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视野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18 浏览:124466
论文导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践练习中掌握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甚至是在教学过程让学生走向讲台,给自己的同学进行某种操作演示。并在每次实践练习后的第一时间给予客观的反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视野下,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建的教学情境中,构建起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国家教育部把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明显的时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独特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拥有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成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创建的教学情境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任务、教学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自主地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实践过程。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教师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控制者、支配者,而应该成为学习情境的创建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者。

1.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多关注学生。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除了要对教材、教学目标的分析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注意时间短的特征,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教师要“蹲下来”认识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去设计任务。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学习《用PPT制作课件》一课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属于自己的ppt课件。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与教师共同探讨等方式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技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等有进一步了解。

2. 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 “唯一正确的教育来自于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这种刺激是由儿童感受到的自己所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抓住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入智力兴奋的良好状态,营造一个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习课堂。例如,学习《internet信息搜索》课程前,播放一段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400M自由泳决赛上的视频,就孙杨这一奥运热门人物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孙杨一共获得了多少枚奖牌,分别是什么项目的等问题,激发同学对于问题答案的渴求,活跃课堂气氛。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就如何用Internet搜索关于该问题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相关搜索知识的重、难点,如何巧用关键词优化搜索结果。最后让同学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自主搜索。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的信息素养。

3. 鼓励学生多实践,勤用激励性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让他们能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践练习中掌握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甚至是在教学过程让学生走向讲台,给自己的同学进行某种操作演示。并在每次实践练习后的第一时间给予客观的反馈,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独特感受,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多给学生鼓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起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具有自我开发的潜能,有明显的向师性和依附性,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1. 回归课本,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

课本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所以课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的学习回归课本,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对于《计算机的组成》的一节学习,对《计算机各部分名称和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上课使用的计算机向学生对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做简单介绍。之后让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加深对计算机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同时也通过课本的阅读更加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

2. 学会合作,在交流协作中成长

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接受情况都不同,知识面和擅长的方面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组学习,让同学相互帮助、交流,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能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顾全不了每个同学的问题,而且还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运用。在《用word制作贺卡论文导读:
》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实践操作阶段就可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由小组讨论确定本组贺卡制作的主题、版面构成、结构分布、成员任务分配等,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实践过程中,而且能发挥各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也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尝试解决,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同学协作的能力。

1. 情境创设,呈现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②所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还能有效唤醒学生既有知识体系中相关的知识,以便“同化”、“顺应”新的知识经验,增强他们所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更是可以利用计算机在声音、画面等方面的优势创建更为“真实”的情境。有了情境的烘托,教学任务的提出就显得顺理成章。比如在学习《用图片编辑器处理图片》的一课时,在教学开始前可以播放一段网友用图片编辑器恶搞名人照片的视频,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引出本次课程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流协作,分析问题

在学习任务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在交流讨论中,提出学生自己的思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幻灯片的整体修饰》一课中,教师可以就某一典型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该作品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的方案。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协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3.引导方向,重点提示

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做出判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避免学生走向错误面。对于问题中的难点、重点步骤,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提示、做关键步骤的演示等来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抓住学习的要领,开阔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上《用E-mail收发邮件》一课时,教师可以就如何发送E-mail的步骤给予演示性讲解,重点讲解E-mail地址的构成及地址填写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互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其中的奥妙。

4.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向性指导,重、难点的提示,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寻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鼓励他们要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和声音》知识点时,让学生思考能否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若能又该如何实现呢,来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自主探索的能力。

5.注重评价,总结经验

在教学中,学习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来说,学习评价和经验总结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对教师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展开有积极意义,能帮助教师和信息技术学科成长。对于学生,学习评价是对自己在本次课堂中的状态及表现给予评价,对自己能否自主学习探究,能否与他人进行协作学习等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了反思,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总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视野下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
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他们自我学习,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注释]
①约翰.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赵炎.小学信息技术在多学科的教学中的渗透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7):73
[3]王海峰.关于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J].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0,(9):105
[4]华大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探[J].吾喜杂志社,2006,(12):27
[5]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