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06 浏览:14287
论文导读:间太少。不否认有师德欠佳的老师,但绝大部分老师的责任心还是比较强的,要相信他们,适当允许他们脱离教材,合理融入自己的思想,适当允许他们偏离死板的教学轨道,走出校门。三是缺乏再学习普及机制。一些职校把外出培训当作对小部分教师的奖励,殊不知过度的重视或漠视也可能会滋长“尾大不掉”的自满情绪或袖手旁观的懈怠局面。
中国高职高专网2013年1月14日转载了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教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要转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目前状况,高职教育质量离各行各业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的区分度还不够鲜明,高职教育还没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在面对第三次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以及中国企业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还没有准备好。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但事实不是这样,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花费着国家给予的庞大资金,“赡养”着许多连教书匠都不能算的“迎来送往工”,购置了一大批连自己都不会用的设备。所谓改革,涌动了些许不负责任的合约文字和走马观花留下的图片游戏。鉴于此,笔者理解俞仲文教授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在国家以建成小康社会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清晰可见的大环境下,疾呼“高职教育迎来了3.0版时代”的心情。笔者认为,当前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制约高职教育转型升格的五大瓶颈,方能有之策。
瓶颈一:
思维落后与特色彰显的矛盾
二十年前,笔者听过一个来自农村的职业学校学生把自己的实训作品——一只装好的收音机带回家,引起左邻右舍羡慕不已的小故事;也见过一个城市孩子在职业学校参加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获得一等奖后,立马被某事业单位录用的事例。
这两项本领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那个电子信息技术还很神秘的年代,有这种“能力”就够了。往事如烟,但这些例证,难道不能引起二十年后从事高职教育的同仁们深思: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具体的“能力”?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创意经济时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一篇题为《美国创意、中国制造》的文章中表述,美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中国手里重新夺回劳动密集型工作”,此语伤人,但也很现实。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内容已经落后若干年的“规划教材”,去忽悠天真的学生,应该深思如何去培养和造就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风格和新技术的“新人”。
在农村,种子种了两三年后就会退化减产,必须更换。我们知识的种子,已经重复播种了多少季没有更换了,大家心中非常明朗。为什么没有更换,一是主观上意识不到这种需求,认为学校升格了,人的身份水平也就直接升格了。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其实,20多年来,当年一批优秀毕业生留校做老师,绝大部分没有走出过校门,即使出去也是进修不离岗,“镀镀铜”就回来。此外,当年中专校的老师,在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一窝蜂地转评为副教授,堂而皇之的也就自认是副教授了,并在高职院校中占据教学和管理领军岗位,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重担,承载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二是因为僵化的管理和考评模式。少数专业在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在教室里照本宣科,不能走出教室或校门。查评教学过程,必须课本、教案、课堂讲述三者吻合,否则就是“差”字当头,给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不否认有师德欠佳的老师,但绝大部分老师的责任心还是比较强的,要相信他们,适当允许他们脱离教材,合理融入自己的思想,适当允许他们偏离死板的教学轨道,走出校门。三是缺乏再学习普及机制。一些职校把外出培训当作对小部分教师的奖励,殊不知过度的重视或漠视也可能会滋长“尾大不掉”的自满情绪或袖手旁观的懈怠局面。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师思维,因为主客观的理由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需求,思维的滞后又直接影响了专业教师的行业气质,并弱化了解决企业疑难杂症的能力。
瓶颈二:
缺“炼”师资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院校教师的构成,目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升格前的教师,这类教师所接受的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那时中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步伐稍快,职业教育当时因未能对经济转型做出及时反应而差点无法存活,是政府巧妙地将此理由化解。结果在内涵基本没变的情况下,允许优秀中专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反思一下,当初最大的受益者不是社会,也不是学生和家长,恰恰是那些跟不上时展的老师。第二类是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引进的硕士和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类师资因为年轻,接受的教育理念较新、知识层次较高,从四面八方带来不同学科领域的信息。他们的加入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或论资排辈说不上话,或被一些学术领域的教授、副教授以及行政领域的“长”们吓着不敢说话,时间久了,初入山门时的新鲜之风、革新思维也就逐渐泯灭。即使这一类人身上还倔强地保持着一些“想法”和“热情”,但是从家门走入求学之校门,从求学之校门进入工作之校门,依然有“纸上谈兵”之嫌。那些不断积累的课题或项目,除能为评职称增加点份量之外,能真正指导实践的成果寥寥无几。见证之一是教授或副教授职称一旦搞定,科研就不搞了,蹭点年轻人的“油水”即可;见证之二就是一些廉耻之心尚存的人会说,这些论文虽然是自己写的,但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可看的。第三类是为了弥补以上两类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从企业聘任能工巧匠作为教师,这本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解决专业师资之道,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双方合作未见得共赢,这类聘任往往也是廉价的一纸聘书而已。
因此,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亟待转型升级,从校企混编着手,在课程标准、师资、资源、文化等层面落实,共建工业中心,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职业学校只有引领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之源,才能赢得社会认可。
瓶颈三:
规模庞大与内涵深化的矛盾
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中,现在依然在以万人以上规模自我炫耀的不在少数,殊不知这恰是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跨越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要求生师比是15:1,可专职教师少,专职之“能”师更少,极少数的“能”师如何去指导规模庞大的学生去实践?这是其一。其二,学生动则万人,开足实验实训课程供学生操练难度加大。其三,哪有那么多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论文导读: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有着地方强大经济技术实力支撑以及先进优越发展环境配套的能有几家?全国每个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内至少有2~3所高职院校,他们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1~2小时车程),毕业生服务区域经济,所以高职教育本就与地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区域经济的基
,多少家企业才能承受这么多学生,更何况对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提供廉价劳动力还行,真上生产线是绝不允许的,次品成本谁买单?此外,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学生,仅有的“能”师也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人,在相对需要手把手进行技能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兼顾?学生多,老师、场地缺乏,必将极大地延滞高职教育的发展。当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理由,在中国无论普通高校、高职,还是高中,生源往往被视作财源,因为政府是按学生数对公办学校拨款的,没有学生就没有经费;对民办学校来说,来一个学生则多一份经费保障。从表面上看是育人规模的扩大,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能吸引学生,实质上也是利字当头。面对这么多的学校,政府又哪里来这么多资金投入?即使有,又如何合理分配?总之,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庞大,教学特色彰显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理所当然无法深化内涵建设。
瓶颈四:
基础羸弱与跨越发展的矛盾
俞仲文教授说,高职院校的定位要转型升级。不仅要成为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源,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相对于全国高职教育状况,我只能说,俞教授的愿望是美好的,号召是正确的。俯身观察全国近1300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深思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所高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有着地方强大经济技术实力支撑以及先进优越发展环境配套的能有几家?全国每个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内至少有2~3所高职院校,他们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1~2小时车程),毕业生服务区域经济,所以高职教育本就与地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区域经济的基础将极大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一是师资,二是校企合作。现在的高职教育引进人才的目光基本上是博士或教授,但在没有经济实力或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博士、教授会为之而奋斗吗?据说苏南某城市学院(原广播电视大学)一年就引进10余名博士,理由不言自明,是优越的待遇使然。苏北某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南下北上觅贤,费尽周折一年才引进4个博士。此外,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行企的合作,所培养的人是为行企用,所传授的技能则必须和行企要求相吻合,科研成果要转化也必须获得企业支持。地方如果没有与高职教育特色发展方向一致的企业,而到别人的地盘上“觅食”,那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如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扎实推进,找准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课程改革、校企合作都要找准重点,系统性地开展实验,积累经验后逐步增加广度和深度,切忌全面铺开,这可能更符合实际状况,也更具操作性。这也是笔者研读并理解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主旨。
瓶颈五:
存活虚张与文化积淀的矛盾
为了存活不惜一切代价招生,这情有可原,因为没有学生,学校无论在表象和实质上都无法存活;为了迎接评估,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某些重要评估不通过,就失去了资格或若干机遇。中职到高职的升格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施行的手术,现如今高职教育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只有靠自己锻炼了。当规模适度稳定后,发展机遇抢抓到手后,某些高职院校不能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整日出门到处炫耀,当有客慕虚“名”而来欲一见之时,则百般搪塞。与其如此,不如冷静深思,一些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名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形成过程又是什么样的?显然,建设校园文化应当引起高职教育者的审视。要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先搞明白校园文化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校园文化是社会和学生对一所学校仰慕的基础,是经过这所学校洗礼后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满意度、感恩情,也可以称之为学生的成就感,此种校内成就感可以延伸至校外,并相伴一生。
校园文化与其说是建设,不如说是把学生面对的社会安身立命课题融入其中化为事实去慢慢积淀。学生的成就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成功经历完整的工作系统过程,从而产生社会影响力。小发明创造可,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获奖可,书写感悟见诸报端可,书法、绘画、摄影、策划、主持等才艺常展现于校园内外可,推动社团发展的领导力可,志愿者的丰富阅历也可……就是这种初步的、通过努力走出校门的社会认可度,才是学生觉得校园生活很充实、学习有指向、教师有水平、青春不后悔的基础支撑。这里的社会认可度对于学生自信、自强、自立之心的建立非常重要。
笔者不敢断言以上所述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向,但至少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三育人”重任的全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育人理念要变,育人指向要变,育人方式要变。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少几个“不准那样”,多几句“可以这样”;知识的传授需要穿插社会工作阅历的感悟,模拟仿真实训是专业对接岗位的最佳选择;校内外社团活动的开展一定不能年年复制,必须上层次升水平。当校园内的小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就该是校园文化积淀成型的时候。
教育的循环过程很长,甚至是几辈之后的人才能见证,高职院校发展需要耐心、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