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目标方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03 浏览:22495
论文导读: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机构的作用”。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规范和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作为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
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它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一、发育社会组织的春天来了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成功的经验有两条:一是党领导得好、政策制定得好、老百姓干得好;另一条是大力发展经济组织,我们不仅在农村打破了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在城市把国营企业改革成了国有企业,先后出台了《企业法》、《公司法》,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企业法人495.9万个,占全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总数709.9万个的69.9%。按所有制结构分,全国公有制企业数量为35.4万个,非公有制企业数量390.1万个(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其余70.2万个企业主要是股份合作企业、非国有独资的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包括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成分)。因此,全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在390.1万至460.3万个之间,非公企业概数中值约425.2万个,占企业法人总数的85.8%。非公企业经济组织的比重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到2008年超过五分之

四、这是中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充满活力的基本原因。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2005年9月3日,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里,总书记第一次把我国的发展目标概括为“四个建设”,是对“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提炼,进一步完整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要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表述,使四个建设的表述更加简明。
我们认为,无论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推进社会建设和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都必须像搞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一样,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使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生力军。
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的拓展,还是地方实践的深入,都昭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春天来了,发育社会组织的春天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春天来了。我们必须统一认识,统筹规划,通过促进社会组织全面参与社会管理,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

二、社会组织全面、有效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

西方诸多社会管理著作中,社会组织常被称为“社会自组织”,就是说这些崛起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两难困境中的社会组织,是作为有别于政府、市场的“第三部门”而存在的。它们独立自主,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与政府是平等合作的互动关系。在中国,加强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所谓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注重适度发育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充分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中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但这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根本不同。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封建时代君同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作为执政党,在工作层面我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可以进一步发挥好监督作用,使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做得更好。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社会管理主体缺位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必须从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入手。

三、当今中国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有益探索

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8年经济与社会改革。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开始探索新的途径以提供社会服务并解决贫困问题,社会组织出现了初步增长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机构的作用”。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规范和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作为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党的十论文导读:
七大进一步提出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任务。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社会组织46.2万个,比2010年增长了3.6%。其中,社会团体25.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4万个,基金会2614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599.3万人。这些组织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法律、慈善等公益领域及、工商服务,初步形成体系。仅6万多个行业协会就联系企业会员2000多万,4万多个学术团体联系专家学者500多万,专业协会联系1000多万。各类社会组织的经济实力也开始显著增强。据统计,到2011年为止,社会组织拥有固定资产1089亿元,年收入约1247亿元。大量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供各种专业性服务,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功能的不足,也使社会组织在大量社会管理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社会组织个数要实现翻番。2011年,广东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大的跨越。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民政厅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在降低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分类扶持和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出台了具体改革措施。广东将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四类社会组织:一是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对行业协会放宽准入门槛,实行一业多会。二是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允许公益慈善类社会团体名称使用字号。三是城乡基层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对它们给予资金扶持,降低准入标准。对达不到法人登记条件的,实行非法人登记;对以社区、村为活动范围的组织,免于登记。四是“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推动同类型、同性质、同行业、同领域的社会组织建立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

四、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目标模式

在社会管理领域,社会管理多元化是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和成功经验,也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主流趋势。风靡全球的“新治理”理念认为,“政府并不是公共权力的唯一主体,公民个人、非政府组织等也可以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它们在共同的目标下参与式地决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共同承担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主张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逐步实现了社会管理主体由传统的政府“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在“共治”理念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我国未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大力发育社会组织,相信和依靠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自治、共治作用,为党委分忧、为政府分身、为百姓解难。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