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高考现有高考体制下,如何将革新教学进行到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14 浏览:25197
论文导读: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为什么不同学校出来学生素质不同?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新课程实施后,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教师滥用信息技术,内容繁杂毫无选择,教学重点内容不清晰,效果不如常规课;为了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课课都要组织学生活动,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效果;讨论基于形式,老师提供的题目过大,学生只是应付老师,没有实际效果等等,在一次,市级政治科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在谈及政治课创新教学时,教师们热情很高,但是实际效果甚微,在一些研究课上,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课堂气氛很令人鼓舞。但是,过后的作业、测验表明,学生的有关知识掌握的并不如人意,有些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预计目标,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创新教学还不如传统教学效果来得立竿见影。新课改与现有高考体制的诸多矛盾使创新教学如昙花一现,创新教学怎么了?许多教师都在困惑:现有高考体制下创新教学到底还有没有用?新课改走进了死胡同了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创新,我们的教育就如一潭死水,没有创新,就无法绽放政治科教学生命的灿烂与光彩。那么,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如何走出现有的困境,将政治课的创新教学进行到底呢?新课程实施过程的诸多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理解与解决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实际之间的落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往往谈的不是同样意义上的课程。他认为存在着5种不同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根据这个理论,所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首先在于专家拟定的“理想的课程”,行政部门颁布的“正式的课程”与教师“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的落差。或者简单地说,是新课程方案与“教师的课程”的落差;然后还有新课程方案、“教师的课程”与“学生的课程”(即所谓“经验的课程”)的落差。课程是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媒体和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要素构成的。理想的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课程与现实的落差主要存在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过程、手段以及资源、评价之间。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就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些落差。这个过程是新课程的“二次开发”过程或“深度开发”过程。是不是实现了由理想的课程向现实的课程的转变,也是“做教师”“用教材教”与“做教书匠”“教教材”的分水岭。
纵观各种各样的 政治课公开教学与研讨,如何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将创新教学进到底?笔者提出了如下的对策:
立足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立足于现实的学情。
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相信大多数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观,但如何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关键是要立足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立足于广大学生的现实学情。创新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为什么课堂的创新教学无疾而终?笔者认为创新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为走过场而空喊的一句口号。近几年,高考的创新能力立意日益凸显。例如:99年文综卷,39..应对97年以来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比较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我国当前采取的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项财政措施,说明其经济意义。(12分)
再如(2011年) 39、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问题:根据材料之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论文导读: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教学设计时对“能力”方面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2.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浮光
出建议(8分)
2011.39(4)在分析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 这几年教师再怎么指导都赶不上高考命题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与选拔,所以创新教学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显重要。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途径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学习,二、规范训练,三、自身的努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首先要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状态(非智力因素)2.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存在的问题

3.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我们教学才有的放矢,创新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

作为教师,他(她),应该是创新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与引导者,有人说创新教学要
常态化,而笔者认为创新教学要成为可持续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学要得法,但教无定法,创新教学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创新教学一定是一个过程。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将创新教学进行到底必须:

二、要将创新教学作为可持续的过程分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的设计上:

1.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严格依据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政治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政治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教学政治活动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新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新课程理念方面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课程标准》,唯有如此,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这三维目标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教学设计时对“能力”方面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2.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浮光掠影地理解新课程、新教材是不能准确地实施新课程,完成课程改革任务的。要实现新课程方案向“教师的课程”的转变,需要从理解新课程方案开始。只有首先搞好整体设计,才能进一步搞好单元和课堂教学设计,使新课程实施取得较好效果。??要对课程教学做整体设计,对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并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即学习起点)。在加深对新课程和教材理解的基础上,首先做好基本思路即教学整体逻辑的设计,然后整合教学目标、对各阶段教学目标作适当调整。做好以下五个统一:
(1)理想性与可行性和实际效果的统一(2)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统一(3)“三维”目标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4)规范性与灵活性、创造性的统一(5)教、学积极性的统一(二)在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上,政治学科四个必修模块与一个选修模块都有自己的严密的逻辑知识体系与它自身的特有政治逻辑思维与学习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学科思维方法与习惯的培养,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在高中阶段要更多地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对感性材料作科学加工,做深入的理性思考。高中政治学科几个模块的共同能力目标是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7ctime.com
观点,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有意识地强化学科的辩证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习惯以促进其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像辨析类型的题目,例如:辨析:望梅能解渴,但画饼不能充饥。这类题目尤其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科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其学习,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任务与目标,同时通过创设优化情境,引导有效互动,达到知识的获得与目标的实现。
2.知识网络自我构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上应基于学生认知水论文导读:
平基础上的,适合学生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自我建立知识体系能力的引导与培养。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存是进行各种能力训练、创新思维的前提与必要条件,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政治必修三模块中,我的学生围绕文化作用这一核心对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梳理如图:
有了这样的清晰而又系统的知识脉络,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这是提升政治学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可或缺的。

(三)教师在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上要强化养成管理与长效机制实施。

1.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强化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资源能力的培养。当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在群体学习中,每一个同学,老师乃至网络都是他们的资源库,通过与他们的有效互动交流,互相获取知识,互相弥补,逐步完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获得真知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练习或错题反思不断地自我纠错,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日趋完善。
2.教师应在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学习状况精心编制有利学生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型检测题,同时要对每一次检测的结果精心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有长效跟踪检测机制也还要有长效的考查激励机制,这也是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动力。

(四)在教学总结上:善于理性思考,善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从此层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突破与超越,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不断被强化,不仅凝固为一种制度,而且形成为一种文化,他是创新教育最大的困难和阻力之一一方面是创新教育最大的困难和阻力之一。另一方面,传统教育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着许多闪光的思想,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的学生观,“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的教法论,“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学法论等,这些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思想基础。当然,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还未趋向成熟,需要在实践中寻求发展,在现有高考体制下,如果我们用长远的目光将创新教学作为可持续的行为,立足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本,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那么我们的教学会有“长江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