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经典启示智慧 文化塑造品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42 浏览:157212
论文导读:
摘 要:《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古时儿童初入学堂,便从启蒙开始,启蒙之初,重在培养习惯与品德。《弟子规》便是一种传统的优秀的启蒙读物。现对农村小学开设《弟子规》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阅读;弟子规;国学;品德塑造
中国古籍《礼记·学记》曾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是体现出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教育更应该从儿童着手。古语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在十三岁之前,正是教育的最好时机,这一时期的儿童,天真未泯,记忆力强,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三字经》中就强调:“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在适当时期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对儿童的一生将受益无穷。
如果能利用儿童教育的黄金时期,把中国古代的圣贤的智慧传习给学生,用其熏染我们的学生,教导天真未泯的儿童,这将为孩子以后的为人处世、成家立业打好一个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启蒙丛书也有很多种,除了我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外,《弟子规》也是一本很优秀的启蒙读物。

一、《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是《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清朝贾存仁对其进行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属于面世较晚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蒙学读物。《弟子规》的内经典启示智慧 文化塑造品格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容将《论语·学而》篇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骨架,全书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规范,主要在于教育孩童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小学开设《弟子规》的必要性

1.有助于弘扬国学教育

兴起于20世纪初的国学,2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又掀起了“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直到今天依然很火热。这一热潮正是现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纵观我们现今的社会,物质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可是我们冷静观察,现今社会人们的内在精神并没有提升,各种社会理由层出不穷,社会混乱、道德滑坡、人们内心缺乏安全感。难道这些理由的出现,和早期教育中德育的缺失无关吗?
在应试教育的大政策下,我们的教育体制中也普遍着重在知识、科技教育,而缺乏人文教育的现象。其后果之一就是学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不知道如何尊重对方。现今社会,往往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做人的品德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培养,这些潜伏下的道德缺口,一直没有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寻找现实社会理由的解决策略,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由。国学教育给我们点亮了黑夜的灯塔,而《弟子规》就是开启国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我们相信,《弟子规》的学习,必将进一步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

2.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教育是国家大事,它关乎国家未来,关乎世界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孩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让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行为、思想观念,对于国家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小学开设《弟子规》,对学生品德的修养有推动作用。
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孝悌意识。对于父母的奉养,《论语》曾感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现今,不孝的故事却屡见不鲜。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缇萦上书救父,黄香扇枕温席,董永卖身葬父……那一桩桩温暖的故事,让我们对孝有了深刻的记忆。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可以知道,对待父母,不仅仅是让父母住上大房子,穿上好衣服,更应是发自内心地关心父母、尊敬父母、爱戴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里并非指父母的言语对错都要听从,而是强调,要从行为上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要让父母少操心:“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勿变。”出去应酬要告诉父母你去了哪里,回来的时候,要和父母打招呼。这些基本的行为准则,现在的孩子是否还铭记于心,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孩子讨厌父母,甚至不会告诉父母自己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更有甚者,偷偷跑出去,手机关机,或者一看是亲人的号,立马关机。几天几夜不回家,觉得这是个人自由,父母无权干涉。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父母会不会担心?《弟子规》的学习,必将给“00后”的孩子一个新的道德导向。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充斥,五彩缤纷的世界,令“00后”的孩子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虚荣娇气、不懂得分享、沉溺于电子游戏,这些“421家庭”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载了太多的关爱、太多的呵护,而他们的内心,却没有足够的成长。这些成长在政治课中不能完全得到,需要在国学中熏习。《弟子规》中强调品德的修养要放在人生课程的首位。《弟子规》要求学生在为人处世时要诚实为本,更要诚实为先,实事求是,不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佞巧。“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这些话语都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最后,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常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会分担家务是其次,有的甚至连好的生活习惯都没有养成。更令人汗颜的是,无论出身如何,现在的学生,攀比风盛行,比吃,比穿,浮华至极。这些都告诉我们,好的习惯,好的观念,要从小培养,从小抓起。《弟子规》告诉学生,要爱惜时间,要勤奋学习;要讲究个人卫生,早晨洗漱,上完厕所要洗手;物品的放置要有位置;不要攀比吃穿,衣服贵洁不在华丽,食物适合就可,不可铺张浪费;行走坐立要有规范,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通过开展以《弟子规》教育为重点的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行,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工作”,使之受益无穷、受益终生。但是,教师在教授此书时,也应该注意书中所残留的论文导读:封建糟粕思想,教师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参考文献:李毓秀.弟子规.青岛出版社,2006-01.高君.从《弟子规》谈小学的养成教育.课程教育研究,2012(31).(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同建小学)上一页12
封建糟粕思想,教师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青岛出版社,2006-01.
[2]高君.从《弟子规》谈小学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2(31).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同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