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外汉语“味觉词”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36 浏览:81917
论文导读:
摘要:汉语中的“味觉词”代表着中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也构成独立的词汇系统,本文拟构建以“味觉词”为中心的汉语词汇教学系统,以具体教材为例,探讨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
关键词:味觉词词汇教学文化教学多模态教学法
一、引言
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特殊类聚,味觉词代表了中国“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近三十年来,汉语味觉词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比如,对味觉词的定义作了科学解释,对味觉词的语义、句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人们的思维方式,汉外对比分析了跨文化差异等等。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都为味觉词在对外教学中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也为味觉词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语境条件。本文以味觉词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为基础,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

二、汉语味觉词的定义及汉语味觉词的特点

伍铁平先生指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基本味觉只有四种:酸、咸、苦、甜。”,而后,大部分学者们又基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将“辣觉“加入其中,以中国“五味调和”的观念,把“酸、甜、苦、辣、咸”作为研究对象。除了这五种基本味觉词以外,不同的学者有自己独特的界定,加入了一些“鲜、香、涩”等单纯词表示味觉。
除此以外,味觉词存在用法的相对固定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指代的广泛性特点。

三、味觉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味觉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及问题

词汇作为重要的语言构成,上连短语、句子、语篇,下系语音、语素,不同的词汇包含特定的文化含义,因此,词汇教学历来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中也重视把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由于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因此,在现在所看到的汉语课本中,依然是分情景、分主题的教学,词汇学习一般被设置在综合汉语教材中。而“味觉词”这一系统,则一般被放置在“文化课”和“阅读课”等这一类补充教材中。而在词汇教学研究中,也注重新词新语,称谓系统,字母数字词语等交际词语的研究,而被认为属于知识文化中的“味觉词”这一系统里,基本是一片空白。
由于这种忽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味觉词”在教材中的分布零散,不成系统。以《吃在中国》为例, 涉及到饮食的这一类词语的注释都是以课文旁注标示,并且非常零散,为了突出阅读课的技能训练,在文末也并没有给出生词表,不方便学生的课后练习。其次,在教材中的安排不具层次性,只要一涉及中国的饮食文化,必然要谈到中国的八大菜系和各地名菜,“煎、炸、炖、煲、炒、香、鲜、蒸、麻、辣”等等瞬间全部蹦出来,以吸引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殊不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阅读文章就如一篇篇专业论文一样,专业词汇太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兴趣全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味觉词触手可及,如何教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二)多模态教学法在文化课中的基本“味觉词”教学

基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单纯依靠阅读文本来获取知识,习得词汇或只通过练习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比如在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时候,面对55个民族的文本资料,留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还不如找几张少数民族民俗的图片让他们直观感受,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语言的阐释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文本模式转变为当今多种模态。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3]。把这种理论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把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试以《新视野·中华文化三十讲》第十六讲“宫保鸡丁”为例[4],首先,可以根据视觉模态,通过饮食视频向留学生展示“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制作过程,然后通过PPT向学生介绍这道菜的历史渊源,这样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利用味觉模态,在讲授“宫保鸡丁”时,老师可以自带一小份宫保鸡丁,让学生品尝,让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让他们说说是属于“五味”之中的哪一味,用这样的方法解释让学生直观感受“五味”的基本含义
再次,运用语言模态,对“五味”中的“酸、辣”等于“宫保鸡丁”味道相关的词汇进行词义讲解或文化阐释解释词义,建立以“五味”为基础的味觉词汇框架。在解释词义和用法的时候,还可以再运用视觉模态,用视频、图片等把这些味觉词的引申义及用法进行逐个举例,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习得这一些基本“味觉词”的用法。在重点词语解释结束之后,还可以再以“宫保鸡丁”为线索,继续向学生介绍川菜菜系中的其他美食。
最后,才是回归到文本模态,把刚刚通过其他模态所了解的文化知识论文导读:
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巩固,把“味觉词”这一类聚系统的词汇进行总结和梳理,建立一个基本的词汇系统框架,可以把表示味觉行动,味觉功能,味觉效果的词汇按照一定逻辑分门别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类,使学习者能够在头脑中构建以饮食文化为中心,味觉词为小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词汇网络。

(三)在语言技能课上进行辅助练习加强记忆

通过在文化课上所构建的味觉词汇网络,那么在其他语言技能课上,可以依靠这一网络进行再教学。在阅读课上,遇到跟这一词汇网络有关的生词,可以对其解释之后,对这一网络进行补充,并结合阅读短文可以对“味觉词”进行同近义词辨析等。
在阅读课上遇到“发面”这一概念,老师可以对其解释之后,引导学生把它归入味觉系统中相应的分类“饮食动作词”中。这里老师不用花大量时间,给学生小小的提示,增强学生的词汇系统意识。
在写作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范文,“她的笑容甜甜的,听起来酸酸的”这一类基本味觉词时,可以对其中“味觉词”的引申用法进行解释,以此为基础简单介绍汉语中“移觉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及其在书面语写作中的运用。在综合课中,老师讲授的重点仍然是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如果遇到零星的味觉词,老师可以对其语能进行拓展,并展开练习。比如,对“五味”中的“酸、甜、苦、辣、咸”的双音重叠式“酸酸的,甜甜的”以及ABB式词语进行扩展,类似于“酸溜溜、甜丝丝、热辣辣”等词汇,丰富已有的词汇系统。
四、余论
通过分析味觉词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法的缺陷,笔者基于自身实践,总结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构建以文化专题的词汇系统,与其他课程相配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使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能够紧密结合起来,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之所以要把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结合,是因为我们不能忽视汉文化的魅力,很多学习者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学汉语的动力都来自对汉文化的好奇。
但是,笔者自身经验有限、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比如,多模态教学法,每种模态所占文化课课时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各位老师如何才能够有效配合完成这一教学过程,这些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受到教学设施以及办学条件的限制,味觉模态的教学方法在“一对多”的教学课堂中就很难得以实现。老师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对文化课编排进行合理增减还需要考虑。
总之,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词汇系统,在教学中同时需要重视词汇的文化和交际功能,在教案的编写与实施中掌握怎样的技巧才能把语言技能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对一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何在“一对多”的教学课堂中得到推广,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以及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注释:
伍铁平:《不同语言的味觉词和温度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语言类型学研究》,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1期,第125页。
彭志平编著:《汉语阅读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2版,第197-228页。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载《外语教学》2009(04),第16-20页。
[4]宋兴无,王晓华主编:《 新视野·中国文化三十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118—第120页。
参考文献:
程裕禎.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

3.8(2):329-339.

姜晓. 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家,2010.3(3):158 -161.
[3]凌德祥.语言的比较研究与方法论的革新[J]. 汉语学习,1990(1):29-30.
[4]孙德金.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03-330.
[5]郑贵友.“味觉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J]. 东方论坛,1999(4):75-76.
[6]周思源、林国立.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1):249-272.
作者简介:杨蕾(1989.11-)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