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仁爱正义仁爱:道德中心语现代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2 浏览:11584
论文导读:道德规范。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式中,由一定整体内的个体之间互为条件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决定,上述以“习惯”或者说“习惯法”为表现形式的道德,表现为这样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群体性,即强调为了实现群体利益而凸显对个体利益的约束和限制;二是主体间性,即道德的逻辑起点基于作为群体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摘 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来看,道德“滑坡”、“爬坡”之争的关键是,实现道德中心语或者说道德建设核心从中国传统经西方现代到中国现代的转型,即从着眼于向“生命”处用“心”的中国传统个体主体间“仁爱”,经基于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正义”,转向“以人为本”的“正义的仁爱”。在“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的“人本”社会中,道德的中心语不再是仁爱与正义的隐匿或凸现,而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只有在二者的和谐统一中,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道德才能指向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理想的存在和秩序。
关键词:道德中心语;仁爱;正义;正义的仁爱
1002—7408(2012)010—0041—04
随着种种道德事件的出现,道德“滑坡”还是“爬坡”又一次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直面并努力做出科学解答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时代课题,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理,以马克思“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07~108——为理论基础,以道德中心语为主题,分析道德的历史发展,以期对我国道德建设的方向及当前种种道德事件承载的道德课题做出粗浅的探索和回答。

一、仁爱:个体主体间的主题

道德是表现和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上、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易言之,道德是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道德,道德及其中心语必然围绕着主体的人而展开,并且必然伴随着人及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道德世界没有凌驾于人类历史之上的永恒不变的教条。
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道德的中心语是什么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依赖的含义有二:①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②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这就是说,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式中,一方面,单个的人不能自立或自给,总是依靠整体的人而存在;另一方面,一定整体内的个体的人之间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因而,探究“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式,不能用现代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来简单地定性生存于其中的人的依附性。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式中,个体的人“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这是客观事实。在这一客观事实之上,我们不能主观地附加价值标准。对于“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07的最初社会形式中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不是他们能够自主做出的目的性价值选择,而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最初社会形式中“人的依赖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因为一定整体内人与人之间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关系,于是,“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3]21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法律”,不是现代意义上与“道德”相对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制度”,而是由“习惯性规则”升华而成的以“软约束力”为特征的“习惯法”,亦即表征道德的道德规范。
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式中,由一定整体内的个体之间互为条件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决定,上述以“习惯”或者说“习惯法”为表现形式的道德,表现为这样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群体性,即强调为了实现群体利益而凸显对个体利益的约束和限制;二是主体间性,即道德的逻辑起点基于作为群体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理论形态而言,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最典型、最完备地表现了“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式中道德基本特征的理论形态的,是着眼于向“生命”处用“心”的中国传统道德体系。
众所周知,奠立西方文明根基的古希腊文化是从把握“自然”,亦即从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开始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的始基是火,逻各斯是火的特性,是宇宙进程中的“定则”。在这一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人们的价值观更多地取向于“自爱”。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人都爱自己,而自爱出于天赋,并不是偶发的冲动(人们对于自己的所有物感觉爱好和快意,实际上是自爱的延伸)。自私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所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4]55
与古希腊文化基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自爱”体系不同,中国文化凸显的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实践论。《周易·系辞传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尚书·大禹谟》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因为向“生命”处用“心”,所以对自己要“正德”,对社会要“利用”,对民众要“厚生”。用《尚书·孔传》的话说:“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由此可见,从“道德”的终极层面来说,“生命”是“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就主体的道德践履层面而言,“正德”、“利用”、“厚生”三者之间,“正德”是大本,“利用”是德性的发用,“厚生”则是德性发用后的结果。于是,德之为德,亦即“何为道德”这一道德话语的中心问题凸显。
什么样的“德”才能称之为“德”呢?在西周文化“生命”实践论的基础上,孔子将“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仁”提升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进而开创了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仁”对于人之为人具有至关重要性。孟子更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就是人作为人最本质的规定性。
围绕“仁爱”这一道德中心语,着眼于向“生命”处用“心”的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如其生存场域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一样,由近及远,形成了一个由“亲”及人,进而“泛爱众”的“爱有差等”的主体间伦论文导读:理关系。《论语》第一篇,孔子即指出“仁爱”之本在于“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接着,在“孝”和“悌”的基础上,孔子要求“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源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
理关系。《论语》第一篇,孔子即指出“仁爱”之本在于“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接着,在“孝”和“悌”的基础上,孔子要求“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源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