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人看“以一个人看一个世界”:个人生命体验中历史反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790 浏览:160295
论文导读:
近日读钱理群先生的《我的回顾与反思:在北大的最后一门课》一书,感慨颇多。本以为,和一般的大学讲堂丛书一样。是显示大学讲堂的教学现场,或者和一般的自传一样,是个人琐碎生活的实录体之作。读后,却完全出乎原初的想象,其思想的含量和问题的维度远非学术性自传所能囊括。该书以钱先生一生的经历和研究为审视点,在回顾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治学路途中,探讨了当代中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许多问题:诸如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问题、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对理想主义的反思、关于知识分子思想和行动的关系问题、关于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义问题,还有借对北大传统的梳理和反思,探讨大学教育与教育体制的弊端问题。这些都是当代中国学界、知识界关注的大题目,许多观点发前人所未发,尤为可贵的是结合作者自身的人生道路、治学路径和生命体验来思考、反省这些至今仍然困扰着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问题。采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和手法,既有历史的临场情境,又因为作者自身“独特的存在”增强了问题探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用作者后记里谈到启发于王瑶先生的话来说,这是选择了“一个适当的角度或审视点”,来考察时代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因此显得“既具体有微而又能体现发展轨迹”,是“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
该书特色首先是人生的回顾之旅遍披思想的追寻和历史的反思。透过钱先生一个人的人生和治学道路的回顾和反思,不仅呈现“一位‘五四精神’的现代学者的精神自传”(李欧梵语),而且也是关于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史、学术史和知识分子精神史。作者每个人生阶段留下的思想印记与整个当代中国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作者不愧是鲁迅研究的坚守者。从大学毕业被分配至贵州时潜心读鲁迅始,鲁迅已经深深潜入作者思想和灵魂的深处,鲁迅成了作者的精神资源,以致于后面每个阶段的人生思考,无不受到鲁迅思想的映照和启示,鲁迅真正是进入作者内心的一个心灵的对话者和感应者,同时渗透了作者内在自我的生命思考。正如作者在《与鲁迅相遇》后记中所言:“这要感谢命运对我的眷顾:既加我以苦难,又赐我以鲁迅。”很多历史的困惑和当代中国的问题,经由作者引用鲁迅的思想和观点来加以解答,再渗透作者的理解阐释,每每让人拍案叫绝。既震惊于鲁迅思想的超越性和现实意义,也感佩于作者与鲁迅在思想碰撞时跨越时空的遥相呼应和心灵默契。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目的“主要不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而偏重于精神历程、学术生涯……而偏于自我解剖、自我分析”,“是对自己的思想、学术的一次清理、反省和反思,在另一个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学术著作的一个自我解读”。在这种意义上,是一个“生命史”的研究和写作。
其次,全书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历史叙述的外在形态背后,隐含并提升出“思想”命题。整本书就是由很多问题组成的生命之旅。一个一个的追问牵着读者的鼻子一路前行。这些问题不仅是作者人生道路上的追问。也是时代的追问,历史的追问,更是依然横亘在我们当下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该书回顾人生、叙述往事,往往能以一点散开,发散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经由历史梳理、现实勾连,不紧不慢中给出富有实践性和学理性的阐释,但不以“真理家”示人,体现的是思想探索者的矛盾、困惑、挣扎、痛苦、追寻和不断的反思历程。此一历程,既有精神的迷误,也有醍醐灌顶的警醒,更有入于心的痛苦思索。作者在“回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在“发现”的同时,又不断地“反思”,打捞起可能会“遮蔽”的东西,这样就达到了“历史—现实一思想”的互动和交融。这是作者自“心灵的探索”之后,不断行进的思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7ctime.com
想旅程。很多问题的探讨虽是课堂上的讲授,但给人感觉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和对话。敞开心灵时真实、真诚,进入历史时严肃、严谨,思想言说时平等、谦虚。作者“有意识地以一种坦诚、亲切的,与读者交心的方式,采用多少有些感性化的诗性的语言,注重细节呈现,强调现场感,将分析寓于描述之中”。钱先生通过省察自身精神奴役创伤,揭开自身灵魂的伤疤,解剖了渗入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精神迷误,从而重新拾起知识分子丧失的尊严,对存在于人生境遇中有可能被奴役的各种陷阱时刻保持警惕,对当下社会性质和状况作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对未来社会发展有着忧虑和期许。作者毫不讳言一些敏感的话题:如从“人的改造”问题入手,进而深入对自然^性论与个人主义的探讨,且以五四学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为起点进行梳理,将问题放在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这样就具有更强的学理性和逻辑性;对北大百年光荣历史的赞许,然而不忘北大百年的耻辱。尤为可贵的是梳理了北大历史上的三次光荣历史,而后两次光荣史目前处于被遗忘和被封存的历史状态,作者敢于揭开历史的面纱,给予高度的历史评价。这也许会有争议,但是这更需要直面的勇气和为了真理不计代价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这也可见书中的诸多历史反思更主要的是指向现实关怀。
我在想,什么原因使得钱先生具有如此浓郁的公共隋怀、显示出如此“独特的存在”呢?阅读本书后的体会,这恐怕首先和作者个人的痛苦经历与体验有关。钱先生中学时期被迫与父兄划清界限,大学期间受到批判,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安顺十八年,在“”中经历死里逃生的惊心动魄……以后又因触犯各种“戒律”屡次受压,小到博导资格审批受挫,大到全国性的批判。因此,关于个人和家庭的“苦难体验和记忆”成为他“观察(理解)本世纪中国历史与文学,以至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的基础”。这段“个体命运和家族命运连在一起的历史”,对钱先生来说是充满血泪的历史。正是这种“精神奴役的创伤”,作为“幸存者的写作”,作者对知识分子的反省、国民性弱点的剖析、历史与现实体制的批判、精神界战士的追寻,北京大学传统与现实的反思、对启蒙主义、道德理想主义、知识分子与民众、思想与行动的关系等相关命题的思考,才那么深入、透彻,因为其中含有了对个人生命体验进行的历史反思。作者对历史中许多人和事能够感同身受,立论文导读:育的改革。这“三个回归”就是回归家庭、回归生命的起点。这就是一种“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心忧天下”的情怀。他堵住“一切精神避难所”的幻想,追寻生命之根,重建精神家园。这是永不停息的鲁迅的“过客”精神。我们关注思想者精神旅行的足印,期待听到更多启发心智、震动灵魂的足音。(陈俊,南京大学中国新文
论中持有“了解之同情”,这种“自我惩罚性”的反思,无疑更富于精神人格的建设性作用。历史的苦难给予人痛苦的人生,往往也能在痛苦的体验中产生对苦难自身的追问和反思,所以思想者往往是痛苦的结晶。“把苦难转化成精神资源”,苦难也成了作者学术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因为这种研究对作者来说“具有一种精神自赎、自救的作用”。于此,作者的自我生命和学术研究已经融为一体。其次这与作者身处北大的学术环境有关。作者从50年代考入北大,到70年代末重返北大,在燕园读书、研究、教学。北大学人的操守和品格,北大“独立、自由、批判、创新”的传统和精神,对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作者在70年代末重返北大时,当时北大还有“一批‘五四’传统最后的见证人、继承者和幸存者”,“两代人的生命就这样相遇,相交,相融”,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际遇。作者明确说到北大是他的“精神家园”。北大的传统和精神,北大的学术氛围,无疑和作者是连为一体的。北大和贵州成了作者的两个“精神基地”,以至于作者常常吟诵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表达他对北大的感情。与此相应,钱先生自身的人格操守、勤学追问、坚守的立场,也同样构成了他能以思想者独特存在的重要原因。钱先生本身独具反抗权势的气质,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辈子总是不断地和领导和权势者发生冲突”,这可能与其早期人生遭遇权势压制的痛苦体验有关,当然更与他坚守“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精神追求有内在联系。当年被分配到贵州安顺那么偏远贫苦之地,他没有消沉,每遇到挫折和苦难,仍然疯狂读书,读马列经典,读鲁迅,读中外名著,不断阅读和思考,成为“民间思想村落”的中心人物,身处底层,衣食不饱,却心忧天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部分知识分子退回书斋埋头做纯粹学问,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或经商从政,然而作者坚守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坚持“三不离开”:第一,不离开中国;第二,不离开北京大学和北大学生;第三,不离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鲁迅研究。因为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的阵地,他坚守五四的启蒙立场,一生不变。这份坚守的精神和意志不能不让人感动。在《史家的风范一王瑶先生的研究个性、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一文中,钱先生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作为人的鲁迅,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精神界的战士的鲁迅,对于王瑶先生的影响可能是更为深远的,也更为重要的。王瑶先生正是通过鲁迅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魏晋风度’,以及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集中代表‘五四精神’,取得了内在的精神联系,或者说将鲁迅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成为‘鲁迅式的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学术工作中,实现了‘做人与作文(研究)的统一’,形成了一种精神的力量。”⑦在北大和前辈学人学术传统熏陶、影响下,特别是在鲁迅研究的生命感应中,作者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学术道路——走“学者”和“精神界战士”相结合之路,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即“站在边缘思考与言说时代的中心话题”,这也是作者在摸索中找到的解决“学术”与“政治”、“学者”和“战士”这种矛盾关系的方式。
钱先生在一篇文章写道:“鲁迅在考察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和命运时,发现他们非但没有走出封建中国的奴隶困境,而且陷入了‘三重奴隶’的更大困境:既是‘官(自然又有了新名目)的帮忙、帮闲’,又是‘商的帮忙与帮闲’,还是‘大众(以及各种‘大众代言人’)的帮忙与帮闲’。而且鲁迅的这一惊心动魄的发现,又一次超前了。”的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知识分子三重状态”越来越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现实存在。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子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尖锐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学界又出现了消费主义、实利主义和体制化、专业化、学院化倾向,导致批判性的削弱,问题意识的淡漠,思想文化学术研究越来越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如何思考中国问题?如何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如何确立我们的立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共同困境。在如此困境状态中,坚守“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立场的学者已太稀缺。临近古稀之年的作者,当被人问及退休后到哪里去时,钱先生的回答一
回归到家里去,开始我的新的研究,新的著述,同时要尽享家庭之乐。
回归到我的“第二故乡”贵州去,关注边远地区,社会底层所发生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回归母校,到中学去,继续关注并参与教育的改革。
这“三个回归”就是回归家庭、回归生命的起点。
这就是一种“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心忧天下”的情怀。他堵住“一切精神避难所”的幻想,追寻生命之根,重建精神家园。这是永不停息的鲁迅的“过客”精神。我们关注思想者精神旅行的足印,期待听到更多启发心智、震动灵魂的足音。
(陈俊,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本文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0JDZ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