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指标体系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论述和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92 浏览:13631
论文导读: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下不产生负外部性或者负外部性最小化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土地利用方式。(2)深入探讨了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评价指标系统及评价策略。系统浅析了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原则、策略和历程,以目标层、准则层、评价指标层和元指标层等4个层次为评价指标系统的基本框架,以生态环境、经
摘要:土地资源是一种自然、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综合作用体,是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联结纽带,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活进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解决人类存活和进展的基础。本探讨以外业实地调查、内业资料收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获取和处理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以生态承载力论述和可持续进展论述等为主要论述依据,在探讨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型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型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建立了县域尺度上土地利用环境友好型分级系统和分级标准,提出了以综合指数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相结合的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型评价策略。以河南省长葛市(县级)为例,采取综合指数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策略相结合的评价策略,评价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型利用情况,并依据对长葛市土地利用近况、动态变化以及长葛市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水平评价的结果,设计提出了针对长葛市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特点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探讨结果如下:(1)总结提出了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论述基础。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探讨所依据的基础论述包括可持续进展思想、系统科学论述、生态农业论述等,针对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情况及其特点,进一步探讨浅析提出了其概念内涵。探讨认为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是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的一种在现有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下不产生负外部性或者负外部性最小化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土地利用方式。(2)深入探讨了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评价指标系统及评价策略。系统浅析了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原则、策略和历程,以目标层、准则层、评价指标层和元指标层等4个层次为评价指标系统的基本框架,以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设置了37个评价元指标,构建了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评价指标系统。(3)以典型县域—河南省长葛市(县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探讨。综合评价得出:11年间长葛市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水平以总体上而言是不断缓慢提升的,以2000年的0.6389提升到了2010年的0.7931,标准值上升了0.1548,年平均提升0.01408,长葛市的土地利用水平以不友好阶段逐步过度到了临界友好阶段,直至过度到目前的基本友好阶段,其中,社会可接受性水平对土地环境友好利用水平的贡献最大,11年间标准值上升了0.3639,其次是经济可行性,11年间标准值上升了0.1891,生态环境友好性水平对土地环境友好利用水平的贡献最小,其标准值在这11年间仅上升了0.0275。(4)探讨了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的设计策略,以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根据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依据系统聚类浅析的策略将长葛市目前的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为3类不同的地区,即3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区:Ⅰ生态协调区、Ⅱ生态制约区和Ⅲ生态建设区,并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区提出了相应区域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本论文主要革新点如下:(1)提出了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核心内涵。本论文浅析提出,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基础论述是可持续进展思想、系统科学论述、生态农业等论述;针对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进一步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归属、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概念、内涵及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浅析和阐述,认为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时空上的延伸,是可持续进展战略在资源利用领域的运用和深化,为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方式的探讨提供了科学依据。(2)系统地探讨并提出了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评价指标系统及综合评价策略。本论文提出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原则、策略和历程都应以生态承载力论述和可持续进展思想为基础,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实际情况,以生态环境友好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构建了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在评价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评价策略,主要包括综合指数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策略,并提出了两种策略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在土地环境友好型评价中同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策略进行整体校正的思路。(3)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区设计思想。在综合浅析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以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根据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通过聚类浅析、实地调查、专家咨询、归纳法和GIS技术等技术和策略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和利用方式规划,获得符合区域特点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的整体规划案例。关键词:县级尺度论文土地资源论文环境友好土地利用论文评价指标系统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7-10
Abstract10-13
第一章 综述13-20

1.1 探讨背景和作用13-15

1.2 国内外探讨动态15-20

1.2.1 国外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探讨进展15-16

1.2.2 国内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探讨进展16-20

第二章 探讨内容与探讨策略20-26

2.1 探讨内容20-21

2.2 探讨策略与技术路线21-25

2.1 探讨策略21-23

2.2 技术路线23-25

2.3 数据获取与处理25-26

第三章 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论述基础26-34

3.1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支撑论述26-30

3.

1.1 生态承载力论述26

3.

1.2 可持续进展论述26-28

3.

1.3 生态经济学论述28-29

3.

1.4 循环经济学原理29-30

3.2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概念与内涵30-34
3.

2.1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概念30

3.2.2 环境友论文导读:好型利用评价实例60-1126.1探讨区域介绍60-786.1.1土地资源环境60-626.1.1.1地形地貌60-616.1.1.2水资源情况616.1.1.3土壤资源情况61-626.1.1.5植物资源626.1.2社会经济条件62-646.1.3土地利用结构近况及动态变化浅析64-786.1.3.1土地利用结构近况及规模64-706.1.3.3历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浅析70-746.1.3.4土地利
好型土地利用的内涵30-34
第四章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及评价策略34-52

4.1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原则34-37

4.2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的影响因素浅析37-40

4.

2.1 县域经济体特点浅析37-38

4.

2.2 县域土地资源友好型利用的影响因素38-40

4.3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40-46
4.

3.1 指标及指标系统含义40-41

4.

3.2 指标系统的设置原则41-42

4.

3.3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特点42

4.

3.4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框架42-46

4.4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策略46-52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46

4.2 AHP评价策略的基本原理46-48

4.3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48-49

4.4 土地环境友好型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49-50

4.5 县级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友好度分级50-52

第五章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的构建与设计52-60

5.1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分区原则和依据52-55

5.

1.1 分区遵循的基本原则52-53

5.

1.2 分区遵循的基本依据53-54

5.

1.3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设计原则54-55

5.2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构建的技术路线55-56

5.3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类型设计56-60

5.

3.1 平原区农林牧环境友好型复合生态用地方式57

5.

3.2 山区、丘陵区环境友好型农业用地方式57

5.

3.3 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57-58

5.

3.4 城郊生态农业方式58

5.

3.5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方式58

5.

3.6 城市建设用地“退二进三”和郊区生态工业园方式58-59

5.

3.7 农村建设用地“集中”整理和村内挖潜整理方式59-60

第六章 县级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实例60-112

6.1 探讨区域介绍60-78

6.

1.1 土地资源环境60-62

6.

1.1 地形地貌60-61

6.

1.2 水资源情况61

6.

1.3 土壤资源情况61-62

6.

1.5 植物资源62

6.

1.2 社会经济条件62-64

6.

1.3 土地利用结构近况及动态变化浅析64-78

6.

1.3.1 土地利用结构近况及规模64-70

6.

1.3.3 历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浅析70-74

6.

1.3.4 土地利用程度动态浅析74-76

6.

1.3.5 土地利用特点及其有着不足浅析76-78

6.2 长葛市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设置及评价策略78-82
6.

2.1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数据来源78

6.

2.2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指标系统78-79

6.

2.3 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79-82

6.3 长葛市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水平评价82-96
6.

3.1 单指标多角度评价83-95

6.3.

1.1 生态环境友好性评价83-88

6.3.

1.2 经济可行性评价88-91

6.3.

1.3 社会可接受性评价91-95

6.3.

1.4 单指标多角度评价结果95

6.3.2 综合指数评价95-96

6.4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96-102

6.

4.1 系统聚类浅析划分评价结果97-100

6.

4.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100-102

6.5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的设计102-112
6.

5.1 Ⅰ类生态协调区102-107

6.5.

1.1 优良平地区农林牧环境友好型复合生态用地方式102-104

6.5.

1.2 盐化潮土生态用地方式104-106

6.5.

1.3 沙岗生态用地方式106

6.5.

1.4 农村居民点生态用地方式106-107

6.5.2 Ⅱ类生态制约区107-109
6.5.

2.1 岗丘区立体生态农业方式及“畜禽—沼—草—果”方式107-108

6.5.

2.2 官亭佛耳岗水库区“畜禽—沼—草—果—鱼”方式108-109

6.5.3 Ⅲ类生态建设区109-112
6.5.

3.1 市区用地环境友好型方式109-111

6.5.

3.2 城乡交错带用地环境友好型方式111-112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12-116

7.1 主要结论112-113

7.2 主要革新点113-114

7.3 展望114-116

参考文献116-127
致谢127-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著作和论文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