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贫困生地方院校贫困生自尊目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214 浏览:109799
论文导读:,经济困难的影响使得不少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难以安心学习,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学里的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综合素质显得更为重要。而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知识面较窄,综合素质偏低,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而言更是如
摘要: 作者运用有关量表,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湖南科技学院232名贫困生与249名非贫困生的自尊进行调查,并对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无论是总体自尊还是单侧面自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2)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与应对方式、人格、心理健康及幸福感密切关联。
关键词: 地方院校贫困生自尊相关因素
自尊(Self-este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em)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性情感体验。作为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与基本需要之一,自尊对个体心理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经济窘迫,贫困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应付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凸显,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也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以贫富划分交往群体的现象,这严重挫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因此随着高校贫困生的增多,如何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优化其心理素质不仅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尽管目前有学者对贫困大学生的自尊进行了探讨,但所采用的都是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在大学生中使用缺乏针对性,维度也较单一。而且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对地方院校贫困生的自尊状况进行探讨,更缺乏对有关因素的全面而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实证的方式,对地方院校贫困生的自尊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湖南科技学院抽取大学生555人,其中非贫困生280人,贫困生275人,贫困生入选标准为: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具有有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且成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为481人,其中贫困生232人,非贫困生249人,两组内男女比例大致均等。

(二)研究工具

(1)缺陷感量表(FIS):该量表含36个项目,5个因子,7级评分,总分在0~216分之间。该量表是国外测量自尊应用最广泛和最有价值的量表之一,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3]。(2)应对方式问卷(CSQ):该量表共有62个项目,6个因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含9个因子,1~5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量表由龚耀先等人修订,含88个项目,4个分量表,信度效度均较高。(5)大学生幸福感量表[3]:量表共39个项目,含8个因子,6级评分,分数越高,幸福感越强,量表也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三)施测方法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团体施测,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

(四)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

5.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自尊比较

表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自尊状况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由表1可见,贫困大学生在各因子分及总分上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且差异极为显著,即贫困大学生无论是总体自尊还是单侧面自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这表明家庭经济的拮据,衣着的寒酸破旧,不仅影响到贫困生对自己的总体评价,还影响到其学习、社交、外貌、体能等各方面的自尊,让他们感觉处处低人一等。
在进入大学之前,成绩上的优异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可掩盖贫困生内心的自卑。但进入大学之后,经济困难的影响使得不少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难以安心学习,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学里的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综合素质显得更为重要。而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知识面较窄,综合素质偏低,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受地域、学校知名度等各方面的限制,机会少,就业压力大,这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自卑。

(二)贫困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应对方式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4],分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和混合型(合理化)三种。应对方式对维护个体的自尊,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由表2可见,除体能自尊与求助因子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各因子均与求助和解决问题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除幻想因子外,自尊各因子均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在面临应激事件时,低自尊的贫困生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混合型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求助、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贫困生由于现实关系与社会支持的相对贫乏,加之缺少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遇到问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而采用自责、逃避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又会进一步影响其自尊。
表2贫困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r)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还发现外貌自尊与幻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其余自尊因子与幻想的负相关不显著。这说明对外貌越不自信的贫困生,越倾向于用幻想来解决问题。这或许是由于家境的贫困已让贫困生不堪重负,加之外貌普通,因而力图在幻想中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

(三)贫困大学生自尊与人格的关系分析

表3贫困大学生自尊与人格的相关(r)
表3显示了贫困大学生自尊与人格间的关联:总体上看,贫困大学生自尊与内外向因子呈较高的正相关,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负相关。这说明低自尊的贫困生个性相对更内向,更容易出现焦虑、闷闷不乐、忧心忡忡、遇事反应强烈等神经质反应,而且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人际关系不良。李艳红[6]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有较高精神质、内向性和情绪不稳定等个性特征,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源于:毕业小结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