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代谢基于代谢组学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36 浏览:61406
论文导读:.4治疗27-313.代谢组学探讨进展31-373.1代谢组学概念及概述31-323.2代谢组学的临床运用32-343.3代谢组学与中医学的联系及运用34-363.4代谢组学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探讨36-37试验探讨37-541.试验目的372.试验设计类型及原则373.试验仪器及材料374.试验策略37-40

5.统计浅析40-416.实验结果41-54讨论54-62结论62-63参考

摘要: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健康人群、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患者尿液进行代谢组的全谱浅析,寻找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的中医证候本质,拟建立脾肾两虚证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定量科学表达系统。策略:选择2011年6-12月份黑龙江省中医探讨院门诊的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辨证属于脾肾两虚证的观察组15例,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组15例。留取受试者晨起尿液,进行OPLS-DA浅析,根据各样本的主成分得分作图,可判别组间差别;并根据每个离子的贡献率VIP值大于4的离子确定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运用Q-TOF或TOF确定化合物的精确质量,通过相关数据库检索,最终通过化学信息检索、色谱保留行为以及MS/MS数据来推测标志物的化合物结构,初步验证此路径代谢产物结构鉴定的有效性;最终对OPLS-DA和VIP值确定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结构剖析,对质谱峰的一级质谱进行提取,获得母离子质谱信息(Rt_m/z),还原TIC图的色谱峰,在多级碰撞能下进行二级质谱扫描获得较理想的二级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信息和质谱剖析进行结构确认,运用masragment软件进行结构有效性的判别。结果:①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组及对照组的质谱轮廓BPI图谱显示:对照组与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组能显著的区分开来,两组之间有着较显著的差别。②根据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S-plot和VIP值,利用masslynx软件系统所嵌套的masragment软件浅析得出的有显著性差别的化合物为Phenylacetic acid (苯乙酸)、N-Heptanoylglycine(N-庚酰甘氨酸)、 Alpha-Hydroxyhippuricacid(α-羟基马尿酸)、 L-beta-aspartyl-L-alanine(L-β-天冬氨酰-L-丙氨酸)、Vanilpyruvic acid(苯丙酮酸)、Pantothenic acid(泛酸)、Butyrylcarnitine(丁酰肉毒碱)、Valerylcarnitine(戊酰肉碱)、 Alpha-Aspartyl-lysine (α-天冬氨酰-赖氨酸)、N-Acetylcystathionine (N-乙酰胱硫醚)、3-Oxohexadecanoicacid(3-氧代十六烷酸)、4-Hydroxyphenylacetylglutamine(4-羟基苯乙酰谷氨酰胺)、N-Acetyl-a-neuraminic acid(N-乙酰-a-神经氨酸)、2-trans,4-cis-Decadienoylcarnitine(反-2-顺-4-癸二烯酰肉毒碱)、9-Decenoylcarnitine (9-癸烯酰肉毒碱)、Farnesylcysteine(法尼半胱氨酸)、 beta-monoacylglycerol(β-单酰甘油)、S-(Hydroxymethyl)glutathione(S-(羟)谷胱甘肽)。结论: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患者尿液代谢谱与正常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能将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群区分开来;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与正常人群相比代谢物发生了显著转变,能够通过代谢组学策略寻找到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两虚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论文脾肾两虚证论文代谢组学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缩略词表5-7
中文摘要7-9
英文摘要9-12
前言12-14
文献综述14-37
1.祖国医学探讨进展14-23

1.1 病名的认识14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14-17

1.3 辨证论治17-20

1.4 单味中药20-22

1.5 其他疗法22-23

2.西医探讨进展23-31

2.1 慢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23

2.2 慢性肾衰竭病因认识23-24

2.3 发病机制24-27

2.4 治疗27-31

3.代谢组学探讨进展31-37

3.1 代谢组学概念及概述31-32

3.2 代谢组学的临床运用32-34

3.3 代谢组学与中医学的联系及运用34-36

3.4 代谢组学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探讨36-37

试验探讨37-54

1. 试验目的37

2. 试验设计类型及原则37

3. 试验仪器及材料37

4. 试验策略37-40

5. 统计浅析40-41

6. 实验结果41-54

讨论54-62
结论62-63
参考文献63-72
致谢72-7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3-74
个人简历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