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传统文化唤醒:语文教学之于传统文化使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28 浏览:13179
论文导读:
追本溯源,从远古的言语文字教学到独立成科的语文,语文教学一直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如此,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不可避免地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而这种文化意蕴正是语文教学承载的核心任务。在追求文化意蕴的语文教学中,习得语言文字并不是目的,能够使学习者达到文化自觉,实现从对文化的局部理解到全面唤醒才是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挖掘文字内涵、感受文本文化内涵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文化陶冶。
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把“唤醒”引入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知识传递的一种特殊途径,但目的不是“文化传递”,不在于使人单纯地获得死的知识,而在于使人通过对文化知识的摄入,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达到人格与精神的“全面唤醒”。这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一方面,客观的文化知识被还原于创造的元体验,引导学习者个体打开自己的视野,能够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透彻地理解文化,理解历史,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对这种客观文化知识的主观化,使其完全融入学习者的人格内部,使其与生命同化,从而使学习者可以反观自身,获得对自身及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更好理解。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是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内容的,而语言形式以及语言符号所反映的内容都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如基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等等,这些内容与传统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得这些语言文字知识并不是目的,而足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能够通过知识的习得获得个体内在精神的陶冶;能够通过所摄入的传统文化知识达到个体人格与精神的“全面唤醒”的终极目标。

一、盛衰之变:传统文化在语文中的命运

正如上文所言,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历来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远古的言语文字教育开始,“语文”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期间波澜起伏,多有变化,但语文教学始终记载和传递着我们民族灿烂的文化,与社会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与现代语文教育相对应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大语文教育,它集经、史、子、哲为一体,是一种文化教育,既表现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积淀、流传的载体。上世纪初,“语文”脱离经学独立成科,语文教学开始有了比较实用的目的,如《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国文字科其要义在使识日用常见之文字,解日用常见之文理……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需要”,《壬子——癸丑学制》又进一步明确了“作简易实用之文”的实用性目的。然而,“语文”并没有因为“实用”的规定而脱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依旧宣扬中国的悠久文化、表彰古代圣贤的嘉言懿行。
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语文课程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新的语文形式——现代白话文,带着科学、的新思想进入了传统语文教育的固有阵地。然而,现代语文课程依旧与传统文化、传统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后改“国文”、“国语”为“语文”,语文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态势,传统文化也正是“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随后的“整风”、“反右”以及“大跃进”将语文教学定位于“为政治服务”,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著作以及反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歌颂“总路线”的作品,至此,传统文化开始脱离语文。新时期呼唤语文教学个性的回归,重新确立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进一步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之中。

二、文化意蕴:语文教学承载的核心任务

传统文化与语文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文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决定了语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意蕴,失去文化意蕴的课程知识只能是一副冷冰冰的逻辑框架,一堆失去精神灵动性的符号堆积。而此处的“文化意蕴”是指作为事实性的课程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价值性因素,它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到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信仰和传统文化,涉及到学科知识背后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等等。语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意蕴主要依托教材这一载体来体现。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观潮》均是描绘自然景物的古代游记短文,其中蕴含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和自然景物的和谐美;《闲情记趣》记叙了作者“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周处》传递了敢于接受批评,勇于悔过自新的美德;《五柳先生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传达了作者淡定自若、洁身自好、超脱世俗的文化修养;《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游记文学之中;陶渊明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杜甫在大雨屋漏的困境中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社会群体的深厚的爱,体现了“仁爱”这一中国人道德体系中最基本和最崇高的德目……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语文课程知识的确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尤其是传统文化意蕴,它所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思想、人格价值观念、人际和谐思想以及社会责任观念。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得这些语言文字知识并不是目的,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才是意义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懈地追求母语文化意蕴。正如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里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论文导读:
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母语是民族精神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昭示着民族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必须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负载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包蕴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这也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因此,我们认为,母语文化意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在追求文化意蕴的过程中,语文课程知识蕴涵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是学习者占有和掌握的对象,只是需要学习者进行理解,从而达到“唤醒”的状态。这种对文化理解的状态已经跳出了把课程知识作为掌握、占有的对象的窠臼。在此种语境中,语文课程知识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已经不再是等着学习者去占有的“符号”,而是一种精神,是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累积的经验表达。通过理解活动,学习者的个体生存体验与这些传统文化要素相遇,继而发原创论文www.7ctime.com
生意义关联,从而达到个人人格与精神的全面唤醒。这是一个从局部理解走向全面唤醒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习得课程知识,通过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获得元体验,从而引导学习者个体去透彻地理解文化,理解历史,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同时,习得的知识作用于学习者个体,使这种文化和精神融入学习者的人格内部,从而赋予这种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即为创造,就是要让文本的意义与精神化为学习者个体的行动和指南,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体验理念:从文本的文化意蕴出发,理解生命意义,促进个性生成,让传统文化在学习者的体验中被理解、被扬弃、被吸收、被更新。

三、文化自觉:从局部理解走向全面唤醒

文化意蕴要求语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对汉字文化意义的解析,获得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指涉,使学习者在与文化的交融中达到“视域融合”。其最终目的并不单纯是对文化进行理解,而在于创造,就是要让文本的意义与精神化为自我的行动和指南,即达到全面唤醒。这种从局部理解到全面唤醒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觉的内涵所在。
在以母语文化意蕴为永恒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文化自觉”为终极导向,实施文化教学。

(一)挖掘文字内涵

挖掘文字内涵的过程就是语言阐释的过程,在语言阐释中,“循所闻而得其意,执其言而意得见”,即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获得其中的内涵,从而认识事物的涵义。在教学中,教师进行语言阐释时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词语分析时也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民族价值观以及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元素。

(二)感知文本文化内涵

汉字的意义往往渗透着特定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独特的情感印迹。因此,在感知文本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把握文字内涵,而且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这里的语境包括时代背景、时代特征、作者情况等,其追求就是还原文字创作时的场景。如此,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文本所传达的意蕴较为真实地传递给学习者,使学习者能够身临作品的情境之中,从而感受文本的文化内涵。

(三)获得文化熏陶

保罗·瓦雷里曾说:“真正的文艺欣赏,绝非肤浅地寻绎出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要深深地为作品通体光辉和总体的意境氛围所感动陶冶,甚至进而为作者匠心所参化与了悟——在一片恬然澄明之中,作者与读者的灵魂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中对话,在苦难和希望之境达到心灵的默契。”雍门周的琴声被孟尝君听到,不禁呼出“先生鼓琴,令文立若亡国之人也。”从此改变了人生态度。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令千古多少有过沉痛体验的人产生共鸣!而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语文知识是融合了人的思维、情感、体验在内的活化的知识,它能够真正唤醒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因此,这些文化知识惟有被学生所体悟、感受,才能发挥其“唤醒功能”。
当学习者的个体生存体验与这些传统文化要素相遇,文化要素中跃动着的思想与精神、灵魂与气骨、生气与生命、神韵与意境都会以其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唤醒学生的人性与理智、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学习者通过与语文文化意蕴的对话与交流、感悟与体验,涵养文化精神,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释放,生命力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李召存.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红霞.文化意蕴: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试论文化内涵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5]李召存.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曹海明.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蔡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李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