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8例心衰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发现及预见性护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43 浏览:97807
论文导读:
【摘 要】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心衰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形成理由,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策略: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房所发生的8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形成理由,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策略。结果:确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护士尽早发现,加强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预防此类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心衰;非骨隆突部位;压疮;预见性护理
1004-7484(2013)11-0571-02
临床护理工作中,骨隆突部位压疮我们极其关注,护士安全意识很强,从入院认真细致的评估、观察,到住院期间的护理均及时、到位,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点。但对于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危险因素不够重视,错失了及时有效的护理良机,导致压疮的产生。为提高护士认识,及早发现此类压疮,实施预见性护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8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发生理由,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压疮患者15例,其中院内压疮3例,院外带入12例,骨隆突部位7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8例,年龄在65至87岁,平均为74岁,4例,占50%,耳后1例,占1

2.5 %,阴囊2例,占25 %,上肢留置针处1例,占15 %。

2 压疮根本理由分析

2.1 部位压疮主要由剪切力引起

2.1.1 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滑行时所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而引起,与体位关系甚为密切。由于床头抬高使身体下滑,或坐轮椅者身体后倾时,均可产生与皮肤相平行的摩擦力及皮肤垂直的重力,从而在骶尾部和坐骨结节处产生较大的剪切力。不少病人在上的疮口,就是因为翻身时,家属用力牵动臀部皮肤,造成骶尾部皮肤受到过度剪切力而引起的【1】。
2.1.2 重度心衰患者长时间被动呈半坐卧位,因为重力的作用,上半身的力量均垂直发挥在臀部,强迫体位时间过长,处皮肤缺血、缺氧。持续卧床2 h时,仰卧位与半坐卧位骶尾部的血流灌注状况有显著差异,出现差异的理由可能与半坐卧位时剪切力对皮肤组织微血流的影响有关【2】。

2.2 耳后处压疮主要与物理牵拉力有关

2.1 长时间吸氧,吸氧管过紧牵拉造成耳后、耳廓处的压疮【3】。

2.2.2 据研究,剪切力可显著增加垂直压力的危害,因组织间的血管被拉伸、扭曲和撕拉,使其在较小压力下即发生血流阻断,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使组织氧张力下降,引发深部坏死。

2.3 阴囊处压疮主要与摩擦力有关

2.3.1 摩擦力主要来自皮肤与衣、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摩擦力可使局部皮肤升温,温度升高1℃,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10%的耗氧量,同时可去除表皮的保护性角质层,在组织受压缺血的情况下,增加了压疮的易发性【4】。
2.3.2 心衰患者阴囊处水肿明显,局部皮肤变薄,皮肤缺乏弹性,导致表皮上层细胞和基底层细胞之间的分离,增加了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组织更易受压所伤。
3 讨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人的因素在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见表1。
由表中可见,一方面护士对于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观察非常关键,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
4 策略
4.1 在压疮护理中,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8例压疮的理由除了病变本身所受三种外力以外,主要是由于护士的经验水平不足造成的,为此,我们学习了心衰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形成的理由,需要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不仅要重视患者骨隆突处的压疮的预防,更要关注非骨隆突部位的观察,确保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4.2 加强翻身,减少局部受压时间,我们每1~2h给患者翻身一次,采取30°侧卧更换体位法。翻身顺序是:平卧位→右侧倾30°卧位→左侧倾30°卧位→平卧位→右侧倾30°卧位→左侧倾30°8例心衰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发现及预见性护理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卧位→平卧位,如此循环【3】。做好交接班,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
4.3预见性护理,提前应用药物。局部使用赛肤润 赛肤润是一种过氧化脂肪酸脂喷剂,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亚油酸等成分。每次翻身时喷于受压部位后,可在该区域形成脂质保护膜,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同时可增加细胞的内聚力,有增强皮肤抵抗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改善皮肤微循环,从而防止压疮的发生和发展【5】。
4.4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健康教育。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发生压疮各种危险因素,告知危险性,做到耐心、细致,采取多种策略帮助患者转变行为, 普及压疮预防知识,减少发生率。
综上所述,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局部皮肤受到的压力较大,持续受压时间较长以及皮肤血流灌注量减少均会增加压疮的易患性,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持续卧床期间不同体位体表压力及皮肤血流灌注状况的监测,从中获取压疮预警信息,完善压疮预防护理的内容,确保个性化护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张庆玲,刘玉馥,谢刚敏,等.压疮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5(2l):1319-1321.
[2] 孙艳,崔飞飞,张龙,等.持续卧床2小时受压部位压力及血流灌注的测量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27):39-41.
[3] 朱文芳;范湘鸿;陈秋香;等. 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理由分析和护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15-916.
[4] 戴宝珍.实用症状护理学[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9-46.
[5] 边天羽.T素先.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科学技术版社.1999:26.
[6] 蒋琪霞.压疮预防护理中存在的理由分析及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7):855—857.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ekhllw/lw11814.html上一论文:试谈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适应临床护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