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命运论凯尔泰斯·伊姆雷《无命运人生》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90 浏览:108956
论文导读: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伊姆雷青少年时期的集中营生活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无命运的人生》是作家本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观宿命论色彩,小说结尾处指出了作品与众不同的主题——集中营里的幸福。本文试从这部小说的
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以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伊姆雷青少年时期的集中营生活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无命运的人生》是作家本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观宿命论色彩,小说结尾处指出了作品与众不同的主题——集中营里的幸福。本文试从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探讨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思想及其哲学基础,以及这部小说的现实社会历史意义。
关键词: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人的苦难悲观宿命论另类的幸福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年出生在一个匈牙利犹太人家庭。1944年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继而又被转移至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历经磨难后于1948年返回匈牙利。凯尔泰斯的作品不断重复着奥斯维辛的主题。处女作《无命运的人生》描写了他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加上后期创作的《失败》《给不曾出生的孩子的哀祷》《清盘》三部作品,构成了他的种族大屠杀小说四部曲。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评述中说:“他作品的主题连续不断地返回到给他的生命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奥斯维辛经历之中。对于凯尔泰斯而言,奥斯维辛并不是存在于西方历史之外的一个例外的事件。奥斯维辛是现代生存方式中人类堕落的最为根本的真实的表现。”

一、作品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

区别于文坛上众多奥斯维辛题材的作品,《无命运的人生》有其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叙事角度。它是一部以作者自身经历为素材的自传式成长小说。作品以一个成长中的少年的眼光看待集中营的生活,在恐惧、饥饿和仇恨之上,更多的是迷茫和冷漠。小说以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为轴线,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1944年春天,一个匈牙利犹太少年久尔吉的父亲要被送到劳动营去服劳役。这里,久尔吉并没有对父亲的遭遇表现出应有的不舍、伤感、或挽留;恰恰相反,他以极其平淡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态度接受了这个事实。在餐桌上,他父亲抚摸了他的头,而他却想着“我希望我爸爸已经不在这里了。这种想法让人很难受,但我是如此清楚地感觉到,关于他我想不到任何别的什么了”。这种冷漠的心态在开篇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应该表现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显然这跟他的家庭环境和历史环境有关。作为犹太人,他们“有时会因此产生一种骄傲的感觉,有时却又会产生某种类似于耻辱的感觉”。
小说第二部分讲述了父亲被论文下载中心www.7ctime.com
抓走两个月后,他本人在上班途中和很多戴有黄星标志的犹太人被扣留在海关办事处,之后全部被转移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又在布痕瓦尔德和蔡茨集中营之间辗转,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终于病倒被送进医院的一段复杂经历。
大量史料证明,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分子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惨绝人寰的“死亡工厂”。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写到:“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但即使在这里,作者还是采用极为平淡的语言,透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来表现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他认为“这个地方、这个机构存在于此,好像是在等着我的到来”。对他来说,“恐惧”并非是他能够真正用来形容奥斯维辛的那个词,“这种无聊加上这种奇怪的等待实际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奥斯维辛”。这种表现手法不禁令读者内心悚然。读者面对的不只是纳粹的野蛮和残忍,更有令他们费解的无知与无奈。
第三部分描述了与其他所有的犯人一样,久尔吉也在一步步地适应着集中营里越来越恶劣的生活条件,并逐渐产生了反抗和抵触情绪,直至他的身体严重衰竭被送进医院。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集中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对他进行了救治和照料,甚至得到了一些根本不敢奢望的“特殊待遇”。如小说第七章的结尾处,“我还是不可能误会我内心深处某种默默的渴望所发出的那句仿佛为自身的荒唐而害羞的、然而却又越来越执拗的悄悄话:我想在这个美丽的集中营里再多活一阵子”。这种叙述完全迥异于读者所认识的纳粹集中营。纵观全书,主人公感兴趣的既不是集中营里的恐怖,也不是死亡,而是集中营生活里微妙的幸福。
第四部分也是唯一通过久尔吉与他人的对话形式揭示出作品主题的最后一个章节,叙述了集中营被解放后,他返回家乡,却发现在牺牲者和局外人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慢慢地开始明白,有一些事情我们是永远都无法和陌生人、无知者、某种意义上的小孩子们进行争论的”。当有人建议他“为了能够自由的生活下去,应该忘掉那些恐怖的事情”时,他却指出,“发生过的事情是已经发生过的,我终归不能够命令自己的记忆把它们给忘了的”。
站在两个时代交替的门槛上,主人公带着他的过去,准备继续他那无法继续过下去的生活。“我们决不可能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永远只能够继续把旧的生活过下去。路是我自己走过的,不是别人走的,我可以说,我在自己特定的命运里自始至终都是诚实的。”这里已经清楚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宿命观”,他无奈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对他而言,局外人眼中那些“恐怖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二、主人公的思想历程及其历史哲学基础

与小说结构的四部分相对应,久尔吉的思想态度也经历了一个“顺从—忍受—反抗—融合”的渐变过程。
从他平静地接受了父亲被抓到劳动营,直至自己也被扣在海关办事处,他一直都顺从别人的安排,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的情绪。笔者认为有两种原因导致了久尔吉的顺从态度。其一,这里应该提到劳约什叔叔的观点“我们应该接受上帝为我们作出的安排”。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犹太人深受犹太教义的影响,缺乏基本的反抗意识。其二,作为14岁的犹太少年,整日生活在战争弥漫的氛围内,他厌倦了别人用鄙视或羞辱的眼光看待自己。于是通过工作他感到自己“不仅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在工厂里创造着军需利润”。他体会到自己作为犹太人的价值,因此毫无怨言地接受了种种事实。
随着情节的发展,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相反他成了任人摆布的羔羊,但他依然没有表现出反抗的情绪,甚至在亲眼目睹了纳粹对犹太人和其他犯人的种种暴行后,他只是默默地忍受了一切论文导读:
,他知道反抗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遭到更大的不幸。小说中提到主人公在刚到集中营时的内心想法:“暂时当一个好囚犯就足够了,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这里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毫无逻辑可言的约定,因为读者深知历史上所发生的罪孽,而叙事者却不知道其命运的本质。凯尔泰斯通过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视角告诉人们:生存就是顺从!活着就必须忍受!人类的容忍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一限度,人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反抗。渐渐地,类似绝望的饥饿和身体持续的衰竭都使得“恼怒”在久尔吉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就在他几乎放弃生存的希望时,命运又出现了一丝转机。他描述着在集中营里,恐惧怎样一步一步地袭击他,而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去摆脱恐惧。最后,在医生和护士的关照下,从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他终于体会到:即使是在集中营里,也还是存在着幸福。这也正是小说结局处久尔吉所暗指的“集中营里的幸福”。
小说最后,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话语和内心感受做出了思想总结。当他幸运地回到故乡后,却无奈地发现自己早已融入到过去的集中营生活当中了。此外,更令久尔吉感到伤心无奈的是,他已经无法与过去的人、与那些没有经历过集中营生活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的人沟通;在他和那些仅凭想象来认识集中营的人们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无法体会他对于命运的诠释:“我也从头至尾地把一个一定的命运经历了一遍。那不是我的命运,但我从头至尾地把它经历了一遍”。“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弄明白,若有命运,便不可能有自由,而若有自由,即无命运呢?”这里清楚地反映出作者悲观的宿命论思想。

三、小说的现实社会历史意义及思想内涵

凯尔泰斯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他浓缩的人生哲学:“这些完全没有理由的,没办法解释的事情,并不是那些糟糕的,正相反:是那些不错的。”追溯犹太人的历史,由于他们坚持本教教义,拒绝承认耶稣作为救世主,从四世纪起就受到基督教的歧视和迫害。从十一世纪的十字军运动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犹太人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断遭到各地统治者的驱逐。到十九世纪末反犹运动在宗教的基础上更增添了“”色彩。希特勒在1933年就任德国第三任首相后,他的纳粹政权就制定了历史上最有组织性和最大规模的消灭犹太人计划。这里所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它的种种惨无人道的暴行成为“死亡工厂”的代名词。
对于凯尔泰斯而言,犹太人的命运是与苦难、流浪、屠杀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接受西班牙一家日报采访时曾经表达过这种对于犹太身份的矛盾心态:“我生活在一个有着强烈反犹思想的社会里,我常常觉得,我是被迫成为犹太人的,这一身份是强加在我身上的。”可见,作者本人既不愿接受历史事实和他的犹太身份,又难以忘怀那段决定了他一生的过去。虽然小说结尾处指出了作品与众不同的主题——“集中营里的幸福”,但通篇看,作者也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悲观宿命论色彩。最后小说的主人公感慨到,“我也从头至尾地把一个一定的命运经历了一遍。那不是我的命运,但我从头至尾地把它经历了一遍”,这也正是作者在潜意识下所不得不一直延续着奥斯维辛主题的一种思想映射。真实的历史是惨痛且无法改变的,只有正视鲜血的教训,才能使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罪孽。
参考文献:
凯尔泰斯·伊姆雷.无命运的人生[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奥托·克劳乌斯,艾利希·库尔卡.死亡工厂[M].重庆出版社,1983.
[3]大卫·托马斯.犹太人历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谭方黎镇江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