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网络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79 浏览:33132
论文导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发挥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扩大了信息鸿沟,尤其是在网络媒介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文化传播现状亟待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恩施地区民族受众对网络媒介的使用非常有限,对信息的使用形式单一,整体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大大影响了民族文化传播效果。为增强这一效果,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品牌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改变当前该地区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对策
“信息鸿沟”又称为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在媒介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上还是在受众信息传播的选择性接受上以及信息的共通性与共融性上都处于绝对的弱势,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借助于网络媒介这一强势媒体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恩施地区为例,研究网络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目前,国内对于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恩施民族文化的建设、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媒介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并运用了已有的关于恩施地区网络媒介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调查数据。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整体发展现状概述。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网民规模达到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与2011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30.2%)进行比较,我国超过这一水平的省市数量达到21个,相比2010年底增加一个。湖北、重庆、青海、河北、吉林、内蒙古、宁夏等九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来,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亿,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由此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网络媒介发展的成就,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不乏成功的典范,如被并称为中国少源于:论文例文www.7ctime.com
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相当成功的,它让世人了解并认识到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塑造了民族文化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无论是在使用的整体水平上还是在受众覆盖面上以及受众使用目的上,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数字鸿沟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个案研究:恩施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与问题。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还比较落后,吸引人才的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引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人们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对于各种信息的鉴别度不高,很容易被网络上充斥的大量虚假信息或者是社会上流传的错误信息误导,因此,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民族地区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奠定经济基础,是发展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治本之策。
首先,就网络媒介的使用而言,恩施地区互联网整体使用水平比较低,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这是互联网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在恩施地区,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主要的消费者,然而,农村网络媒介并无明显的发展,在部分农村仍旧无网络媒介,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旧是电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经济萧条,农民增产不增收,占当地人口80%多的农民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触和使用网络。这与互联网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相悖的。这样,网络媒介在恩施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该地区网络媒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其次,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决定是否成为网络媒介受众的重要指标。最新CNNIC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在恩施地区也是如此。同时,网络媒介的发展状况还与受众的职业有关,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人员、新闻从业者等这些职业的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客观条件,在主观上,学习、工作的需要也促使他们去接触和使用网络,成为网络媒介受众即网民。而非网民的职业分布则集中于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
再者,就使用者对于网络媒介的信息选择而言,网络媒介在该地区使用层次和水平比较低,而且单一。当地人们对于网络媒介信息选择还主要停留在网络游戏、娱乐、影视等浅层次的使用上。
最后,本地区网络媒介使用者媒介素养普遍偏低。从本质上讲,媒介素养是一种媒介的认识能力,即媒介信息的选择、阅听与评价能力。[3]而在当地,人们网络媒介素养的欠缺则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络媒介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更谈不上利用网络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民间老艺人的不断辞世,年轻一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族艺术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4]骂媒、哭嫁等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日渐衰微;一些民间民族传统技艺面临灭绝,如传统土家织锦艺术西兰卡普。还有极少部分人因为缺乏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了解或存有偏见,有意无意地忽视乃至毁坏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论文导读:
应对之策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传播者方面,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大众传播文化观,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大众传播活动本身往往已形成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统一态势。因此,大众传媒应当有意识地确立少数民族大众传播的文化理念,转变以往只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类信息当做辅助性或娱乐性信息的观念,传播趋于自然随意的传播理念与行为,认真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与时代特征,积极主动地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新型的民族文化特质融合在一起,强化大众传播的文化引导功能,逐步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的目标。如何才能在Web2.0时代里让民族地区的传播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呢?本文认为,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文化传播从业者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内容选择与把关,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中,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在长江巴东网和《恩施日报》驻巴东记者站的记者中,95%以上的人都是本地人。同民族的传媒从业人员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与深厚的感情,无疑是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在强化这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同时,注重和高校的科研合作,高校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完备的技术设备,他们的科研活动如学术研究、送科技下乡等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在创新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知名度的打造与品牌效应的构建主要依靠宣传,网络媒介的优势使得它成为民族地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理想平台。如“官员微博第一人”的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尝试利用最新的网络传播手段,拉近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信息不对称,取得了很大关注度。
传播渠道与内容上,利用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品牌网站。求同存异、打特色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如在恩施地区发展特色旅游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等,发展特色经济如出产富硒茶叶、魔芋、银杏,发展特色文化如每年一度的“七一二土家女儿会”等。品牌创造效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提高知名度是战略性决策,对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品进行现代化的包装,如大型土家民族歌舞《比兹卡》、《水韵山谣土家风》、《家住长江边》等,举办民族特色文化节如首届中国三峡纤夫文化节等,网络媒介是传播这些品牌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建设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专业性品牌网站,打造特络是一项重要举措。
总体而言,本地区阻碍网民发展规模的最大障碍是互联网知识的匮乏和缺少设备,对不上网居民普及互联网知识,增加互联网体验,增加网民可以承受的上网设备数量,是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的有效途径。传播互联网在推动创业和学习、生活上的作用,增加网民上可以承受的上网设备数量,可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重视和加强互联网的发展,可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恩施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化、专门化品牌网站,提高本民族地区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素养和认识,促进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搞好网络媒介内容定位和市场定位,介绍民族文化和致富科技信息,这样才能既发挥网络媒介地域性特点的形式和内容的优势,又追求针对性和适用性,赢得受众,适应本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播环境方面,大力发展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提供文化思想基础。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发展民族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信息化认知,更正人们对于网络媒介错误认识的观念,鼓励支持并继续发展电脑培训、高校送科技下乡,提高人们对于网络媒介的认同意识和认知度,从而提高本地区网络媒介的使用率和媒介素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利用网络传播招工、科技致富等经济信息,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小城镇进而扩大到整个农村建立并改善网络设施,建立网络使用培训中心,扩大网络媒介受众群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为网络的接触和使用奠定经济基础,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增加本地区网站中民族文化的比例,如中国恩施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视听网中的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板块,奠定文化基础,从而提高本地区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步伐。鉴于本地区农民所占比例大的实际,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加强对农业的信息扶持和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农产品产、供、销有机结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工业经济和乡镇企业。如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魔芋加工、硒产品绿茶加工,等等。
(本文为2012年湖北省社科基金《新媒介传播对鄂西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影响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com/zt2012/CNNIC29/.
恩施自治州州情简介[EB/OL].http://.
[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郭大新.浅谈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EB/OL].http://.
(陈峻俊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邹慧霞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