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高效高效数学课堂五个注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85 浏览:20097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数学教学更应注重设置情境、注重兴趣培养、注重讨论、注重提出问题、注重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减负增效方法
1674-4810(2012)22-014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应当客观地分析课堂现实,总结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问题已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面前,更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新理念、新模式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一、注重设置情境,引起学生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以什么方式开始,关系到学生会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情绪开始一节课的学习。数学课堂上要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自由、愉悦、而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先以Flash课件展示“海上日出”的优美动画情境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指出动画中的太阳和海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设置更易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
在情境设置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现实情境与教材内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7ctime.com
容之间的联系性,进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使学生从开始就带着一种好奇心和探究欲走进数学课堂,这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出色地完成。

二、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利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应用化、趣味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最终形成知识技能。要把“学生学什么”作为教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质疑、发现、探究、归纳、应用。这样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自然能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合并同类项2”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竞赛活动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用这个两位数减去十位与个位上数字,再把所得的数各数位相加后乘以11减去66,问结果等于多少?每一位学生在纸上写的两位数虽然不相同,但结果却都一样,同学们面面相觑,感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主动性和兴趣。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和交流等形式的基础上,将学习知识的外在形式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刚性需求,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就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所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三、注重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讨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多参与到问题探究讨论中,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与提高。但讨论的前提是要能够注重讨论思维情境的设置。
例如,下面的一道探索规律题:根据下图所示,按不同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教师提问:1张桌子放多少把椅子?2张桌子放多少把椅子?4张桌子可放多少把椅子?n张桌子可放多少把椅子?
学生1:4n+2;
学生2:2×2n+2;
学生3:2n+2n+2;
学生4:(6-2)n+2
……
解题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主动力;问题对思维发展具有指向作用,因此问题是探索活动的指航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自觉摒弃那种“导演加主演”式的教学定式,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真正的引导者这一点上,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形成思维发散链,养成探究数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四、注重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质疑是一切创新的开始,更是另辟新路的基石。”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好课不是按照预期的设想“完美”收场,而是在课堂上有新、奇、异的闪光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反驳、举一反三时,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体现。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课堂学习的发散性、生活性持肯定和鼓励态度;要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热烈、认真、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交流与探讨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去。

五、注重课堂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素养

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为此,必须对所从事的教学认真反思:反思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阶段的需要;反思所用的教材特点和在教材的处理上是否做到已深度解释教材,恰当地使用教材;反思教法使用的科学性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反思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是否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时效性等。这样,才能在反思中真正地把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才能够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突破;才能释放出学生的课外时间,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下减负增效。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教师要能够创设学习情境,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求知,更要让学生能够生智、创新、学有所用。只有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性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新的平台上开创出新的教育增效模式。
参考文献
唐忠明.数学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3]黄翔、李开慧.关于数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7
[5]李道仁.学会学习[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叶立军.新课程中学数学实用教学80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