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64排螺旋CT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价值-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81 浏览:96917
论文导读:
1672-3783(2012)08-0003-01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CTV)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制因素。方法 对20例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进行CT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V显示18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DSA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95.5%,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78(>0.65)。结论 CTV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静脉; 阻塞性病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影响生活质量,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1],但DSA为有创检查,费用较高等缺点。64排螺旋CT通过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可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的解剖和病变,为病人检查带来方便。本研究收集拟诊下肢深静脉阻塞性病变先后行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 ,CTV)和DSA检查病例,旨在探讨CTV的临床价值。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下肢静脉CTV检查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0~83岁,平均55岁。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18例,外伤1例,腹股沟注射吸毒者1例。
1.2扫描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500mA,螺距1.375∶1,扫描速度0.5 r/s,扫描层厚2mm,重建层厚1.25mm。应用高压注射器经足背静脉以2.5ml/s速率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80ml(350 mgI/ml),同时用橡胶带绑扎踝部以阻断浅静脉直接汇流,延迟50s及2min分别扫描。范围自踝关节至髂骨上缘。
1.3图像处理重建图像数据传至SUN工作站(ADW4.2),分别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
1.4静脉血栓的CTV诊断标准静脉腔内充盈缺损;节段性管腔不规则或闭塞;阻塞静脉远端扩张或周围侧枝静脉扩张。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

3.0统计软件,行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65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好。

结果
2.120例患者⑴CTV检查显示,累及静脉19条,病变位于左侧者9例,右侧者6例,双侧者2例,阴性者3例。CTV表现为管腔不规则狭窄,管腔内血栓充盈缺损,管腔扩张,完全阻塞时明显;阻塞静脉周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围侧枝血管增多;周围软组织肿胀。血栓位于髂静脉2条,股静脉或腘静脉15条,胫前、胫后静脉2条。⑵DSA检查显示,累及静脉20条,病变位于左侧者10例,右侧者6例,双侧者2例,阴性者2例。DSA表现为深静脉中断,对比剂呈线样通过,或偏心性通过,管腔明显狭窄,侧枝血管显影并向上方引流。血栓位于髂静脉3条,股静脉或腘静脉15条,胫前、胫后静脉2条。
2.22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CTV与DSA结果比较,19条受累静脉血栓部位与DSA结果相符,2条为阴性,1例患者DSA显示管腔狭窄,而CTV显示外伤后周围血肿压迫所致,未见血栓形成。以DSA为标准,CTV诊断符合率95.5%(21/22),对两种方法行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78(>0.65),见表。两种检查方法灵敏度95%(19/20)。
表 1下肢深静脉血栓CTV与DSA一致性检验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例左侧较右侧多见,可能原因为左髂静脉受腹主动脉分叉、左髂动脉和腹股沟韧带的压迫所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部位压痛,及时治疗栓子可消失,脱落可致肺栓塞,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检查方法有顺行静脉造影、超声、MRA和CTV。超声作为首选筛查方法[2]其优点不言而喻,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可重复检查等特点,但也有一定局限性,易受仪器设备性能、患肢水肿或肥胖、操作者经验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由于多排螺旋CT的应用,CTV在诊断下肢静脉病变方面对照DSA、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对比DSA符合率95.5%、灵敏度95%,与文献报道相符合[2,3]。CTV具有无创、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等情况,可作为DVT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CTV诊断急性期(指2周内)的血栓[4],表现为静脉腔内条状、椭圆形或不规则低密度充盈缺损,急性期血栓多呈“靶征”或双轨征,即轴位图像低密度血栓周围环绕造影剂,MIP、MPR与CPR显示管腔两边线状高密度造影剂充盈而为低密度血栓。Stehling等[5]认为曲张的静脉内呈中心性充盈缺损是急性DVT的特征。本组病例病程均未超过2周,急性起病者19例,约占95%。三维重建MIP可获得类似DSA图像,显示血管狭窄、中断的程度及范围。MPR、CPR可显示血栓情况、管腔狭窄程度、周围软组织改变等。VR可直观显示血管表面结构、周围侧支循环形成等情况,立体感较强。本研究采用直接法下肢静脉CTV成像,其优点是静脉内对比剂浓度高,静脉显影清楚,有利于三维重建,特别是VR显示清晰,但静脉内假阳性充盈缺损可导致误诊,特别是髂静脉段,可见造影剂分层现象,解决方法可进行延迟扫描。
综上所述,CTV是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无创、准确的方法,是超声检查的良好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DSA检查,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基金项目] 2011年惠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20110805)。
论文导读:3]吴刚,顾建平,王书智,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对照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1):29-3

3.上一页12

 参考文献
[1] Kearon C. Natural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 Circulation, 2003,107(23 Suppl 1): 122-130.
[2] 崔志鹏,马爱红,李天文,等.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3):175-180.
[3] 吴刚,顾建平,王书智,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对照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