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沉积物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中新统丘形反射原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345 浏览:111013
论文导读:omain},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ABSTRACT5-9第一章绪论9-181.1选题依据及探讨作用9-101.2探讨近况及有着不足10-131.3主要探讨内容与策略思路13-151.3.1主要探讨内容与策略13-141.3.2探讨思路与技术路线14-151.4主要工作量15-161.5主要进展和革新
摘要:自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和神狐隆起中新统发现大型生物礁油气藏以来,人们就对珠江口盆地进行了大量的生物礁储层识别探讨。丘形反射是生物礁的主要识别特点之一,盆地内丘形反射发育区域往往作为生物礁识别的重点区域。荔湾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南部,下中新统珠江组发育了一套显著的丘形反射体,对于这套丘形反射体的原因及与生物礁的联系,目前尚无定论。本论文着重探讨了这套丘形反射体的几何学特点、地球物理参数特点和发育的古构造、古地理背景,试图揭示这套丘形反射体的原因及与生物礁的联系,以而推动珠江口盆地生物礁的识别勘探和海相沉积特点的探讨。论文在前人对珠江口盆地探讨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勘探资料,通过地震反射特点浅析、正演模型浅析、地震反演和地震属性浅析等策略,对荔湾凹陷内丘形反射体进行了详细刻画和形成背景浅析,并与常见丘形体的识别特点进行了差别比较,对海底海流的类型、形成机制和形成的沉积物形态进行了调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荔湾凹陷内丘形反射体发育的时期为早中新世,地质年代大致对应于23.8Ma-21Ma,地震反射层为T6和Tmt之间。丘形反射体厚度介于60-140m,宽度介于500-2000m,平面上密度1-3个/2km2,面积约2400km2。单个丘形呈不规则椭圆和卵圆状,总体呈片状分布,局部有串珠状分布特点,近北东-南西向排列,具有向西北方向厚度剧变和东南方向厚度渐变的特点。剖面上具有向北西高构造部位迁移的特点,并且由南东向北西呈现小透镜-大透镜-箱状的形态变化特点。(2)丘形反射体具有顶部强振幅,内部弱振幅-空白振幅,底部弱振幅的反射特点,丘顶有披覆现象,丘底为平行反射。地震反演得出丘形反射体最大波阻抗为6.7e+06kg/m3*m/s,远小于生物礁灰岩的波阻抗;与钻井同时期泥岩/灰岩、泥岩/砂岩、泥岩/含气砂岩等界面振幅值相比,振幅值显著偏低,正演模型浅析表明丘形反射体形态特点与下伏地层被上覆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地层不均衡下切充填特点相类似。(3)古构造、古地理和沉积相浅析表明,丘形反射体发育在洼陷-斜坡区,其形成时的沉积背景为深水陆棚-半深海环境。(4)探讨区内丘形反射体底部无显著火山和底辟刺穿通道,排除火山丘和底辟原因;与生物礁的形成背景和地球物理参数特点也有显著差别,与灰泥丘的高速特点也不相符。(5)丘形反射体及上覆地层与等深流原因和内波原因的沉积物波在形态和触发机制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有可能是等深流和内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波。关键词:荔湾凹陷论文丘形反射论文早中新世论文生物礁论文深水底流论文沉积物波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8

1.1 选题依据及探讨作用9-10

1.2 探讨近况及有着不足10-13

1.3 主要探讨内容与策略思路13-15

1.3.1 主要探讨内容与策略13-14

1.3.2 探讨思路与技术路线14-15

1.4 主要工作量15-16

1.5 主要进展和革新性认识16-18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8-26

2.1 构造单元划分及探讨区位置18-20

2.2 盆地构造演化20-22

2.3 新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特点22-25

2.4 油气勘探近况25-26

第三章 层位标定与划分26-33

3.1 地震剖面极性判别26-27

3.2 井震循环标定27-29

3.3 层位划分与波组特点29-33

第四章 丘形反射体的几何学特点33-41

4.1 相关深度图、厚度图的制作33-38

4.3 排列与迁移规律38-41

第五章 丘形反射体的地球物理响应41-50

5.1 地震剖面特点41-42

5.2 振幅比较浅析42-43

5.3 正演模型浅析43-46

5.4 地震反演46-50

第六章 丘形反射的可能原因50-74

6.1 古构造背景浅析50-52

6.2 古地理背景与沉积相52-61

6.

2.1 海平面变化特点52-54

6.

2.2 沉积环境浅析54-61

6.3 与常见丘形反射的差别61-66

6.4 丘形反射体的可能沉积类型66-73

6.5 丘形反射体的地质作用73-74

结论与认识74-75
参考文献75-8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2-83
致谢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