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课中有效教学在高中生物课中展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772 浏览:96783
论文导读:
摘要:有效教学不能片面地追求教学新形式、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活动而活动,为故事而故事,是达不到课改的目的的,反而浪费了时间,与有效教学精神实质背道而驰,成了无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生物;新教材;自主学习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31-02
面对新课改新观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碰撞,老师们也有困惑:以前是“教”好就可以了,现在是学生“学”好才行。讲多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一点都不讲学生知识无体系。笔者认为,我们老师就要做羊群中的“领头羊”,带领“羊群”去寻找“新鲜的牧草”,一起面对“羊群”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一、注意“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关系

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新教材,把高中生物知识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的教学时间相距甚远,要隔一个学期甚至一年。各个模块课时相同,但其教学容量与难度却相差很大。每个模块由章节构成,一个章中每节内容由试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想像空间、相关信息、科学、技术、社会等板块构成,其之间的逻辑顺序不是很强。而老教材从第一章到第九章,层层递进,前后章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故新教材的模块编写削弱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对科学知识追本溯源,突出知识结论的过程性,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利用老教材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补充和加工。同时,我们用新教材时,并不能完全舍弃老教材一些有用的东西,合理利用使用老教材的经验,会为新课改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意新教材中“繁”与“简”的关系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极其繁杂、抽象、难懂,例如染色体组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善于把繁杂、抽象的内容简单、具体化。
新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简单”,例如“扩散”这一概念,教材只是几笔带过。在“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中,教材指出水分子进出细胞是“渗透作用”,而在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教材提到水分子进出细胞属“扩散”现象。到底“渗透”与“扩散”现象有何异同,虽教材不提,但学生会问。故这部分教学内容处理不能太简单,还要化“简”为“繁”。通过小组合作及教师点拔找到答案,明白“渗透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扩散现象,只适合溶剂分子,需跨膜;而扩散现象是针对所有物质(包括溶质、溶剂),不需跨膜”。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平时更要吃透教材,内化教材,并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难点、易混淆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三、注意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的关系

新课改中有许多新的理念:如“互动”、“生成”、“构建”、“合作”、“自主”等,对这些理念老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曲解,如常常把学生自主学习演变成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几乎什么都不讲,由学生自己学。这样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能独立完成吗?完成的结果又怎样呢?其实“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他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反思质疑,并能及时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并不能否定其他的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师生互动。合理的师生互动既能让学生轻装上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不易掌握的难点,缩短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四、注意“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关系

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演变,“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甚至无效教学。
无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不想面对却又必须正视的问题,它存在于我们实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时,学生的思考是不外显的,这样的课堂难免让听课者觉得单调,沉闷。所以,许多老师不约而同地“爱”上了小组讨论这样的交流互动。不管问题是难还是易,是一个人可以解决还是需要协同合作完成,老师大手一挥,同桌,四人小组,一小组,一大组……你再仔细去听听,好多学生谈的根本不是你要他们讲的话题。首先是很多小组成员并不讨论,而是各看各的;其次是有的小组成员是在讨论,但不是讨论大屏幕上的问题: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讨论网络游戏,甚至有的在讨论中午谁去买饭! 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教学。那么,怎样在课堂中抓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设计环节让多数学生仍至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尤其是习题课、复习课、评讲课,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发挥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的分工。例如在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中,课堂开头教师可以提问:1、这节课我们复习“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框架是哪些?请大家回想(1人回答)2、(展示习题)这里有3个渗透作用的装置,漏斗液面会上升的是哪个装置?(全班回答)3、从装置B、C可知,发生渗透作用必须要有什么条件?(半透膜)(1人回答)4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从装置A、B可知,发生渗透作用半透膜两侧溶液必须具有什么条件?(浓度差)(1人回答)5、由此可见,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呢?(全班回答)6、B装置中漏斗液面上升,说明水是从-----浓度到--------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1人回答)

7、由上可知,什么叫做渗透作用?

(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全班回答)以上教学环节既注意到全班的认知,又兼顾了多数学生的参与,学生积论文导读:学的科学的性和有效性。上一页12
极性高,知识掌握性牢。
总之,有效教学不能片面地追求教学新形式、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活动而活动,为故事而故事,是达不到课改的目的的,反而浪费了时间,与有效教学精神实质背道而驰,成了无效教学。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的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