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46 浏览:18040
论文导读:堂问题设计的思考与理解,旨在与同行探讨。【关键词】问题设计;开放性;探索性;层次性;类比1009-5071(2012)07-0184-02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正是为了满足初
【摘要】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问题设计,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数学教学尤其如此。许多教师与专家都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且总结出许多有关课堂问题设计的经验。本文结合平时课堂教学谈了对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与理解,旨在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设计;开放性;探索性;层次性; 类比
1009-5071(2012)07-0184-02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正是为了满足初中学生的这一需求。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精心设计好问题,力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解疑、质疑,自我浅探、合作深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谈谈对课堂问题设计类型的思考与理解。
1 设计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人都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又是最好的驱动力。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的。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内容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新鲜感,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班有同学能一步迈出五米长吗?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因此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都积极地参与讨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行,接下来老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开放性问题是指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防止形成思维定式,营造宽阔的教学空间,感悟知识间内在联系。它需要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后,可设计如下的问题:如图,D、E分别时三角形ABC中的AB、AC边上的点,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相似,你能有几种不同的添法?
又如在学习了单项式一节之后,可设计如下问题:请你写出一个含有字母a、b、c且系数为1的5次单项式。 这些问题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设计探索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探索性的问题多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先叫学生用自备的火柴搭建正方形如下图)。同时提问:搭一个正方形需要3根火柴,搭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 根火柴?搭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表示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的?
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同时,尝试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接触到了用字母表示数,更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还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4 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的差异,成长环境与生活经验的不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层次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时,课本有这样一个例题:证明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把该例题设计成如下问题串:(1)顺次连结正方形各源于:毕业www.7ctime.com
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2)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3)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4)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6)顺次连结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7)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层层推进,并且在问题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改变中真正体验到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原四边形的形状无关,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精要所在。
5 设计类比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指出:“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类比和归纳。”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归纳是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特殊情形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其认识依据在于同类事物的各种特殊情形中蕴含的同一性和相似性。设计类比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可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问题设计的优化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一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它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