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低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理由及护理感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03 浏览:18104
论文导读:
1672-3783(201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7ctime.com
2)11-0274-01
【摘要】目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常见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通过改变透析模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超滤、主张短时多次透析,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营养,提高血红蛋白,避免透析中进餐,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改变透析模式,护士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并对患者各自症状不同实施个性护理,提前预防,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保证了透析治疗的安全,从而也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措施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越来越多,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而在每个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不仅相对固定,而且由于每周2~3次的透析频率,医护人员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都非常了解,能最大限度地在透析前对患者作出评估,及早采取相应的个性化预防措施,使那些频发低血压患者能有效地减少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25例,在透析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患者36例(占透析总人数的28.8%)。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在26~81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2例。按其频发低血压的原因归纳为:过敏体质6例,年老、心功能差14例,过量脱水 10 例,严重贫血4例,透析间期过长、高尿素氮血症2例。

1.2 常见原因

1.2.1 透析早期(1)首次使用新透析器时,由于透析膜或过敏性毒素引起的低血压;(2)透析前血容量已存在不足;(3)由于年龄大、病情重、心功能差,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血容量一时间减少而不适引起的低血压。
此类患者往往在透析刚开始或半小时内即出现低血压并伴有自觉症状。患者自诉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继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1.2.2 透析中、后期 (1)过量脱水使血容量急剧减少,心搏出量下降,导致血压下降;(2)由于尿素、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低于血管外液时,水分移向组织间隙和细胞内,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3)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血管舒缩功能减弱;(4)由于长期高血压、容量负荷过大、贫血等多重损害导致心室扩张、心功能减退,透析中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5)透析时进食过快、过多,使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6)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温度过高,使用低于血浆钠浓度进行透析,血液中的钠离子、尿素氮、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导致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在充盈障碍,有效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38℃)可使中心血温升高皮肤,肌肉等血管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大于开放,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也会引起低血压;(6)营养状况: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血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血透中血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血管阻力,也可产生低血压 ;(7)透析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过多导致血压下降;(8)降压药物的使用,透析前或透析中服用降压药或镇静剂是引起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等等[3]。
2 防治措施
及时识别低血压的表现,积极纠正措施
2.1 对透析早期极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在使用新透析器之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500ml含肝素2500U)2500ml冲洗浸泡并循环20min左右,上机时尽量排空预冲液,可酌情静脉使用地塞米松5mg。
2.2 对病情重、心功能差或透析前血容量已存在不足的患者,上机时血流量宜从50ml/min开始,缓慢增加,可酌情保留预冲液,对此类患者4h脱水量应论文导读:各自的具体情况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诸如其原发病、心功能、是否易过敏、体重的增减、贫血的程度以及各自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典型症状等,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了正确的依据和有效地预防措施,从而明显预防了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
控制在3kg以内,水量一旦过多以增加透析次数为宜,如需要输注50%葡萄糖、生理盐水、血浆或蛋白时也应同样注意速度不应过快。
2.3 对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太多的患者,可采取序贯透析的方法,单超和透析可交替进行。并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平时吃些清淡饮食,控制钠的摄入量,控制透析时脱水的速度和总量,确定适合的干体重并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不超干体重的5%,减少透析过程脱水量,防止脱水过量是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关键。
2.4 对透析间期过长,高尿素氮患者,为防止失衡,在透析的第3、4h可预先输注50%葡萄糖溶液40~60ml或3%氯化钠溶液10ml,以提高其血浆晶体渗透压防止血压下降[4]。
2.5 对严重贫血、低蛋白的患者,应嘱其积极改善营养、纠正贫血。可适当输注血液和白蛋白。透析早期采用高钠(145)透析,至最后半小时改为低钠(138~140)透析,并根据需要输注50%葡萄糖或3%氯化钠溶液,以有效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防止血压下降。
2.6 对透析时进食过快、过多的患者,要求其尽量增加透析前早餐或中餐量,透析时避免过快、过多进食。
2.7对透析时易发生低血压患者,应嘱其透析前停服一顿降压药。并提醒患者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注意其剂型和剂量的变化,以防误服,造成不良后果[5]。
2.8选择低温高钠透析法,调整透析模式,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时的150~1ol/L逐渐降至血透结束时的140mml/L,高钠透析可增加细胞内出水量,体重下降较多,但血容量变化小,透析温度设置在3

5.5~37℃,可有效改善自主神经的功能。

2.9 对糖尿病患者应有效控制原发病。透析期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的摄入,从而改善营养,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对透析时烦躁不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血肿、连接部位是否松动、胶布固定是否滑脱等,严防意外的发生。
3体会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基于我们和患者的长期接触,并能在治疗中积极巡视、严密观察,透析后注意分析和经验总结,对透析患者各自的具体情况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诸如其原发病、心功能、是否易过敏、体重的增减、贫血的程度以及各自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典型症状等,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了正确的依据和有效地预防措施,从而明显预防了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河北省2011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10532)
参考文献
丁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J],医学综述,2000,6(2):91.
赵学伟,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7,17(3):109.
[3]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4]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
[5]杨曼,李慧霞,闫海霞,血液透析中对发生低血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