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语言复杂性系统功能语言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26 浏览:131386
论文导读:
摘要:语言复杂性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理由,但是现阶段的语言复杂性的研究多半是关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方面的。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观点来阐释语言的复杂性,找出语言复杂性的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依据,从隐喻的角度和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语言的复杂性。
关键词:复杂性 隐喻 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
引言
语言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理由,从词根的复杂性研究语言的产生到研究句法的复杂性来致力于外语教学再到从语言的复杂性出发来研究语言的变迁和发展理由。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复杂性,很多的研究和与其相关的项目正在进行,这就证明了该话题的前沿性。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研究者关注的理由有两个:人们是怎样使用语言的?语言的结构组织是怎样为语言使用服务的?语言的使用势必产生语言的复杂性,因而本文就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复杂性,为语言的复杂性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语言复杂性研究综述
语言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音系、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相互作用的元素。因此,对于语言复杂性的研究包括这五个方面。就只在国内的研究来看,关于语言的语用理由研究偏多。在检索语言复杂性的中文学术文献之前,我们在Google scholar中以language complexity为关键字进行英文学术文献的检索,并获取过于语言复杂性的英文学术文献,作为分析中文文献的参考。
就英文文献的总体来看,与语言复杂性相关的文献总体数量很多;以“language complexity”为关键字共获得英文文献2330000条。从发表时间上来看,国外研究语言复杂性的历史已久,并且很多文献都是突破性研究的成果。从研究主题上来看,在Google scholar检索结果中相关度排序靠前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和语言复杂性相关的教学,二语习得,儿童语言习得顺序,认知学等方面,也有用数学模型来检测语言的复杂性;但是对语言复杂性的解释,很少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说明和深思的。
在中文文献方面,主要以“语言复杂性”为主题关键词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共有学术期刊论文27194篇。将学科定位到外国语言文字,只有论文1838篇。但从数量上来看,中文学术文献远少于英文学术文献,从主体上来看,多数是关于二语习得与教学的,以下对中文学术文献进行分析。
王汐、杨炳钧做了语言复杂性的研究评论,他们界定了语言复杂型的定义,认为语言复杂性定义包括绝对与相对、隐性与显性、总体与局部,语言的复杂性包括音系复杂性,形态复杂性、句法复杂性、语义复杂性和语用复杂性,还分析了语言复杂性的焦点理由和前景。也有很多论文是对语言复杂性的测试。赵俊海、陈慧媛以英语六级考试作文为样本对语法的复杂度进行测试。鲍贵分别对英语的词汇复杂,语法复杂以及英语学习者语言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文忠毅、王雪玮对2008到2012年的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进行了复杂性分析,看出2010年以后的阅读理解在长度和难易度上均呈现出大幅上升趋势,从而有利于教师针对性的复习。王婧的硕士论文研究语言复杂性对二语学习者复述故事的影响,其中语言越复杂就越影响学习者复述故事。但是,关于语言复杂性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论证,这方面的论文几乎为零。
2 相关概念的解释

2.1 语言的复杂性

关于语言复杂性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普遍的标准。语言复杂性和准确性以及流利性都被作为三个标准来研究二语的学习。因而语言的复杂性被很多二语习得专家进行研究和定义。Ellis认为语言的复杂性的特点是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了完成详尽的多变的任务所产生的。在这三个标准中,复杂性也是最复杂,最具模糊性和最难以理解的。最初,这个概念被用在二语习得中是表示语言任务的复杂性,另外还表示二语在表现出来时候的熟练性的特征,即二语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复杂性。
语言的复杂性一般被表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认知复杂性另一个是语言的复杂性。这两种复杂性事实上都代表了语言的特征,例如语言的规则,结构,词组等也还代表了语言的一些系统,例如,音系,词法,句法,词汇等方面。但是,认知复杂性一般是从二语的学习者方面来定义的,语言的复杂性是一般从二语的本身语言系统和二语的特征方面来定义的。认知复杂性是指在二语学习和习得过程中的对于语言特征认识的相对困难性。所以,决定一门语言的认知复杂性大多都是由一些主观性的,多依赖于学习者的因素,比如学习者的天分,记忆广度,学习动机等。因此认知复杂性概念是要比语言复杂性的概念更加宽广一些,这个概念可以被用来研究学生的二语学习。
另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复杂性,谈及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语言结构本身的复杂性,例如句子的长度,详尽程度,丰富程度以及句子本身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是语言用途功能的复杂性。一句话可能被用做多种用途,同一句话也能在不同场景下说。这就充分证明了语言的复杂性。

2.2 语法隐喻

20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对语法隐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对隐喻研究也予以关注,他在《功能语法入门》最后一章提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这一术语的由来。韩礼德指出,词汇语法体现语义有两种方式:一致性和隐喻性。一致性是表示人类初级的认知方式,是名词体现参与者,动词体现过程本身,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副词和介词则体现时间、地点、方式等事物的特征。而隐喻则打破常规,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特征方式或通过转变语法节后的形式,是作用由非一致式语法结构体现,这种现象通常就是功能语言学所说的存在于不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导致了语法隐喻的产生。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类型。概念隐喻是通过非一致式及物结构来体现经验作用。例如,用名词或者是名物化来体现过程和性质等。而人际隐喻则是通过非一致性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实现的。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lmwxlw/lw50770.html上一论文:探讨语言运用需要课内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