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初中政治课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96 浏览:22244
论文导读:另一方面使学生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容易在塑造个性、培养价值观方面走入迷途,甚至增加了学生走向堕落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纳入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利于为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学生指引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将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例如,通过初中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划分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策略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立体全面的三维课程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树立了标杆。然而在初中政治课中,一些教师的教学仍只停留在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方面。依据这种背景,首先简要分析在初中政治课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作用,并主要探析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策略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实现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方面任重而道远。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与叛逆期,这三年是塑造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务必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师往往重视传授知识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上有所欠缺。这是初中政治课需要大力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在初中政治课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承担着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只关注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策略目标显然远远不足以实现这一重任,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也受到阻碍。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师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策略单一,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此,教师积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不再是学习容器或学习机器,而是独立作用上的个体。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通过语言交流、肢体动作沟通等得到有效互动,得到了情感交流。此时,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师生互动也更为频繁,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利于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取得和谐发展,德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与叛逆期,是塑造个性与培养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倘若只重视灌输政治知识,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使学生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容易在塑造个性、培养价值观方面走入迷途,甚至增加了学生走向堕落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纳入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利于为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学生指引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将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例如,通过初中政治课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地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魅力,并学会领悟责任、义务等的作用之所在,在这种指引下,学生培养起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日可待。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最终是要在走入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与作用。在初中政治课中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从微观角度来说,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有突出作用;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功不可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深化,并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在初中政治课中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一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既有利于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突出并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势在必行。

1.转变与更新师生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人类从事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受到意识的支配,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序进行的。因此,在初中政治课中突出并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转变与更新师生观念。作为政治教师,要将这立体的三维目标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摒除传统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在意识上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上重要位置。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也需要有意识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最后,还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权威专断式还是放任自流式,这两种都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障碍,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前提下,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直是初中政治教师较为重视的一部分,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比,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容易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快速掌握要点。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相对抽象的特点,教师很难像传授知识与经验那样,通过语言与说教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化抽象的内容为实际、具体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起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传授知识教学是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也不容忽视。为了使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知法守法与用法的意识,单纯地讲授法律知识极其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真正树立法律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有关违法的时事案例,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法律尊严。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落实在实际生活中

初中政治课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打破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的限制,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不像学习某个知识点那样可以在论文导读:
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它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积累与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形成,因此走入实际生活是必要步骤。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心忧社会,奉献社会,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养老院、孤儿院等,与孤寡老人与弱小孤儿交流沟通,感受他们的不幸,并树立高远的责任意识。这种活动并不能仅仅走形式,而要落在实处,使学生真正在体验中培养起高尚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

4.建立新型评价体系,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起到指引与保障作用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名次,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纸空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关注点只停留在成绩与名次之上。建立新型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为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因此建立新型评价体系成为一种必定趋势。这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当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并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多种渠道,使评价更加多元与公平。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指引与保障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督促、互相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政治课肩负着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丽君.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3-10.
[2]尹苗苗.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研究[D].苏州大学,2014-03.
[3]姚敏.对高中政治课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深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1(1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