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科举科举制对当今考试制度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66 浏览:145497
论文导读:
摘要: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但它对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如:考试应注重文化素养,应注重维护公平性,应注重德才兼重,应注重学用结合,应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关键词:科举制;考试制度;启示
1005—5312(2012)27—0106—01

一、考试应注重文化素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选拔人才曾使用过多种方式。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应该从科举制开始。在科举制度下,普通人能否被选拔而进入更高级的阶层,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即全部以考试的成绩为转移,只有这种制度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为实现由“用人唯亲”向“用人唯贤”的转变提供了制度保证。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但是目的并非培养学者或诗人,还是为了为国家选拔官吏,在这一过程中,古代选拔官吏不仅看重行政能力,还特别重视官吏的文化素养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我们选拔人才还主要利用考试,从国家公到教师考编不一而足,这是对科举制度的继承和改造,值得提醒的是在各种考试中不仅要重视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基本的综合的文化素养也是不能忽略的。

二、考试应注重维护公平性

世卿世禄制重血缘,察举制重品行,九品中正制重门望,这些制度本身存在不公平。而在科举制度中,除了少数身份特殊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苦读,获得“金榜题名”的机会,从而进入社会精英阶层。任何制度在由人操作的过程中都免不了舞弊的可能性,为了减少舞弊 ,科举制又形成了回避制度和“锁院”、“封弥”、“誊录”等等保密制度来维护自身的公平性,因此,相对于其它选拔方式来说,科举制不能不说是很公平的。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正反映了对科举制度合理性与公正性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当今的考试,虽然形式上已与科举有了种种的差别,但预防,保证公平公正,仍然是考试组织者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永远不能彻底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对科举制进行冷静深刻的研究和反思,应当不难从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三、考试应注重德才兼重

科举制度在社会中树立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学而优则仕”人们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士人按照“读书—考试—做官”的模式,为进入“官”的行列、成为统治者而苦心钻营,导致官本位思想的恶性膨胀。这些人一旦目的得惩之后,凭借自己超出常人的智力,把做官当成自己敛财的手段和工具,给社会造成极大地破坏性和灾难。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度往往注重对“才”的考查,却忽视了对应试者“德”方面的考查与引导。因此,今天的考试应该既重“才”又重“德”的考查。应该注重对应试者德行考查制度的建设,建立直接考查的制度,通过考查来引导全社会德行建设的方向,使应试者注重自身德行修养等方面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心力与智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慧用于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当然,这也不是说要舍弃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要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

四、考试应注重学用结合

在科举制度下,广大读书人把“四书”“五经”看做入仕做官的敲门砖,大讲修、齐、治、平之道,只是纸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把从事农、工、商等行业或某种技艺视为卑贱或“下九流”,甚至把从事自然科学等研究也视为邪门歪道,使社会与经济生活相隔离,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有鉴于此,今天的考试应该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既注重学又注重用。通过考试来引导应试者乃至整个社会,注重学用结合,培养出更多的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人才。

五、考试应注重创造性

人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的愿望,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使人工作的理想方法。科举制度迫使读书人“皓首穷经”,把毕生的精力消耗在死板的儒家经典上,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 只要求墨守经义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和发挥,这虽然达到了钳制人们思想,使整个社会在思想上高度一体化的目的,但扼杀了人们创造力和创新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在思想上趋于封闭保守,造成了脱离实际、学用脱节的严重后果,最终造成了中国的贫困落后。因此,当今的考试制度应该重视培养和考查应试者的创造能力,以考促学,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积极创新的氛围。这首先要求要尊重个人意志,提供足够的空间,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保证公平公正,允许不同意见与看法的存在,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不仅要保证公平,更要注重综合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的考查和培养。科举制虽然已经被废除一百多年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对我们当今考试制度具有实际有效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李树.中国科举史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4.
施可灿.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