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与体验-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20 浏览:13524
论文导读:
摘要:追求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成教学课型是课改理念课堂现实化的过程,通过对《滑动摩擦》前后三次教学的比较反思,省察三类课型的得失,我们关注到教学过程中问题、体验与生成既有外部形式,也有质性的内容。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课改理念才能与课堂实践相契合。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情感体验,生成个人知识,促成学会学习,生成智慧和价值观,这也是课改深化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比较反思;体验;生成
1671-0568(2012)27-0085-03
十多年来,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关注问题与体验的生成教学一直是教改实践的一大主题。课堂教学的重心从知识授受到主动生成,不仅是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转变过程,更是课改理念课堂现实化的过程。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许多教师面对理念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束手无策,也有一些教师误入形式化的机械生成浑然不知,在走向主动生成教学的道路上绕了很多弯路。笔者从事科学课程教学多年,亲身经历了课改理念课堂现实化的探索过程。基于教学反思,对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生成与体验不断有新的认识和体会。这里撷取《滑动摩擦》前后三次教学过程作一比较性反思,与大家分享曾经的困惑、现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一、三次教学描述

1.一次教学。师演示实验:木块上拴一细绳,手拉细绳一端,让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得出:滑动摩擦的概念。教师设问:“滑动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也有三要素,它的大小如何测定呢?”教师自问自答:“只要让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得F =f,弹簧秤的读数就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教师再次演示实验,让一学生上台读数,其他学生则记录有关示数。教师继续提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几个学生回答后。继续演示实验(图1):①将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上、玻璃上、毛巾上重复上述实验;②在木块上放上砝码在水平桌面上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再请两位学生上台读数,其他同学则记录有关数据。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背诵有关概念与结论。
2.二次教学。做一做:①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手贴在桌面上,向一定方向拉动;②将一只手压在另一只手的上面,重复上述实验;③将白纸摊在桌上,手贴在白纸面上,重复上述实验。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它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想一想:如何设计实验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议一议:讨论得出实验方案(与课本中相同,如图1)。做一做:二人一组实验。①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放一木块,用弹簧秤钩住木块的一端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②将木块分别放在玻璃上、毛巾上重复上述实验;③在木块上放上砝码在水平桌面上重复上述实验。观察记录弹簧秤示数,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议一议:讨论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3.第三次教学。在第二次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了对实验的评价与反思,当学生进行评价时,甲同学提出这样的质疑:木块的匀速直线运动既难操作又难判断,不像汽车有测速器;弹簧秤与木块一起运动示数不稳定,读数较困难,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不够理想。笔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请其他同学对他的质疑进行评价,大家都认为有相同的体会。笔者接着说:“哪一位同学来改进这个实验?使实验操作既方便又读数准确呢?”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全班同学都进入了激烈地讨论,交流后学生乙回答:在弹簧秤的一端不用手拉,而是接一个电动机,让电动机匀速转动,木块就作匀速直线运动。学生丙: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使木块静止不动(如图2),这样木板的运动状态不会影响我们的数据测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稳定,读数方便。大家讨论评价后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原理上可行,安装电动机不方便;丙同学方案设计既操作简单,又读数方便。最后课代表丁同学提出:将乙同学与丙同学的两个方案组合起来,制成一个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研究起来就更加方便、准确。

二、比较反思

1.课改背景下的理想课型。课型的选择是为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服务的,一体化的三维课程目标决定了理想课型应有的课堂教学状态:基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换而言之,理想课型不仅指向结果性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体验过程、领悟方法,并生成个人知识,生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教是传统的知识授受课型,教师做了两项工作:演示实验与提问。学生的活动是看实验、读弹簧秤示数、记录与背诵。其间,教师的提问指向预定的知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7ctime.com
识点,最后几分钟要求学生背诵有关概念与结论,缺乏主动建构过程,学生获得的是书本上的客观知识,没有成为其自己的个人知识。
二教是体验课型。体验离不开亲身的经历,依存于学生动手、动口等做的行为,以及观察基础上一系列的分析、推理、综合等自主思维过程。本次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做一做”、“猜一猜”、“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顾及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设计实验时,许多学生喜欢看课本(或者预习过后模仿),设计结果都是与课本中一样的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探新的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依然是书本上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学会自主学习,更不用说正确的价值观了。
三教增设了对实验评估与反思的内容,鼓励学生质疑,肯定“别出心裁”的想法,优化了测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操作。这一次教学超越教材,弥补了课本的不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成教学的特点,但由于没有改进二教囿于教材思路的“做一做”、“猜一猜”,体验还是不够深刻,生成也只能限于局部。
三次教学表征了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也是课改理念课堂化历程的一个缩影。反思第三次教学,探寻未臻生成教学理想境界的原因,教学过程中问题、体验、生成的主体关涉度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它的认识与感悟将直接决定着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的成效。2.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问题是启动思维的钥匙,也是探究行为的逻辑前提。三次课例都涉及了问题,但论文导读: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告诉我们,学会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有参与才可能产生亲身的体验,有体验的过程才可能有学科方法和价值观的生成。从宽泛意义上说,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不同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学生参与的方式
前后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前两次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定?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形式上看,教师提出了问题,因为书本上都有现成的答案,学生的第一个反应是看书并找到相关的知识内容,起不到引发动脑思考的效果。因此,它只是问答教学中的“问”,有问题的形,而少有问题的质性内容。进一步比较前二次的课例,我们却能发现“问题”的情境之别。把问题放在“做一做”、“想一想”的情境之中,问题答案与“做”建立了某种不确定性的关联。当学生的思维被引向这一关联时,问题因为具备了“未知”属性,也就有了质性的内容。三教课例中学生质疑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提出了“如何改进这个实验”这一开放性的新问题,“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全班同学进入了激烈的讨论”,并最终在综合多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制成理想装置。后者之所以有理想的生成效果,缘于问题的未知性、开放性和即时性。可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指示性、引导性问题是不能取代“新问题”的。正是“未知”赋予了问题研究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开启了学生富有情感体验的探究旅程。
3.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与生成。美国科学家、哲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告诉我们,学会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有参与才可能产生亲身的体验,有体验的过程才可能有学科方法和价值观的生成。
从宽泛意义上说,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不同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学生参与的方式却有着质的区别。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可能记住的知识内容是机械的,体验只涉及对这一流程的态度和情绪反映;在第二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学生参与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个体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的知识因此具备个体的文化生命意义;在第三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的评价与反思,学生以质疑和设计新方案的形式参与到知识创新过程。其间,学生运用某些方法解决问题蕴含着过程体验,创新思维必然带来或失败或成功的情感体验,伴随这些体验的是“专利”知识的生成,还有关于科学价值的感悟。基于上述三种学生参与方式的比较反思,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应该是经历知识的形成或创造过程,这样的过程才可能伴有积极的体验,才可能学会学习,并生成个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概而言之,追求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成性教学课型是课改理念课堂现实化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书本知识问题化设计时要尽量避免问题与答案简明对应关系的出现,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空间。其二,学生参与不只是参与教学活动,且应该聚焦到知识形成或创新的过程。基三,生成总是与情感体验、过程体验互为依存的,体验加速生成,生成状态会进一步加大体验的深度。关注到这些方面,下一次《滑动摩擦》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