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对我国教育方针中美育认识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91 浏览:34898
论文导读:2下一页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对教育方针有过几次不同提法,1957针对教育界与教育方针有关“全面发展教育”提法: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993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20世纪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2002年十六大会议上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首次被完整的提出来。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对我国教育方针中美育的认识与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理由。经验告诉我国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顺利发展。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艺术美,音乐、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中小学美育是培养审美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音乐、绘画、电影、舞蹈等。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佳手段,美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美育即审美的教育。美育最早是著名美学家席勒在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审美教育”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系统阐释,文章中指出:通过美来恢复人的完整、和谐个性。它标志着西方美学由思辨的认识论美学到人生的存在论美学的转向, 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艺术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影响,是人类在生活劳动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需求的一种手段。艺术教育存在着特殊性,一是技能技巧的训练,二是强调培养有艺术气质、才能的人。习惯上,美育与艺术教育是可以相互替换。艺术教育常被当作是审美教育的同义词,广义被称作为美育,目的是构建审美心理。美育仅仅体现艺术教育从1957年以后美育被写进教育方针后,美育目标和美育课程都清晰地反映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和大纲里。
2 美育进入教育方针的不可代替性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转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一表述,体现德育、智育、体育虽然蕴含了美育的某些内容,始终代替不了美育,美育自身存在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在人们普遍认同下的教育中,美育是基础教育,不是一味的追求升学考试和培养艺术家,侧重点应该放在:把美育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的实施审美化教学之中。强调了美育沟通其他四育的独特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美育的地位。
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升华。从功能的层面上讲,美育能创造出精神愉悦的氛围,具有不可代替性;在审美方面,以感性行为作为出发点,体现出人类在追求精神上的和谐与自由;在非审美方面,既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强制性又能提高智育和体育的创造性。德智体美这四个方面各有各的特点,即使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并相互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
席勒认为美育还是人性得以完整的,其他一切形式或偏重于感情或偏重于理性,都使人性分裂,只有美的观念才能使人成为整体且和谐、自由的存活,正因为美育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席勒认为美育是德、智、体其他各类教育所不可代替的。让我们在新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加强中小学美育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
3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深思
党和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做出了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定要求。光明日报康金成委员指出,总结过去忽视青少年美育建设的历史教训,普遍认为:没有美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目前,中小学减负、加强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倡议将美学基础理论作为中小学师资认证的必修课;多渠道开发美育教学资源;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切实加强和推进中小学美育建设。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美育是教育方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开展价值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格的必定要求。美育的价值表现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过程价值在于培养学存活储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会应变复杂社会的思维策略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改造主体的客观世界需要通过认知客体来完成。所以,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过程价值是终极价值的基础,终极价值是为过程价值作指导。
从一进学校大门那天起,在学校所发生的学习活动所产生的价值,都被视为过程价值。当你在画画或是在跳舞是,除了锻炼高超的技能外,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你从中体验感受其中的乐趣,无形中是对个性、情感、智力等方面做了有效升华,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整。而终极价值的完美落幕需要把握过程教育的度,尽可能的开发学生自由和谐的个性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对美育普遍是不够重视的。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负责人认为美育只是饭后甜点,仅仅把美育当作是宣传文艺活动和活跃校园的手段,出现美育偏向娱乐性。因此很多学校对美育师资队伍的忽略,认为美育与其他课程无关,只要培养学生音乐、美术的基本技能,特别在中小学进入考试阶段,美育课程可有可无,美育常常做出让道。
在培训学校上班期间,我深深体会到美育在家长的认识中出现一些误区。近几年,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教育部门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如幼儿园和艺术培训学校的老师和家长花很多心思在美育活动上,但是出现一个现象是,很多家长看中的是对孩子技能上的培养,忽略人文教养对孩论文导读:
子成长的重要性。滕守尧认为:美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懂得美,培养审美鉴赏力和情操。对青少年的培养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通过对美的实践,进而推动身心健康。而在云南这个充满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气息的特殊领域,各个地方的文化教育部门对民族民间艺术不够重视,如何通过美育手段让这些珍贵的物质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值得思考。
针对上述理由,在未来发展中应该逐步完善美育的管理机制,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当下社会缺乏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我国提倡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美育处于其切入点的重要位置,可见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也离不开美育。贯彻从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做起,首先保证扭转负责人认为美育只是饭后甜点的观念,实施以人为本,自主管理。除此之外,对教师的聘用也需要严格考核:严格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原则,具有通过美育专业训练的教师,任课美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有创新思维能力,设计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案;采取严格有效的合同管理,用科学手段培训、考核在职教师;资金保障,完善教学设备等硬件。
综上所述,我国美育的主题应为推动个人个性发展、激发创造能力、提升情感境界和达成精神愉悦,最终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美育的宗旨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