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儿童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中儿童主体世界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95 浏览:37929
论文导读:
摘要: 大部分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中的儿童主体世界往往单一浅泛,农村儿童作为主流话语肯定的传统美德的化身而存在,忽略了儿童本身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缘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非儿童本位取向忽略了作为个体的儿童;影片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社会制度及相应的生产体制。另外,儿童观中的“儿童是可以被教育的”观点所造成的“文以载道”传统对儿童形象的“泛”道德化表述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儿童题材电影儿童主体世界现状分析泛道德化
大多数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中,儿童的形象是刻板而单一的,对他们的主体世界鲜有充分的展示,忽略了对农村儿童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也是浅尝辄止,农村儿童往往作为主流话语肯定的传统美德的化身而存在。

一、农村儿童主体世界不丰富

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由于表现主题的沉重造成对“苦情戏”的过度演绎,多着眼于对悲痛情感的渲染而过于严肃沉闷,而主人公内在人性的困惑被忽略或简化,导致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性。其实儿童世界有单纯明朗的一面,亦有复杂矛盾的一面,他们面对的外部世界也是一个纷繁复杂、美好与丑陋并存的世界,他们的性格日趋丰富和复杂,对社会生活也有了参与意识,儿童的世界不再是过滤的净土,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无奈。
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或表现他们对于大自然、动物界的亲近和热爱,或表现他们出奇制胜的冒险经历,或颂歌孩童间纯真的友情。这类影片故事线索单一、清晰,影片背景单纯,主题表达纯粹、浅显,强调明白易懂,人物多为扁平型、单向度、善恶、美丑、真假一目了然、无复杂多面的性格。如《应声阿哥》、《红象》、《戴口罩的小狗》,全然没有前苏联影片《稻草人》的那种展现复杂甚至残酷的儿童世界的勇气和执著。
另外,在一些涉及“成长”主题的影片中,对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表达要么是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遮蔽,要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欲语还休,要么是“李代桃僵”的符号化、概念化,创作者对待少年的情感很少有正面的描绘,或回避、或蜻蜓点水、或急于道德化,缺乏充分细腻的表现,主人公主体情感更多的是潜在地服从外在的实用性的要求。所以其情感表现往往是单纯和浅层次的,更多的是一种集体主义色彩。而人文意识的缺欠又使影片少了一种厚重的底蕴,少了一种悲悯的人文关怀。观者往往看到的是少年儿童在进行主体自由表达时更深层次的压抑和无奈。

二、农村儿童形象“泛”道德化

在农村题材的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一向被定位在对传统道德人格的固守和对传统美德的守望上。这些传统美德往往体现为:具有牺牲精神、吃苦耐劳、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敬长尊亲、重意轻利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受人情、传统道德熏陶的普通孩子,影片通过对亲情的表述来表达主人公的这种优秀品质。
《一个都不能少》中的乡村小教师魏敏芝带着她“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踏上了进城找寻辍学学生张慧科的艰辛道路。寻找张慧科的过程就是魏敏芝对自己的承诺实现的过程,影片中众人协力共同寻找张慧科的动作线索便与魏敏芝的内在心理线索有了交汇重合,共同构成这部影片的核心情节。而且动作线紧紧地依附在心理线之上,所以影片在深层的意义层面上还有一个“承诺是金”的潜在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实践者正是魏敏芝。在这里魏敏芝也成了某种传统美德的固守者和守望者,她用自己的执拗实践着自己对承诺的坚守。
与这一承诺相类似的《阿妹的诺言》中也有钟阿妹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对困境的挑战。在这个农家少年身上除了对承诺的坚守外,还有农家人特有的质朴、憨厚、诚实和永不放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挑战权威,而这种挑战又是不会危及传统的道德范畴的。说到底,钟阿妹虽然也有王首先那种反抗权威的行为,但是他的反抗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他才是对传统道德最忠实的守望者和实践者。这一形象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无疑起着警世的作用,更显得弥足珍贵。
另外,自然环境对于烘托农村儿童强烈的传统道德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自然环境诗意化和唯美化已经界定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境界,自然和人伦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已然到了难分彼此的地步。
通过对不同时期儿童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反映出的农村儿童的泛道德化倾向不仅贯穿于整个新时期,而且已然成为农村题材儿童片中农村儿童的共性。

三、造成农村儿童主体世界不丰富、泛道德化倾向的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题材儿童电影采取的非儿童本位取向,忽略了作为个体的儿童。这些影片奠定的基调和固守的传统直接导致农村儿童主体世界不丰富、泛道德化倾向严重。
在儿童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影片的目标观众是成年人,所表现的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折射甚或组成部分,所塑造的儿童形象更多表达的是成年人的某种理想,或是寓意成年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认识、对童年的回忆,或是所使用的表现手段往往较为复杂,难以适应儿童的观赏习惯。即电影中的儿童形象并不是儿童自身的反映。由于所有电影中的儿童形象都是由成人导演来塑造的,作为一种融合艺术家思想和感情的产物,它们必然承担着成人世界对于儿童的理解,而不是儿童本身。
另外,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受制于社会制度及相应的生产体制。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二十三部儿童影片中许多影片的创作动机大多是通过表现儿童的生存状态来批判现实。例如《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等奠定了中国儿童形象的基调,深刻影响了后来影坛出现的儿童形象,即使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优秀儿童影片的《三毛流浪记》主旨也是为了对黑暗社会发出强烈批判,三毛生动形象的塑造似乎更是个意外成功。余璞、小三子、三毛作为早期较成功的儿童形象,尽管也具备儿童的天性,但却是成人眼中的、被成人“儿童化”了的形象。在这些电影导演眼中,儿童并不是因自身的天性而进入电影,而是因为更适于通过他们和成人实际的比较来实现导演教化社会揭示矛盾的目的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儿童电影中的人物越来越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符号而被类型化和模式化。期间生产的五十部儿童影片中,大致可按照所塑造的儿童主人公形象分为两类:一是红孩子型,即战争年代中革命的小英雄,小战士;二是好孩子型,主要是为儿童观众们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榜样。在这些影片中,言语、行为、思想观念尤其是革命观价值观方面接近成人的儿童越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正面塑造和评价,而那些较多地表露出儿童特点的孩子却往往在主人公的映衬下显得滑稽可笑,他们的存在是为映衬那些“成熟”的孩子。儿童世界没有其存在的独立意义,而仅仅是成人世界的预备阶段,对于儿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童生命状态,生存状况的表现与挖掘明显不足。总的来说,从“红孩子”到“好孩子”、建国以后到“”结束之前这一时期电影中的儿童形象具有鲜明的表达和宣传政治意识形态、教化社会的符号性特征,忽视了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艺术审美表达的规律,所以,尽管出现了《鸡毛信》和《小兵张嘎》这样符合儿童心理的影片,但是数量甚少就不足为奇了。进入新时期,儿童电影无论在表现对象、表现手法、创作视角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拓展,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努力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紧扣儿童的审美和接受心理,成就了一段儿童电影的黄金时期。但是好景不长,九十年代以来儿童电影特殊的生产发行方式,导致一些影片先找好发行渠道再找主题最后影片。基于对儿童电影的重视,电影主论文导读:,他无力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7ctime.com独立的年龄便被迫自立自主,陷入一个无依无凭的境地。面对这种无助的孤单,影片并没有表现主人公心理的困惑游移和对外界的求助,只能毅然承担起他本不该承担的重担。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的社会角色(即遵守和传递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义务和责任)深刻地影响了“对儿童进行教
管部门每年拿出一大笔资金扶持儿童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一些小的制片机构或者制作者便通过低成本拍摄儿童电影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对于儿童本身的关注只能暂且后置。由此,儿童电影的黄金时期提前终结,儿童形象的非儿童化表述依然成为意识形态的再度合法化的过程。儿童的主体形象依然没有丰富起来甚至承担起越来越多的道德化说教的职责。
另外,儿童观中的“儿童是可以被教育的”观点所造成的“文以载道”传统对儿童形象的“泛”道德化表述起了推动作用。受这些传统影响,一些影片采取教育本位,以教育功能和思想内涵作为影片的主要追求和评价标准。儿童电影承袭了这种精神教化功能,通过精神教化的主题传递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本民族的人格理想。延续了数千年的“文以载道”传统,推崇“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以致创作者浓厚的载道意识和泛教育化意识使儿童电影侧重对社会意义的挖掘和主题思想的表现。有的影片以“苦情戏”的定位着重于悲痛情感的渲染,使影片过于严肃沉闷,塑造的主人公也成了泛道德化的英雄。例如影片《背起爸爸上学》看起来是表现一个穷困农村少年不畏艰苦境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从而为广大的受众儿童塑造一个光鲜的道德榜样。但是实际上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失去成人庇护的孩子,在他还没有完全做好成人的准备之前就不得不承担起道德的重担,他无力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独立的年龄便被迫自立自主,陷入一个无依无凭的境地。面对这种无助的孤单,影片并没有表现主人公心理的困惑游移和对外界的求助,只能毅然承担起他本不该承担的重担。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的社会角色(即遵守和传递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义务和责任)深刻地影响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儿童观。而“文以载道”的传统又进一步影响了“儿童是可以教育的”儿童观,虽然不同时代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变化发展,但教育儿童的初衷是不变的。具体到儿童电影,会发现重教化轻娱乐的影片大行其道,儿童形象简单地发挥教育的功能而忽略了其作为儿童本身的特性,难免造成儿童形象单一呆板的同时又承载太多的教化成分。
无可否认,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由于自身的特性已经进入一个瓶颈阶段。要打破这一瓶颈就需要新概念、新元素的不断介入,可喜的是在《王首先的夏天》、《上学路上》、《乒乓小子》等影片中已经融入了这些新元素。不管是长期钻研探究的结果还是偶然灵感的闪现,以它们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逐渐转型预示着这一题材电影正慢慢走出低谷,所以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必须有后来之作的不断填充。如此,在电影市场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无论对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林阿绵.20世纪中国儿童故事片发展概述.引自中青网儿童电影频道.
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此文章为渭南师院项目文章,项目号:11YKZ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