陈度的检测策略。测试仪运转结果表明,本测试仪运转稳定且测试精度高,为小麦新陈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策略。关键词:超弱发光论文小麦论文新陈度论文虚拟仪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6
目录6-9
第一章 绪论9-13

1.1 课题探讨作用9-11

1.1 探讨背景9

1.2 国内外探讨进展9-11

1.3 探讨作用11

1.2 课题来源11

1.3 本论文的探讨内容11-13

第二章 系统的论述基础13-22

2.1 超弱发光的论述基础13

2.2 超弱发光的检测技术13-15

2.3 超弱发光检测的影响因素15-21

2.3.1 光电倍增管增益15-18

2.3.2 小麦的外界环境光照18-19

2.3.3 小麦的外界环境温湿度19-20

2.3.4 小麦的收获年份20-21

2.4 本章小结21-22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组成22-30

3.1 虚拟仪器22-23

3.2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23-24

3.3 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24-28

3.1 输入信号类型25

3.2 接线方式25-26

3.3 采集卡26-28

3.4 系统组成28-29

3.5 本章小结29-30

第四章 软件设计及数据管理30-50

4.1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30-31

4.2 LabVIEW概述31-32

4.3 前面板32-38

4.4 文件I/O38-40

4.5 程序框图40-42

4.6 数据库链接42-45

4.6.1 链接工具42-43

4.6.2 建立数据源43

4.6.3 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43-44

4.6.4 数据写入数据库44-45

4.6.5 查询数据库45

4.7 数据报表45-46

4.7.1 打印前面板45

4.7.2 利用LabVIEW函数打印报表45-46

4.8 单因素方差浅析46-48

4.9 生成运用程序和安装文件48-49

4.9.1 生成运用程序48

4.9.2 生成安装文件48-49

4.10 本章小结49-50

第五章 样品测试及结果浅析50-61

5.1 光电倍增管增益的影响50-52

5.

1.1 材料与仪器50

5.

1.2 测试策略50

5.

1.3 结果与浅析50-52

5.2 外界环境光照的影响52-53
5.

2.1 材料与仪器52

5.

2.2 测试策略52

5.

2.3 结果与浅析52-53

5.3 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53-56
5.

3.1 材料与仪器53

5.

3.2 测试策略53-54

5.

3.3 结果与浅析54-56

5.4 外界环境湿度的影响56-58
5.

4.1 材料与仪器56

5.

4.2 测试策略56

5.

4.3 结果与浅析56-58

5.5 小麦收获年份的影响58-60

5.1 材料与仪器58-59

5.2 浅析策略59

5.3 结论59-60

5.6 仪器的误差浅析60

5.7 本章论文导读:小结60-61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62参考文献62-66致谢66-67附录67-70作者简况70上一页12
小结60-61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2
参考文献62-66
致谢66-67
附录67-70
作者简况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