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思潮有着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启迪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17 浏览:112245
论文导读:义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及个性自由发展,注重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采用对话式的个体教育等。”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教育哲学家莫里斯、奈勒,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教育人类学家波尔诺夫以及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贝尔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所蕴含的积

[摘要] 存在主义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哲学思潮,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则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刻体现。在高校德育中,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既有值得借鉴的合理内核,又需要对消极部分进行改造和超越。要通过学生个性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理论讲授与沟通对话互补的德育方法的完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步的师生关系的培养,真正建构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 存在主义教育;高校德育;德育体系
[]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5-0103-05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潮,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奈勒、莫里斯等把存在主义应用于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主张,于是形成一种教育思想流派。20世纪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60年代存在主义教育广泛流行于一些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走向衰落。“存在主义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及个性自由发展,注重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采用对话式的个体教育等。”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教育哲学家莫里斯、奈勒,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教育人类学家波尔诺夫以及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贝尔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所蕴含的积极德育因素

存在主义教育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以其人的哲学、主体的哲学、生存的哲学而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而道德教育正是以人为对象、由人来操纵且为了人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122123。因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就必然成为人们考察道德教育的本质、探究道德教育的目的、调控道德教育的过程之重要的思想参照。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既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关于道德教育观的表达,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主动借鉴存在主义方法论而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某种转化、改造。

(一)明确自我实现的道德教育目的观

作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存在主义,它所谓的“存在”,“就是人的主观感受中那些尚未意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的形式,就是这种同个人以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相连的东西。”[3]8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意识的存在,而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故人的存在即是自由的存在。因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容。”[4]55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必须立足学生的生存境遇,引导其摆脱既定的限制,实现内在的精神完善和面向未来的自由超越,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决定、选择与策划,达到自我实现。另一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奈勒也把道德教育的目的看作“扩大所有人的选择的自由,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确定的目的或根据社会的要求所确立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作为自己选择的目的,他要对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可能后果负责,从而形成一种自主、自尊、自责的精神品质。”162马丁·布贝尔则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者并不仅仅考虑学生的个别的功能,像任何一个教育者那样只打算教学生认识某些确定的事物或会做某些确定的事情;而是他总是关切着个人,即当前你所看到的他生活的现实状况,以及他能成为什么样人的种种可能性。”[5]因此,教育力量对人格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从这些存在主义教育家的观点可以看出,存在主义教育所强调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开发人的创造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超越。

(二)创新基于对话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用平等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建构道德教育方法的重要观点。存在主义反对教师专制,提倡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师生之间开展“对话”。 “对话是诱发儿童的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创造性的最佳途径,也是保证道德教育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摒弃对学生压制的最佳方式。学生的道德结构只有通过主体间的相互对话这一方式才能建立起来。”168对话的道德意义在于,它能保证师生是以个人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话使师生之间进行丰富的、有意义的、现实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真理性的知识就流淌于其中。“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4]12对话不是机械的说教、简单的言谈,而是师生双方彼此打开心扉,彼此接纳,是一种精神的交往。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波尔诺夫也赞成对话的教学方法,他认为:“真理不能获自个人的孤独思维,而只能获自相互对话。对话是获取真理的必由之路。而且,由于对话是双方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等权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体现着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平等、自主关系,它最适合于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创造的要求。”171而要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布贝尔说:“对于面临着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因而恐惧失望的青少年来说,信任就意味着使人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的存在的真理。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特殊情况:他把教育者看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6]250理想的教育关系也正是一种师生平等相遇、彼此信任的“对话关系”,师生双方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实现道德交往,达成道德理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月第28卷 第5期罗 佳: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道德教育师生观

存在主义强调对话的教学方法,而对话关系则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宽容、尊重差异、德行共进的现代道德教育理念;对话关系也使得师生在面对共同的道德世界时,能够彼此敞开、相互理解、共同交流,进而实现双方的精神交融和心灵相通,最终达到道德教论文导读:
育塑造人的优良品格和提高人的精神修养的目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开篇便提到“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从而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4]1须知,人生来是未完成的、不完善的、可塑的,有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而教育是一种努力改善、完善或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尝试,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特定的人格特性,使之有能力独立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地生活。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平等、真实的姿态与学生交往、交流,以自身丰富的学识魅力和崇高的人格品质吸引、感化学生,而不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方式对学生施加权威,突出自我。马丁·布贝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把他人当做一个客体,对他人施加影响,即‘我’与‘它’的关系,一种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关系,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7]64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建立一种没有隔阂、相互包容、道德平等的真正的教育人际关系,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相互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生成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的消极德育因素

存在主义以“主观性”为第一原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而且其哲学观点带有一定的悲观主义色彩,反映到教育思想上,则势必会有一些消极的成分。在道德教育上,存在主义教育否定普遍价值准则和社会约束,崇尚自我的价值相对主义,否定理性和科学,鼓吹“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这都鲜明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色彩。

(一)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的本质出于人自由的创造。人的一切特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或上帝之类外力给予的,而是作为自由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造成的。“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的。……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8]萨特认为,在人的面前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究竟成为一个什么人决定于人自己的设计、谋划、选择、造就。这种哲学观点反映到教育上,表现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学习和成长”[4]34,“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4]4尼勒也认为:“真正的自由和个人的独特性的坚决的肯定是存在主义为今日的教育哲学提出的动人的使命。”[6]249个人主义取向,虽然有助于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性的回归与解放,却带来了个人的膨胀、唯我主义的泛滥,从而使得以个人利益与需要为旨归的价值观、道德观大行其道。因此,这种取向有严重的危害性,我们要懂得:“一个人要真正成为自己,断不能仅借助自身的力量,而是在与社会、他者相互遭遇、彼此交流中实现的。因为任何个人都不是自足的,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与他人一同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脱离了社会共同体,人之人性、道德、善良、意志、价值都无法得以体现。”185

(二)片面强调非理性因素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有丹麦神秘的唯心主义、德国现象学、德国的唯意志论、法国的直觉主义,因而其理论观点带有浓厚的非理性特征。存在主义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持反对态度,是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派别。“存在主义的非理性主义首先表现在,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非理性的、杂乱的、盲目的、险恶的力量的体现,表现在它认为这种不可克服的、非理性的力量在统治着人,社会过程不是被客观物质要求所决定,而是被种种非理性力量所决定,因而社会存在无意义,历史过程无前途。而且还表现在它强调情绪感受这一基本特征上。”[3]14存在主义强调反思,比如“克尔凯郭尔的双重反思、马塞尔的第二反思、雅斯贝尔斯的自身反思、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从反思到阐述、萨特的纯反思和混杂反思,梅洛庞蒂的超反思”[9],他们通过反思活动而达到主观性,在自我中获得超越自身,这种反思活动注重精神的体验、直觉的顿悟。雅斯贝尔斯认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对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
教育来说,科学更多地意味着知识价值的匮乏。”[4]30从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教育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否认理性的作用,否认知识的真理性,因而,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人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知”与“情”的融合,而且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理不通,则情不达。道德教育中运用非理性因素,如情绪感染、情感激励、精神陶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道德教育也必须蕴含一定的理性知识,如道德教育内容需要理性选择、道德教育过程需要理性指导。因此,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偏废的。

(三)绝对的自由观

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主义者认为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存在主义者相信,“世界的意义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在外在的异己力量面前,在险峻的环境中,人们只有甘冒风险,作出自己的选择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7]56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论述得较为详尽的是萨特,他认为,“自由不是由人争取得来的,因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人在各种情境中都是不受限制地绝对自由的,情境不能决定人的自由、不能限制人的自由,倒是人的自由创造情境,情境的意义是由人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的自由的产物”[3]24。在这里,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意味着选择的自主。他说:“自由选择是绝对的,‘绝对’的意义是无条件,就是说,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决定人的存在。”[10]这种对自由选择的重视甚至绝对肯定,同个人主义带来的危害一样,也会导致价值标准的混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学校的教育形式。人们的意志自由和个体价值的论文导读:。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德育陷入“人学空场”的尴尬局面,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生成和个性培养,统一的标准、机械的要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育人作用,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这意味着学生“自我”和“我性”的获得,也就是通过教育使他能够感受
实现,总是历史地表现为一个社会生活过程,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意志。人是社会动物,他的思维、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每个人在作出选择、落实行动前,总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权衡利弊,实现各种可供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有质地实现目标。存在主义所推崇的自由选择,由于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学习和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既不能将当代西方的思想视为唯一的“新潮”和“科学”,片面夸大其合理性,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仅看到它同我们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与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对立,而采取完全排斥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些思潮。对于当代西方思潮的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教育思潮,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筛选、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纳合理因子,剔除落后成分,以为我所用,从而丰富、完善中国的高校德育体系。具体表现在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在德育目的上:坚持学生个性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的主题是“人之生成”,它内在要求把“人是目的”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准则。这就首先要培养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发展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是人成为真实主体的前提和基础;主动性表现在自觉地、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动;而创造性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德育陷入“人学空场”的尴尬局面,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生成和个性培养,统一的标准、机械的要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育人作用,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这意味着学生“自我”和“我性”的获得,也就是通过教育使他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也意味着“自我”的扩充,进而推动自我生长、生成,使自己不断突破“是其所是”的实然状态而向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应然状态迈进、提升。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使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符自身情境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4]139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是有所承担的,没有承担、不负责任,其道德的意义就无从体现。因而,高校德育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时,也要帮助他们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发展。任何人的个性、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在自身价值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才能找到实现的途径和可能,个体性和社会性不可分割。因此,德育既要“以生为本”,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开拓创新性,使他们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个性特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在引领社会潮流、建设社会事业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二)在德育方法上:坚持理论讲授与沟通对话互补

理论讲授作为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道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教师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可以启迪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道德品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德育教师将这种方法机械化、僵化,他们只是照本宣科地复述教材内容,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心理,导致道德知识不能进大学生头脑,反而引起他们对道德教育的反感甚至排斥,因而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要运用好讲授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处理好教材。坚持依托教材与超越教材的统一,即道德知识讲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但是又要借鉴其他学科将教材扩展、深化,对教材做到“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既将道德理论以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将道德观点融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
其次是改进教学法。在以理论讲授法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之以研讨法、形象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以教学法的优化整合达到教育效果。
最后是投入情感。这种情感既包括对道德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关爱。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增强职业自信,主动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关爱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福祉,关注学生精神利益,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道德的形成过程,它比教学过程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因为,学生已经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有的可能成为接受新的教育的基础,有的则可能和新的教育相矛盾,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状态,很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了解“心之莫同”,就很难做到“长善救失”。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还要同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运用网络工具或其他形式与学生进行开放的、富有哲理的研讨、对话,打开学生的心理枷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可信赖听众,师生共同解决道德难题,提升彼此的精神境界。

(三)在德育师生关系构建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步

“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认为,师生关系就像一场对话中的甲乙两方,其中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始终是一个主体。”[11]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以平等的人格、身份、姿态进行富有意义的精神交往和交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所要倡导并予以践行的。而具体到中国高校德育实践中,这种积极、平和的师生关系要顺利进行,则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步。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质疑、求知欲强烈,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尊重、鼓励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他们按照自觉、自主、自治的“三自”要求,内化道德规范,促成道德行为。教师在课堂讲授和课下交流时,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够展现出来。但是,大学生感性多于理性、冲动多于思索,要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合理发挥,还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是帮助学生判断、分析问题,为其指引正确方向,并不是为教师的权威、专制进行辩护,也不是阻碍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首先明确“大论文导读:界。”150高校教师必须将研究和教学并重,因为“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152教师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才能明确学生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才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其次,教师要严格自律,以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学生,发挥
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成效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4]150高校教师必须将研究和教学并重,因为“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4]152教师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才能明确学生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才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其次,教师要严格自律,以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学生,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要营造平等的氛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用贴心的交流走近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两者不能割裂,并且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在建构平和、顺畅的师生关系中同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张斌贤.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69.
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 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 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99300.
[6] 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赵修义,邵瑞欣.教育与现代西方思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 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74.
[9] 科莱特.存在主义[M].李焰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24.
[10]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8.
[11] 徐振鲁.简论存在主义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