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吹去浮华泡沫 触摸作者本意-资料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96 浏览:22558
论文导读:
【名师档案】朱益群,1962年8月出生,浙江省嘉兴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就职于海盐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浙江省中小学语文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初中语文工作室导师、嘉兴市诗词楹联创作部副主任,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嘉兴市首批名教师、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嘉兴市教坛新秀,获嘉兴市“优质课”、嘉兴市“双高课”一等奖等。在海盐县武原中学任职期间,创办的东方潮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百强”。喜欢阅读、写作,构建了“预设——贴近学生、互动——关注生成、训练——有效强化、拓展——能力迁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活泼、广博、大气、有效”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在《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之友》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默会知识与语文感悟能力》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教学专著《语文随思想御风而飞》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多项课题获省市级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教科研优秀成果奖、教育学会优秀调研成果奖。
【教学感悟】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的积累、感受、运用,更要领略其中蕴涵着的思想情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运用语言文字,并承载起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作为特级教师,朱益群老师无论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还是语文教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在这众多的成就中,笔者认为,他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独到见解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独特做法是最具个人特色的。朱益群老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擅长文学创作(包括古典诗词)。正因如此,他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创作的甜酸苦辣,也对古典诗歌的教学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理解。
在朱益群老师的心目中,诗歌是用文字演绎的音乐,它不单单讲究平上去入、粘连对仗、起承转合,使之充满极富魅力的音韵,更有一种极具张力的内在情感,于方寸之间闪展腾挪,表现出诗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驾驭能力。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无与伦比的美的质感。然而,有些教师担心古典诗歌由于时代久远,会造成学生认知、情感上的隔阂,所以在教学中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过于注重讲授,且在讲授时大多缺乏独立思考,只是将别人的解读作为底本,也不管这种解读带有多少解读者的主观色彩、是否游离于诗歌本核,以至于作了无原则、无限制的膨胀与歪曲。朱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说明教师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和能动解构,不相信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生活知识和阅读经验作有意义的联想、想象与推断,把他们挤压在十分被动的状态中,最终导致学生思维活动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而鲜有有个性、有创意的理解。因此,朱老师特别强调,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把解读重新纳入到最本真的层面上,吹去浮华的泡沫,引导学生用“心”去触摸诗人创作时那种最原始的冲动,以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此,朱益群老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写了什么”“怎样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这样表达”“表达的本意是什么”。朱老师说,他不太会轻易相信现成的解读,而是轻轻拂去上面的浮尘,露出诗歌的底色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便是他对诗歌预解读的真实写照。具体而言,他主要采用了如下两种诗歌教学方法:
一是本义追溯,即引导学生摸准诗人本意,然后作合情合理的推导,得出自己的结论,再把结论与已有的各种解读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朱老师介绍,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解读与前人的解读相比,往往并不逊色多少,从而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去进行个性化的探究。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
二是结合课文进行诗歌创作。朱益群老师认为,语文教师既要能说,又要会写,只有亲历写作的过程,才能对文本(包括古典诗歌)产生真切体悟,理解作者创作的甜酸苦辣,更好地把握解读方向,进而引领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朱老师自进入师范学院学习开始,就爱好文学创作,已坚持了三十多年,很多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浙江省诗词楹联集》《南湖晚报》等报刊书集中,也曾多次获得全国诗词作品比赛大奖,部分诗作被收入地方史志,或镌刻于文化公园的照壁上。长期的创作经历,使他在诗词教学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如上完一篇文言文,学生的理解达到一定层面之后,他就当场给学生写诗,让学生在惊叹之余,进一步把握文本内涵,明白诗歌言短意远的特点。如上了《湖心亭看雪》,朱老师写了这样一首诗:“湖影朦胧堤一痕,小舟一芥度孤身。雪中天地何其大,悲怆无容漂泊人。”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很多学生不但理解了诗歌阅读的方法,而且深深爱上了诗歌,开始主动尝试创作,有的发表了诗歌作品,有的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朱老师看来,语文教师最大的成就,就在于让学生走上热爱文学的道路。同时,这样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
除了以上两种引导学生有效解读诗歌的方法外,朱益群老师特别重视发挥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朗读(乃至吟诵),是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曾国藩以“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为例,说明朗读对于领悟诗歌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也在各个学段反复强调“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烦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朱益群老师认为这种做法不太恰当,因为“有感情地朗读”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已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诗的旨意、情感;二是已找到了表达这种旨意和情感的方式方法。显然,“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刚刚接触某首诗歌的学生来说,只能勉为其难。
基于这样的认识,朱益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分四步对学生实施朗读指导:
论文导读:
第一步,读准确。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读准字音,句读。
第二步,读流畅。防止回读、跳读,最后熟读成诵。
第三步,读明白。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品,以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为突破口,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
第四步,读出情感。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一字一句,见于书,发于心,出于口,并慢慢涵养文化之气于胸中。
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朱益群老师尤其重视引领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朱老师认为,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没有言语就没有意象的呈现。所以,他强调,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而不是别的意象?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言语表达而不是别的言语表达?任何一首诗歌的创作都离不开特定的触发,正如白居易所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只有从“根”上入手,通过意象这一特定的载体,捕捉诗人下笔时细微的情感变化,才能把握言语背后的深刻内涵。一般来说,诗人首先是产生强烈的表达;其次是激活联想、想象,从生活、自然中选择最契合的意象,组成有意义联系的意境;再次是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从句式结构、篇章结构、遣词炼字,恰到好处地表达。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意象选择。所以,朱老师强调阅读诗歌时,就要逆创作思维的流向而行,从形式回到内容,从外在回到内核,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
这就是朱益群老师的古典诗歌教学,它具体有效,又有较强的个人色彩。我们从中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要有效实施诗歌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解读诗歌,并不是单纯因为缺少解读的热情、解读的策略和一定的生活体验,而是受自身文化底蕴的制约。策略、过程都是外化元素,容易被人模仿、迁移、运用。它们给予了文本解读以非常必要的技术支撑,使解读更为流畅、清晰、完整,然而毕竟只是解读的工具,而非解读的目标,更非学生生命成长的必需营养。真正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是其技术所支撑的情感、思想等内化元素。朱老师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这两句话确实应该作为语文教师的不二选择。文化底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它能促进文本解读的独特、深刻、多元与创新,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之转化为一种切合实情、推动学生发展的行为,使师生双方都更加闪耀出文化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