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557 浏览:84097
论文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环境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诸多影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作用效率最高,最易被关注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经济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卫生事业 经济环境 内蒙古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卫生事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由于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因素非常复杂,作用方式又多是潜移默化的,不易观察与测量,因此,对卫生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经济环境的对策。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社会经济环境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诸多影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作用效率最高、最易被关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和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和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结构几个方面。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社会经济环境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卫生投入对卫生事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政府卫生投入占GDP比重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速度越快,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越高。二是通过对居民经济条件的影响间接对卫生事业产生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好,居民的经济条件也会得到改善,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卫生支出也会相应提高,卫生服务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卫生服务的提供系统和卫生筹资系统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失衡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均,使得通过上述影响方式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经济结构的作用

经济结构对卫生事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会对职业病的防治带来挑战。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导致我国非公就业人口增加,而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都是针对公有部门人群,所有制结构调整产生大量非工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

(一)经济增长速度快,医疗投入不足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4.3%。2000年至2009年,内蒙古GDP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8.7%,位列西部12个省区首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从全国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支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23位,在西部12个省区中列第7位;2008年全区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53%,低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2001年至2009年6月底,国家投资达51亿元,要求地方配套27亿元,由于基本建设项目自治区没有安排配套资金,盟市、旗县也没有相应配套,造成一些项目工程进展慢,尾欠款较多,建设单位不堪负重。在城市,大型医院基本上依靠贷款发展建设。调研中发现,赤峰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32万元,通辽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200万元。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一些医疗卫生单位运转困难,服务任务难以落实。

(二)区域经济失衡,卫生资源配置不均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也比较严重。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二元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呼包鄂地区遥遥领先蒙东和蒙西地区,经济比重占到全区一半以上,特别是呼包鄂地区在经济总量、经济效益、消费规模、投资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GDP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鄂尔多斯市GDP总值为2643亿元,排名最后一位的兴安盟GDP总值为260亿元,两者相差10倍还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加剧了地区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平衡,这应是未来内蒙古自治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区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医疗保障负担重

内蒙古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牧业占主导地位、传统工业化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在产业上过于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需求上过于依赖投资。从产业结构来看,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9.2∶56.8∶34。就业人群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的各类企业,防治职业病的重点是在各类的厂矿企业;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提示职业病防治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第三产业人群。原有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主要针对的是公有部门的人群,而所有制结构调整所产生大量的非公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其产生的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对于一部分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医疗服务和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三、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

(一)着力发展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治病救人、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三个层次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发展这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每一个人解除身心痛苦,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和社会才可能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等领域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最后,通过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健康状况快速改善,并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实现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目标。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在对卫生发展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卫生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是也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同样,各盟市内部各旗县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在关注整体水平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在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更要着力解决这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均衡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卫生发展对策,促进卫生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卫生公平发展。

(三)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自治区已高度重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政府通过的《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近期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重点是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和蒙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服务,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论文导读:
办医格局。
参考文献:
①信亚东,陈英耀等.上海卫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中国卫生资源,2003,6(4):166—168
②杨成旺.把握机遇 深化改革 努力推进全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J].内蒙古卫生,2009,(3):1—3
③2011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http://intonmg.nmg.gov.cn/channel/zjnmg/col6688f.html
④张英涛. 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观原因及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8):22—24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外部环境研究”(项目编号:NJSY11110)阶段性成果〕
(温国政,1976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