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82 浏览:21154
论文导读:转载信息,信息经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小团体放射至更大的传播区域,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3.非专业性、复杂性。由于大部分的自媒体用户未经过专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训练,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和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加之目前自媒体平台未建立内容准入标准,缺乏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自媒体的传播
2013年9月,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镇初三学生杨某,因涉嫌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引发群众聚集事件被刑事拘留,后经机关研究,依法撤销刑事案件,对杨某予以从轻处罚。2013年12月14日,一名学生实名安徽临泉民警补办户口索贿。随后,当地局官微通报称:经调查属实,决定对涉事民警予以辞退……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随着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兴起,它们在青少年群体中也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意见表达、情绪抒发的重要渠道。不时见诸新闻报道的上述类似事件引发了各方专家学者对网络时代司法制度、公民权利等话题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再次提醒社会关注当前以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等新媒介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引导青少年参与媒介使用、合理表达意见诉求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青少年成长的媒介新环境

(一)自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学界有很多种表述,简言之,自媒体即大众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目前最为流行的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视频网站)、论坛、BBS、网络社区等[1]。
对比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打破了以往专业媒体传播者(记者)或机构垄断信息发布渠道的模式,使广大传统作用上的 “受众”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普通民众和传统媒介传播者同等的权力。除了模糊“传者”和“受众”的概念,自媒体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开放性、及时性。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自媒体平台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开放性强。同时,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快捷。
2.交互性、高效性。自媒体用户通过建立好友、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不但可以评论他人发表的信息,同时可以转发或转载信息,信息经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小团体放射至更大的传播区域,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
3.非专业性、复杂性。由于大部分的自媒体用户未经过专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训练,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和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加之目前自媒体平台未建立内容准入标准,缺乏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往往凭借个人志趣进行表达,信息经常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成为滋生假新闻和谣言的温床[2]。

(二)青少年自媒体使用目前状况分析

大众媒介通常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青少年了解世界、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3年6月发布的《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24.5%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3]。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网终端走入普通家庭,对于新事物有着较强接受能力的青少年已成为自媒体的主要用户,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记录见闻、分享心情、结交朋友俨然成为当今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显示,10岁至19岁的微博用户为821

6.3万,占总用户数的254%[4]。

自媒体的出现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全新的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它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赋予了青少年更为充分和自由的媒介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参与和自由表达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少数的“少年精英”能在成人设立的媒体平台按照成人设计的媒介形式表达和展现自我,难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表达意见。而自媒体的出现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和传播平台,大大激发了青少年的媒介参与热情。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是我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的认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民的年龄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表达意见的意愿越强,有四成多的中小学生将网络作为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5]。青少年通过博客和日志空间等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发布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产生共鸣,也有利于青少年提升个人价值感[6]。
然而,自媒体传播的模式和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首先,网络时代庞大的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流逐渐使人们对媒介信息形成扫描式的浏览,特别是随着自媒体内容的“微”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介平台发布的信息日趋简短和“碎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习惯于一扫而过的“浅阅读”而缺乏对信息全方位的认识和深度的深思,如不加以引导则容易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7]。其次,自媒体的运作基于互联网,同样具有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容易诱使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淡化道德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出现编纂、造谣或是挑战道德底线的信息表达。同时,自媒体的实时互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依赖和沉迷。再次,如前文所说自媒体缺乏内容准入标准和把关人,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不乏虚假、暴力、等不良信息。而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触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一些虚假信息、犯罪骗局甚至危及青少年生命安全。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青少年是自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如何让自媒体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应对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不少学者认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edia Literacy)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即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 (Ability to understa论文导读:
nd)、质疑能力 (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8]。媒介素养教育即是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能力的教育。

(二)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媒介使用的本身,而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让使用者得到自我发展。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自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青少年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但自媒体成为青少年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新平台的作用应当被肯定。随着媒介参与和运用越来越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应坚持 “让青少年参与新媒介运用与体验并做出自己的决断”的“超越保护主义”[9],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自媒体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卜卫是我国较早开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之一,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作用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0]。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id Buc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 [11]。
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手机,虽然媒介形态和技术不断更新变化,但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的反应是共通的,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变化则在于针对新媒介的出现相应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媒体的传播模式和特点,以及自媒体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创造和生产能力”、“理性回应能力”是“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

随着开放、互动、实时的自媒体传播模式逐渐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相应突出新的重点。虽然较多学者呼吁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因此,本文探讨的自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将结合现有中小学课程。

(一)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与渗透,除各类基于网络的自媒体平台,不少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也纷纷开设网络版,因此,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是现代社会媒介参与的基本技能,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传授的主要是计算机基本原理、文字编辑等软件操作、网络基本知识和策略等基础知识。在此之上,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当引入对基于网络的传统和自媒体平台的介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浏览认识各种媒体,了解其差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体验。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需强调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互联网使用技能的提升,在讲授视频制作、网站制作等较高技术要求的内容中强化学生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同时,在讲授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理由时,引入对网络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相关理由的介绍和案例分析(如低俗网络恶搞、杜撰造谣等恶意行为),加强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平台时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虚假不良信息提高警惕。

(二)媒介素养教育和语文课程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作用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传播和利用的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12]。因此,很多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倡导将媒介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这样既推进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如目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倾向于从如下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3]:
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需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媒介识读教育和媒介参与教育。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入对不同媒介文本(如报纸新闻、电视广告或博客文章)的讲解,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所潜藏的表达意图和价值倾向,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判断和分析媒介文本所传递的信息,逐步培养一种理性和批判的媒介识读态度,增强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模仿媒介文本进行合理合法的内容创作,并利用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进行发布和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能使其对媒介参与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最终形成既能运用技术又能表达丰富内涵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另外,语文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材料的推荐和要求,可推动学生亲近印刷文本,阅读长篇文章和著作。通过对文学名著的深度阅读和媒体信息的浅浏览相结合,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及时快速地获取其感兴趣的信息。

(三)媒介素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如前文所述,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和参与不断丰富,而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不良信息的侵害、对微博微信的沉溺等往往涉及心理理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辅导,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理性回应能力”。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目前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室,密切联系家长,并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学校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部分班团队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认识媒体、走进媒体等相关活动。或将班团队活动与媒介使用相结合,开展博客评比、网站设计大赛等活动,指导青少年正确、理性使用媒体。定期开设专题教育,对学生在媒体使用尤其是自媒体参与中出现的理由加以强调,通过典型的案例论文导读: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周丹.调查性报道: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起航之帆.新闻爱好者,2012(5).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现代传播,201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分析或是话题讨论,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理性的心态进行媒介参与,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不盲目相信、一味跟从。同时,学校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对发现有经常浏览不良信息或对自媒体平台产生过度依赖的青少年,通过心理辅导室进行理由疏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更好地用自媒体平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需重点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生产能力”和“理性回应能力”。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课程相结合仅是针对当前媒介环境的应急之策,随着媒介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媒介参与越来越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开展系统、全面、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策略也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丹.调查性报道: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起航之帆[J].新闻爱好者,2012(5).
[2][9]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2(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nic.net.cn/hlwfz
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

4.htm.

[4]刘好光.新媒体发展报告提出中国微博用户主体是青少年[EB/OL].http:///china/gnxw/201306/t201
30625_54314

2.html.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nic.net.cn/hlw
fzyj/hlwxzbg/qsnbg/201206/t20120612_2743

1.htm.

[6]张茂聪.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7]王瑜.“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传播,2006(5).
[8]Elizabeth Thoman. Skills &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EB/OL].http:///reading-room/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skills
-strategies-media-education.
[10]卜卫.论媒介教育的作用、内容和策略[J].现代传播,1997(2).
[11]张毅、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和经验[J].新闻记者,2007(10).
[12]李公文.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
[13]张帆.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刍议[J].语文学刊,2010(3).
本栏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