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商业银行关于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内部有着道德风险深思技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10 浏览:63957
论文导读:
银行道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和一般从业人员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以放弃有关法规制度、职业道德、和本企业资产质量为代价,未使处理的业务最优化,从业导致银行资产处于风险状态或形成损失的可能性。简言之,也就银行内部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商业银行的行为。具体可分为管理决策层道德风险和一般员工层道德风险。管理决策层道德风险指银行的管理决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力谋取私利,包括任人唯亲、过分在职消费、操纵会计报表、隐瞒经营信息等行为,致使银行蒙受损失。一般员工层道德风险在激励或监管不到位时,掌握微观信息量最丰富的一般员工就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谋利,如偷懒不作为、误导管理者、泄露客户资料等。伴随着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道德风险不仅像系统风险一样始终难以消除,并且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一、银行道德风险的成因

(一)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

从委托人的角度,商业银行的最优发展是其目标,如利润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然而人从契约订立之初便以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否则人完全可以拒绝契约,这是人的参与约束。从订立契约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整个过程中,人的目标函数始终没变——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的来源不完全出自委托人支付的报酬。极端情况下,人的利益完全出自努力的结果——委托人给予的回报,则人在追求最大利益时会努力工作,不存在道德风险,这也是委托人愿意看到的,是激励相容的典型结果。然而事实是人可以在道德风险行为中得到额外的收益,例如任人唯亲、在职消费等寻租行为的存在。所以,委托人与人出于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如果对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约束软化,就有可能通过投机败德行为获得自身的最大化利益,产生道德风险。

(二)信息的不对称是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产生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存在于任何具有委托-关系性质的商业企业中,尤其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中。
契约签订后,由于监测成本及人主观隐匿等因素的存在,委托人在信息的获取上处于劣势,便无法对人的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经理人也就倾向于不会像委托人期望的那样努力。相反,人拥有信息优势地位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一方面,人总是倾向于使经营成果因委托人的信息缺陷而被无限放大,从而从与委托人的契约缺陷中谋得最大化的显性报酬;另一方面,人利用信息优势地位提高寻租行为的获利水平,以使其效用最大化。

(三)契约的不完备是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条件

人的行为要在契约约定框架内,这是由委托-关系决定的。所以,契约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人的可行动范围。由于逆向选择、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完备的契约是不可能的。人会在订立契约之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采用非常微妙而且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形成逆向选择,影响契约的完备性。“有限理性”指的是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某一点的行为特征,有限理性的人试图实现最大化原则,但是发现这样做需要花费成本,出于对契约订立成本的控制,所以那些成本很高的约定就无法体现在契约中。最后,经济行为的发生总是很难预料的,许多或然事件根本就无法进行预测,这种随机因素的不确定性更是加大了订立完备契约的难度。
综上所述,契约的不完备是种常态,商业银行的人自然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个人的素质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当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到导火线的作用。人这种自利性的个人强大需求和外在合适环境——契约的不完备这两种因素一结合,道德风险就会产生。

二、对策及治理

对于商业银行内存在的道德风险,有效的规避措施应该包含以下两个层面:利益最大化角度下对道德风险的成本、收益的控制,以此降低道德风险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公司治理中的契约设计,包括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其成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规避道德风险:

(一)施行健全且有效的外部监管体制

加大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管渠道,加重对被监督方道德风险的惩罚,减少其因从事道德风险而增加的额外收益,其从事引起道德风险的行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健全的监管体制和有效的监管措施不仅能够使得银行的从业人员付出更多的道德风险成本,例如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财力来考虑如何逃避监管,还可以降低道德风险的预期收益。如此,无利可图或者获利很小的道德风险就会避免发生。
例如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社会监督,即从法律、舆论、制度、道德、机构等方面监督监管者,对违规行为进行媒体;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审计,道德风险一经发现,立即辞退行为主体。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权责管理

商业银行的委托人要对经营管理者实行有限授权与差别授权,遵循权利的内部制衡原则,保证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否则,商业银行的委托人的过度授权容易形成经营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对与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若责任不明,不仅难以找到明晰的责任主体实施处罚,在损失的承担上也无法准确衡量,许多道德风险的行为主体正是钻了这个漏洞。这就要求责任要按业务、部门落实到个人,实现风险共担。

(三)建立适当的报酬激励机制

对于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必须事前设计一套激励机制对人的行为和信息作出反应,使双方的目标函数最大限度地一致。这种激励必须是相容的,要使得无论是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都可以分享到努力工作的成果,使其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银行效率和利润水平的提高,满足了所有者盈利的目的。例如实行以期权、股权等浮动报酬激励为内容的激励手段,通过加大浮动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例,让报酬与业绩挂钩,人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与评价。鼓励银行的员工通过正常的工作方式获得合理的报酬,同时也提高了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达到规避的论文导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激励机制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过分的强调会适得其反,引发新的道德风险。(四)引入职业化的经理人经营管理商业银行要想规避道德风险,就必须对人的任用上引入职业化。职业化的经理人不仅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专业技能,更有很好的职业操守。因为在完全竞争的经理人市场中,个人业
目的。与此类似的措施还有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收购等。另外,所有者还可以从精神层面上采取激励措施,如完善的晋升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激励机制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过分的强调会适得其反,引发新的道德风险。

(四)引入职业化的经理人经营管理商业银行

要想规避道德风险,就必须对人的任用上引入职业化。职业化的经理人不仅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专业技能,更有很好的职业操守。因为在完全竞争的经理人市场中,个人业绩和声誉评价是决定经理人价值的要素,也可以说决定了职业经理人在这个市场中的“”。所以,那些有不良记录的经理人是很难在这个市场中立足、生存的。这样,完全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就会在市场内“优胜劣汰”,并且给予职业经理人一种无形的压力—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当然,引入职业化的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建立完善的个人业绩、声誉评价体系,利用市场对经理人的行为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